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差距对江苏省农村居民衣着消费的影响

来源 :农村经济与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ueri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农村居民的衣着消费比重在2000年之前略有下降,之后一直比较稳定,保持在6%左右的水平,我国农村居民衣着边际消费倾向较低,居民收入增量中用于衣着消费的增量下降;农村居民衣着缺乏弹性,且不同收入水平在衣着消费上差距进一步拉大。将江苏省农村居民接收入划分为五组,分别是低收入组、中低收入组、中等收入组、中高收入组、高收入组,使用2003-2010年江苏省农村居民在衣着消费方面的支出数据,运用EVIEWS方法,研究不同收入组对江苏省农村居民衣着消费的影响。
其他文献
通过建立20个新农村建设评价指标,设计一套新农村建设实现程度评价模型,以四川省西充县为例进行新农村建设评价并提出建议。
本文讨论了新近刊布的河北隆化鸽子洞出土的三件元代社会经济文书,它们广泛涉及元代的炭户制度、土地典卖、通货膨胀、官员俸禄等,为我们澄清相关的历史问题提供了重要证据.
明清时期是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转折时代。这不仅体现在社会经济发展形态的重要变革上,而且也体现在政府的政策与应对能力上,在很大程度上冲击了传统社会治理观念与政策
伴随我国城市化的发展,城市圈不断向农村延伸。城市化水平提高的同时,农村土地征用的规模也在不断扩大,失地农民成为了一个庞大的社会群体。但是由于各种因素的制约,失地农民
加快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是中央为“十二五”时期提出的重大任务。而现代农业的发展,不仅体现在结构和技术上,它还体现在规模上。规模经营既可以提高生产效率,也可
1928年后国民政府开展的合作运动不仅是作为实现民生主义的一个手段,又是其统治合法性在乡村社会层面重建的一种努力。合作运动由此具有了扩张国家行政力量、“促进民生主义之
大学生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大学生的政治社会化关系着国家的命运和前途,也关系着大学生个人的成长、成才和全面发展。在信息社会环境中,信息超载、信息传播的开放性以
当前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着干部素质不高和缺资金缺人才等主客观问题。可以采取的主要解决办法有:选好配强村干部队伍;通过感情、项目和服务吸引和留住创业人才;创新组织形式聚拢人
“互联网+”时代为开放大学远程教育提供发展机遇的同时,更为其指明了变革的方向。这种变革不仅仅是对网络课程的影响,而是对整个学校课程,从教学模式到学习模式的全面影响。
本文借助地震学的知识、并结合有关史料,对1668年郯城震灾和1937年的菏泽震灾进行了比较研究,认为1668年郯城震灾的危害程度要比1937年菏泽震灾的危害程度大的多,同时指出赵兰亮同志关于震灾危害性的函数关系式既不符合地震学原理,又经不起事实的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