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西藏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法制化建设

来源 :学习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yleeDak_8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建立与完善,影响着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如今西藏地区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取得了重大成就,但是依旧存在社会保障立法基础较薄、保障资金渠道单一等问题。进一步完善西藏地区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让其走入法制化的轨道,是建立健全西藏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一环。
  关键词 西藏 养老保险制度 法制化
  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是指国家立法强制征集社会保险费(税),并形成养老基金,当劳动者丧失劳动能力时由国家和社会提供物质帮助,享受养老金,以保障其基本生活需要的一种社会保险制度。它是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建立健全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对促进全区民族团结,构建小康、安定、和谐西藏有着不可或缺的重要性。
  一、 西藏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法制化的必要性
  (一)西藏特殊区情的需要
  西藏位于我国西南边陲,一直是祖国的安全屏障和生态屏障。由于历史、地理、等各方面因素,导致区内经济发展不高,分裂势力的不断渗透,因此西藏的稳定与繁荣对我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安定有着相当重要的意义。而加强西藏地区的稳定和谐,离不开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健全。建立健全西藏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在当今中国建设法治社会的大背景下,当然离不开法律方式的保驾护航。
  (二)适应西藏经济发展的需要
  西藏十二五规划的实施,为西藏开拓新的经济发展模式提供了一个新的契机。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更多的社会养老问题也逐渐显现。例如,西藏人民寿命的延长,导致老龄化人口的增多;外来文化的冲击,计划生育的效应,导致家庭规模的变小;更多的藏民愿意从事第二、第三产业,这些悄然变化的因素都使得原来的家庭养老的功效正在日益减弱。在这样的社会状态下,建立一个由法律保护的社会养老保障体系显得尤为必要。
  (三)西藏社会养老保险体系自身的需要
  在西藏地区,一套完整的社会养老保险体系的建设进展相较于我国其他地区而言,更加坎坷和艰辛。如何在体系初步建立的基础之上使其更加完善,让政府的养老保险政策更好的执行到区内的每一个农牧乡、把养老基金按时足额的发放到每一个牧民手里。这些问题都需要具有国家强制力的法律制度的保障才能得以实现和执行,
  西藏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发展及现状
  (一) 西藏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发展
  自西藏和平解放以来,西藏高度重视社会保障的发展,每年投入大量的财政资金,积极鼓励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其中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发展也取得了较大进展。1987年,养老保险和失业保险在西藏建立,标志着西藏社会保险制度建设开始起步。2000年后,西藏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进入高速发展时期;2006年起,开始实行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顺利实施自治区级统筹,并制定了新的养老保险实施细则;2007年,自治区财政共投入资金 700 多万元,建立自治区养老保险统筹个人账户网络管理系统;2010年,西藏启动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2012年西藏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本实现对农村适龄居民的全覆盖,走在全国前列。
  (二)西藏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现状
  “十二五规划”实施开展以来,西藏一直高度重视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发展,根据最新西藏政府年度报告显示,在原有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下,又制定出台了《西藏自治区寺庙僧尼参加社会保险暂行办法》、《西藏自治区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实施办法》等相关办法。近年来西藏社会养老保险覆盖率逐年提高,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11.04万人,85.73万农牧民参保登记,参保率已达60%,另一方面,保障水平不断提高,新农保基础养老金标准已提高到每月90元,2011年新农保基础养老金共发放13219.7万元。城镇居民基础养老金标准每月120元,2011年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共拨付1422.7万元【2】。
