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一种方式试试

来源 :作文评点报·中考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yhet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换一种方式试试”,这是人们在生活中经常会做的一种选择。
  美国有一个孩子,读书成绩很差,同学们看不起他,邻居们都认为他将来肯定一事无成。他也发奋努力过,可是毫无起色。但孩子的父亲却不责怪他,并尝试换一种方式来教育他。
  有一天,父亲带他外出,途经一个小站时,父亲下车买东西,时间长了,汽车开走了,他很害怕。但到终点站一看,父亲却在不远处微笑着等着他。他急切地问父亲,怎么会先到终点的。父亲说,是骑马来的。接着,父亲意味深长地对他说:“到达目的地的方式不止一种。换一种方式,结果可能会更好。”
  后来,这个孩子迷上了魔术,并表现出很高的天赋,在父亲的支持下,他刻苦训练,最终成为了举世闻名的魔术师,他就是大卫·科波菲尔。
  然而,“换一种方式试试”常常是说着容易,做起来却很难。因为我们往往会被某种社会习惯和思维定势所束缚。比如,“孩子不能输在起跑线上”。于是,孩子从小就应当上好的幼儿园、念重点小学……今后才能考上名牌大学,有个好前途。可是,“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不是每個孩子学习成绩都是优秀的。有的孩子学习成绩平平,甚至很差,但他在体育、文艺等方面有过人之处。所以,关键是教师和家长要真正了解孩子,然后要有勇气,冲破思想的束缚,换一种适合孩子的方式去教育他。
  大卫·科波菲尔的父亲这样做了,他造就了一位世界著名魔术师。
  【素材解读】
  成功好比是远方的一个车站,为了到达目的地,大家都在赶车,没有上车的人,不得不等下一班车。殊不知,换一种方式,也许能更快地到达目的地。
  【适用话题】
  换一种方式;成功;改变……
其他文献
汪曾祺,1920年3月5日生于江苏省高邮市,中国当代作家、散文家、戏剧家、京派作家的代表人物。被誉为“抒情的人道主义者,中国最后一个纯粹的文人,中国最后一个士大夫”。汪曾祺在短篇小说创作上颇有成就,对戏剧与民间文艺也有深入钻研。作品有《受戒》《晚饭花集》《逝水》《晚翠文谈》等。  请以“我读汪曾祺”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题目。  【思维点拨】  当许多年轻作家
期刊
爱上一本书的理由很多,多得数不清;爱上一本书的理由很少,少得只有一个,甚至没有——是的,有时候,爱上一本书是不需要理由的。  请以“爱上一本书的理由”或“爱上一本书没有理由”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思维点拨】  爱上一本书的理由有很多:可以因为读了一篇文章,爱上一本书;那是一篇宣讲童话好处的文章或者是一篇推荐诗歌妙处的文字;抑或是一篇歌颂散文、小说、戏剧的妙文。总之,你读了这篇文章
期刊
人在框框内久了,就成了“囚”,人有时因环境条件的限制不能离开框框,可是心却可以,心在框框外就是“思”,人虽在框内,可以想着窗外的蓝天,只要思想不受到条条框框的限制,仍然可以有无限的想象空间。  请以“囚与思”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思维点拨】  材料选自罗兰德名言,很有社会意义和哲学意义。材料考究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对人的理解。文体建议写成议论文的,论证有力,方可彰显主题。人,自打出
期刊
有人读了吴承恩的《西游记》后,对书中主要人物做出这样的评价:“悟空可颂,悟净可敬,悟能可气,唐僧可憎。”其实,不仅是《西游记》中的人物,中国四大古典名著另外三部中的其他艺术形象,也引发着读者对他们的思考与评议。  请从四大古典名著中任选一个人物形象作为话题,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思维点拨】  本题开放中有限制,其限制性表现为只能“从四大古典名著中任选一个人物形象作为
期刊
真题呈现  请以“让我想一想”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1)文体自选,诗歌外除;(2)不少于600字;(3)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写作指津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会经历许多“想一想”的事情,有的甚至要反复地想、深入地想。因此,只要同学们能扣住“想一想”这一关键词,轻轻推开记忆的门,往事就会一个接着一个涌进脑海,写作素材就能信手拈来。那么到底该如何写这篇作文呢?  首先,打开
期刊
詹姆斯·艾布拉姆·加菲尔德是美国第20任总统,他13岁的时候,养母因受刺激患了精神疾病,每天都要大骂他一顿,直到他跪地道歉为止。詹姆斯对养母非常孝顺,无论在什么场合,无论何时何地,每当养母发病,为了让她安静下来,他都会向她跪地道歉:“妈妈,都是我不好,求您别生气了。” 不但如此,詹姆斯还想方设法为养母治病。由于家境贫寒,上学期间,他半工半读,用挣来的钱供自己读书、供养养母的生活和给养母治病。直到他
期刊
吕元膺是唐朝的一位官员,曾经担任洛阳东都的留守,业余时间最喜欢下棋。有一天,吕元膺闲来无事,和一位投奔在自己门下的隐士一起下棋,就在两人对局到了关键时刻,差役忽然送来了很多公文,其中有几件事情需要吕元膺马上处理。  吕元膺只好暂时放下棋子,拿起笔来批阅公文。这时,隐士悄悄观察吕元膺,认为他正在专心办公,一定不会注意棋局,就偷偷挪动了一颗棋子,让自己最終赢了这盘棋。  他没有想到的是,仅仅过了一天,
期刊
隔壁3班“出事”了——一名男生和老班“干”了起来。这名男生姓牛,脾气和他的姓一样,火爆得很,话不投机便“怒发冲冠”,再加之成绩又不怎么样,还爱搞恶作剧,大家都对这位“校园名人”敬而远之。  前几天上英语课,老师当众批评他默写的单词错得一塌糊涂。这位牛同学自觉大失颜面,当堂“拍案而起”。听说那位英语老师被吓得一惊一惊的,赶紧打电话向班主任求救。班主任十万火急地赶来,看到女同事梨花带雨,顿生怜悯之心,
期刊
漫天的墨色笼罩着视线,如同一席厚重的幕布,布匹上点缀着星星点点的微光。街边昏黄的路灯,在这寂静的夜里散发着温暖的气息,照亮人们回家的路。  我放下手中的笔,抬头凝望窗外的夜色。  一切都沉寂在无边的夜色里,院落中的树早已落尽了叶子,唯剩光秃秃的枝干在寒风中晃动。地上是冻得干裂的泥土,不曾有一丝生机。低矮的灌木蜷缩着身子,躲在院子的角落里发抖。清冷的灯光从树后的楼中打出,拖拽着行人的身影,蔓延到乌云
期刊
龔自珍做官做到京官,依旧不脱书生气。有一次,他因揭露时弊,忤逆长官,犯了官场大忌。在遭到权贵的排挤打压后,他决定辞官回家,不干了。从京城回杭州,龚自珍一路上作诗自遣,成就了一部《己亥杂诗》,至今为人传诵。  《己亥杂诗》第一百四十九首:“只将愧汗湿莱衣,毁极堂堂岁月迟。世事沧桑心事定,此生一跌莫全非。”诗后又有自注:“于七月初九日到杭州,家大人时年七十有三,倚门望久矣。”诗已彻悟,注尤感人。  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