教师的心理问题对幼儿造成的伤害及解决对策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miwiso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不可否认,在当下幼儿教育工作中,有些幼儿教师还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这些教师往往把自己不良的情绪、不健康的心态带到工作中,在有意或无意中不可避免地给幼儿造成心理伤害,有些是严重的、永久的,在孩子的心中挥之不去,对幼儿的成长与发展有极大的消极影响,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关注。正如著名美国心理学家艾吉兰所指出:“在心理上受过伤害的儿童,在其成长中遭受的思想和心理阻滞,甚至比肉体受过伤害的儿童更大。因为心理的伤害是对儿童自尊心的破坏。”对孩子自尊心的伤害其后果远远大于对孩子肉体上的伤害(当然对孩子进行肉体上的伤害也是不允许的)。如对于性格外向型的孩子,一旦他们的自尊心受到伤害,极易产生报复心理,甚至采用残忍的、破坏性的方式对人或物进行攻击,以发泄自己心中的怨恨和不满,从而给学校、班级甚至家庭、社会带来危害;针对性格内向型的孩子而言,如果他们的自尊心受到伤害,只能把委屈往肚子里咽,久而久之就会郁闷、孤僻,甚至患上抑郁症。由此可见,教师的不健康心态对孩子造成的后果是十分可怕的,危害是不可估量的。因此幼儿教育工作者要提升师德修养,规范自己的言行,树立正确的职业道德观,适时调整自己的情绪与心态,杜绝自己的不良言行,以免对孩子造成心理伤害,使孩子在温馨的环境、灿烂的阳光下茁壮成长。
  一、幼兒教师不健康心态及其表现
  1.过度苛求心态。由于来自社会、学校、家长(也有来自于教师本人)方面的高要求而使教师产生压力,使教师在焦虑、紧张的心态下,把这种压力转移到对孩子的过高期望上,这样的教师往往有着强烈的“责任心”,他们要求每一位孩子都温顺地听从他的教诲,达到教师要求的高标准。这种“责任心”忽视孩子的差异性,忽视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严重地剥夺孩子的自主权利,致使孩子的个性泯灭,丧失创造性潜能的发挥,扼杀幼儿的创造性,在孩子心里留下阴影,给幼儿的成长带来严重的后果。
  2.情绪失控心态。一些幼儿教师不能很好地控制自己的不良情绪,把来自家庭、同事、学生及其他方面的矛盾冲突带来的负面情绪带入孩子之间,不加控制,更有甚者借题发挥,把自己的不良情绪发泄到孩子身上,以达到心理上的平衡,而由此带来各种矛盾不断加剧、升级,导致师、幼关系恶化,使得孩子的个性受到压抑而郁郁寡欢,或造成幼儿的抵触情绪,使孩子不再“亲其师,信其道”。
  3.处事不公心态。一些幼儿教师以幼儿的学习成绩看待孩子,对于成绩好的孩子、表现乖巧的孩子另眼相看,优待有嘉;而对于学习成绩不好、调皮的孩子从内心里厌烦看不起。教师的处事原则偏颇导致其形成偏激的心理。例如:同样是上课说话、搞小动作,对于好“孩子”视而不见;而对于“差”则严厉指责。又如当“差”孩子成绩不好时不是鼓励、帮助,而是连讽带刺。由于教师的心理偏见对待孩子学习或行为方面出现的问题不能一碗水端平地看问题,言辞上的贬低与挖苦极大地伤害孩子的自尊心,从而导致幼儿产生消极、自卑甚至轻生等严重后果,使得“好”孩子易形成高傲的心态,不容批评、管教。
  4.专制指责心态。有些幼儿教师看到孩子犯了“错误”,不容分辩,处理方式简单粗暴,一味压制、训斥,不能考虑孩子的心理感受、不信任孩子。这种专制的心态有时会使教师非常武断,不容孩子出现半点差错、不给孩子以改正的机会,一味地批评指责与不信任,使孩子看不到希望,看不到进步,最终变得自卑,甚至自暴自弃。其实,有这种心态的教师只要信任、鼓励孩子的进步,结果就会大不一样。
  二、解决幼儿教师不健康心态的对策
  首先,幼儿教师要学会自我调整心态,掌握必要的心理保健知识。要认识到健康的心理是教师必备的素质,心理不健康将影响一批批孩子。经常开展自我分析、自我检查,时刻提高警惕,战胜自我,培养自己开朗豁达的个性,主动与孩子、同事、领导沟通、交流,争取大家的理解和帮助。努力工作,多出成绩,用他们的肯定、赞扬战胜自己的嫉妒心,丰富自己的业余爱好,陶冶情操,做心平气和、心胸开阔的人。