  在我们调查走访中,各基层组织的参保率正在不断加大,就尼木县而言,2012年尼木县新农保60岁及以上人员2726人,适龄参保人数为15440人,已参保13045人,参保率达到86.82%;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60岁以上人员28人,适龄参保人数为185人,已参保137人,适龄参保率达到77.46%;寺庙僧尼社会养老保险60岁以上人员15人,适龄参保人195人,已参保185人,参保率达到95.24%。但同时也发现,由于老龄化问题日益严重且老人参保意识不强;由于家庭规模的变小,家庭养老的作用正在逐渐减弱;此外,养老金也出现了发放延时缺额的问题。
  二、 西藏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法制化的问题
  1、立法起步晚,較滞后,不健全
  西藏地区关于社会保障体系的制度在1987年建立,但是具体的实施细则方案一直没有规定。就目前西藏关于养老社会保障的行政法规、办法主要有,2009年颁布实施的《关于西藏自治区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统筹范围内离退休人员病故一次性抚恤金发放范围》;2010年颁布实施的《西藏自治区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实施方案》;2011年颁布实施的《西藏自治区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暂行办法》、《西藏自治区寺庙僧尼参加社会保险暂行办法》、《西藏自治区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实施办法》等。由此可以看出,西藏关于养老保险制度方面的具体规定相较为滞后,虽然发展势头迅猛,但是基础依旧较薄,根据西藏特殊区情制定的养老保险制度相对较少。而针对养老保险问题出现纠纷后,公民可以采取的法律救济途径及方式也没有具体明确的规定。
  2、执行强制力低,实施机制较弱
  社会养老保险的实施机制包括行政执法、司法、争议解决的仲裁活动、法律监督程序等。实施机制较弱主要原因是西藏制定的社会养老制度中缺乏责任规范和制裁办法。如缺乏对欠缴社会保险费的行为和拖欠离退休人员、失业人员保险金行为的法律制裁措施目前最为突出的是挪用、挤占、截流社会养老基金的行为得不到及时惩处【3】。在调查西藏尼木县的过程中,也发现相关的行政机关发放的基础养老基金存在延时缺额的现象。法律执行力不足,直接导致人民的养老金利益受到侵害。由于立法不健全,行政机关的执行力差,程序的繁琐,藏民法律知识的欠缺等问题,导致很多藏民最后放弃自己的利益,这样恶性循环,导致部分藏民没有切实享受到养老保险的好处,无法到达公家养老的效果。   3、缺乏有效的外部监督机制
  西藏自治区社会保障基金绝大部分来自中央的财政拨款。藏区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更是得益于中央的大力支持。每年都会有巨额专款投入西藏的社会保障,每个地区都有社会保障部门负责养老基金的发放,但是由于缺乏有效合理的外部监管,自治区政府对于社会保障基金的监管没有形成合理有效的机制,导致监管效率低,养老基金被挪用、挤占和养老账户“空账”现象频繁出现。
  三、 西藏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法制化的措施
  1、完善相关法律法规的体系
  西藏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建立于离不开法律法规的保障。逐步实现西藏自治区社会养老保障的法制化,实现严格执法和公正司法必须解决好农村牧区养老保障各制度的衔接和配套问题,确保制度规范体系。
  在法律体系中必须立法先行。自治区政府应在充分依靠国家现有法律法规,理顺和规范社会保障运行的同时,充分利用地方立法和自治条例的权限,尽快推进藏区养老保障制度的定型与稳定,规范各项保障机制的具体运作,尤其要对养老保险基金的高效监管制定完善的监管机制【4】。
  此外, 由于大量的养老保障事务都是通过行政执法机构来完成,行政执法的质量如何,直接决定着各项养老保障制度的落实。因此有必要加强行政执法机关的建设,提高执法人员的业务素质,通过法律规范行政执法机关和工作人员的执法行为,提高执行力;保证藏民的社会保障权利受到侵害时可以获得相应的救助,健全养老保障争议仲裁机制,提供多种救济途径。
  2、加强外部监督工作及政府信息公开
  自治区政府可以针对社会保障基金的运行,定期组织相关部门检查、监督实施工作,检查小组还应该深入城镇家庭、农牧民区,具体询问养老保险发放、受领的情况,全方面的调查养老保险的运行状况。根据所收集的信息,调整制定更合符各地实际情况的办法规定。另外,应加大社会保障信息的公开的力度,让每个藏民,都能便利的查询到与自己相關的信息及政府的政策措施。这要求行政执法工作人员不仅要积极配合藏民的查询,还应定期举行宣讲会、宣传单进行制度和法制宣传,采用适当的形式,宣传养老保险知识,强化藏民的养老保险意识,提升藏民对社会养老保险的信心和参与积极性,让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深入人心。
  3、积极发展经济,增强家庭养老保障能力
  任何政策制度的建立与完善,都离不开经济基础的支持,对于特殊的西藏来说也是如此。积极发展经济,促进区内经济结构的转变,提高家庭经济水平,增强家庭养老能力。此外,宣传教育,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的尊老养老道德观念,增强藏民子女的家庭养老、敬老意识,实现家中老人生活和精神上的“老有所养,老有所乐”【5】。发展多支柱多层次的农村养老保险制度,还应加入集体补助、企业补助,针对贫困人口实施非缴费性社会养老保险等多种多样的社会养老保障形式。