  其次,幼儿教师要学会合理宣泄。在工作上、生活中遇到不顺利的事受委屈是难免的,知识经济加剧竞争工作压力大人人都有。关键是找到正确的途径来宣泄。可以和家人、朋友聊天,把心中的怨气说出来,让家人和朋友用爱安慰自己,还可以适当运动,或去旅游,在旅途中放松心情,把坏情绪扔给大自然,把祖国山河的美好带回来。总之,只要不伤害、影响他人、社会,适当的发泄,对心理健康是有好处的。
  最后,教师要建立健康的人际关系:教师之间、师生之间要多一些理解和宽容,多一些关心和帮助。教师对待孩子要有父母心、宽厚心,对于孩子没什么不可饶恕的错误。迟到、早退、做错题、调皮、捣蛋、不听话都是可以理解的,要允许孩子犯错。关键是用恰当的方法让其改正。对于心理有问题的老师,其他教师和学校领导不能一味指责、训斥、处罚,而应运用心理学知识为其想办法、找原因,帮其改正。
  总之,幼儿教师要了解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努力提高自己的心理素质,构建平等民主的新型师、幼关系。平等、信任、理解、宽容、真诚是新型师、幼关系的前提。教师要以平等的观念对待每一位孩子,尊重、理解和信任学孩子,以自己健康的人格影响教育每一名孩子,使他们成为身心健康的一代新人。为了使每一名孩子都成为有责任感、有信心、有恒心、积极乐观而上的人,幼儿教师必须从现在做起,从自身做起,克服一切不良心理,保持积极、乐观、健康、向上的心态,以适应幼儿教育工作的需要。
其他文献
关于稻谷水热处理的研究莫斯科谷物科学研究所碾米工业研究室对稻谷的水热处理进行了深入研究,以使稻谷加工获得最佳出米率.稻谷永热处理的方法是连续着水、长时间水分调节和短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本文分析了小麦高产育种的可行性,提出了选育超高产紧凑型品种的具体目标,介绍了已育成高产品种的产量表现,探讨了区域试验中存在的问题。 In this paper, the feasibility of
摘 要: 在幼儿一日活动中,区域活动占主要部分,幼儿由于刚进幼儿园,开始他们的学习生活,因此,生活化的环境和内容对于他们来说才有亲切感。幼儿区域活动材料投放要源于生活;区域活动内容要紧扣生活;区域活动场景要再现生活。生活化的区域活动能把理想和实际有效地融合在一起,让幼儿在区域活动中感悟美好快乐的现实生活。  关键词: 幼儿教育 区域活动 生活化  案例背景:教育来源于生活,幼儿教育要与他们的生活经
随着人们急匆匆的脚步声,我们已经迈入新千年。北京市有线广播电视台经过凡年的成长壮大,特别是经过去年几次大的宣传活动的锻炼,又成熟提高了许多。进入新的一年,全台同志们都胸
目的:检测轻中度支气管哮喘患儿血清白细胞介素17(interleukin-17,IL-17)、IL-33(interleukin-33,IL-33)的表达,探索IL-17、IL-33在支气管哮喘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随机选取20
目的观察哮喘小鼠肺泡灌洗液(BALF)、肺组织中白细胞介素33(IL-33)、平滑肌肌动蛋白(a-SMA)、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和昆布多糖对以上因子表达的影响,为昆布多糖防治
摘 要: 对于幼儿这个特殊群体来说,对这个世界还处于懵懂无知状态,很多方面都要身边人一步一步引导,从而逐渐养成良好习惯。所有习惯都是养成的,而不是一蹴而就的,幼儿的习惯决定了今后做人准则和方向,同时决定着今后命运。一个人习惯养不好,终身都受累,影响生活方式和成长道路。因此在幼儿阶段,家长要以身作则,重视孩子良好行为习惯培养,为孩子阻隔环境中的不良因素,切勿扰乱孩子的初心。  关键词: 幼儿 良好习
生活中会产生很多废旧垃圾。这些瓶罐在幼儿心中可是宝贝。每个瓶罐有各自用处。可以变成小狗、小猫;变成城堡、公园;可以变成卡车、飞机;可以变成桌子、椅子。在常人眼里,它
期刊
目的:探讨胼胝体病变的特征性临床表现和危险因素。 方法: 对11例胼胝体病变的患者,通过影像学确定具体的病变部位,并对每位患者进行系统和特征性的脑高级神经功能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