  综上所述,西藏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法制化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只有具体结合西藏区情,自治机关根据本地方的情况,采取特殊政策和灵活措施,加速西藏自治地方经济、文化建设事业的发展,才能建立并完善最适合当地实情的养老保障制度。才能更有效的促进西藏经济的繁荣和长治久安。
  参考文献:
  【1】陈爱东《构建西藏特色社会保障体系的探讨——基于社会和谐、稳定的视角》【J】
  【2】政府网站,《西藏人力资源厅与社会保障厅2012年年度报告》 [N] 2013
其他文献
摘要 课堂教学是教与学组成的教学活动。在教学过程中,合理有效的创设数学问题情境,可以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动机,激发思维,鼓舞学生斗志,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 问题情境 含义 方法 原则  改善教与学的方式,是高中数学新课程追求的理念之一。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指出:“教学的艺术不仅在于传授的本领,而更重要的是善于激励、唤醒和鼓舞。”而在高中数学课堂中,创设恰当的问题情境,便是激发学生学
期刊
摘要:儿童绘本是幼儿早期阅读的首选,用好绘本开展早期阅读活动,有利于培养幼儿的阅读兴趣和良好的阅读习惯,丰富幼儿的情感和阅读经验,为幼儿的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儿童绘本 幼儿 早期阅读 教育 运用  早期阅读教育是语言教育的一部分,其最重要的目标是激发幼儿阅读兴趣,为幼儿的后续学习打下基础,同时也是为了培养幼儿良好的阅读习惯,并将这些好习惯迁移到其他学习活动中。目前,阅读材料的稀缺或
期刊
摘要:思想政治工作是我们党长期以来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是各项工作的生命线,也是各行各业和谐发展的政治保障,当然也适用于我们的医院。面对新形势,只有在继承和发展优良传统的基础上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才能提高思想政治水平,方能构建和谐医院,并促进医院的文化建设,保证医院和谐健康地发展下去。  关键字: 思想政治工作 和谐医院 文化建设  所谓和谐,从其本意来讲,是一种社会关系的协调、相宜和美的
期刊
摘要:要发挥国有企业自身的政治优势可以从加强基层服务性党组织建设出发,并将之转化成为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党建创新。在建设服务型党组织过程中要要坚持落实密切联系群众的路线,秉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这也是国有企业加强市场竞争力和建设国际一流服务水平的一个动力。本文将对国有企业加强企业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意义和具体措施进行探究,仅供借鉴参考。  关键词:国有企业
期刊
【摘 要】:本文主要是研究职业教育技能知识价值形态,内在价值和外在价值,是建立更加完整现代职业教育学制与学历的价值依据。  【关键词】:知识价值、技能知识价值 、内在价值、外在价值  進入21世纪,人类迈进知识经济时代,知识价值是人和衽会发展的第一要素,技能知识价值是技能人才发展的第一要素。  一、技能知识价值的概念  技能知识价值的概念是职业教育价值理论中的首要问题。  技能知识价值是社会生产力
期刊
一、师生和谐相处是提高初中物理学习积极性的前提条件。  古语有云“亲其师”才“信其道”,在初中物理教学的课堂上,如果学生面对自己喜欢的物理教师,爱屋及乌,相信会对物理学习有更浓厚的学习兴趣。受欢迎的物理老师一进到教室,学生的情绪就很容易被调动,愉悦的课堂气氛才会产生积极的教学效果。一般来说,受到老师重视和关注的学生会有较强的学习动力,更好的学习信心和表现的动力,从而更快的实现物理老师们想追求的课堂
期刊
摘要:新课改的背景下,要求高中阶段的学生不仅要掌握知识,还要在德育教育下,树立正确的三观和道德。班主任对于高中阶段的学生来说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对班级进行管理时,班主任要从德育的角度出发,向学生传递正确的思想价值观念,培养他们良好的德行。本文对班主任的德育工作理念和方法进行研究,旨在为以后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新课改;高中班主任;德育工作  高中阶段的学生,生理和心理都逐渐走向成熟
期刊
摘要:随着新课程教育的深入改革,我们国家的教育事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教师传统的观念已经逐渐被淘汰,同时需要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根据学生的实际发展情况有效制定更加多元化的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有效改善传统的教学问题。所以,教师在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过程中需要立足于新課改的角度上进行分析,进而全面实施更加有效的教学模式,加强学生综合素养的培养,同时有效对教学过程进行优化与创新,
期刊
摘要:历史教育在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及教养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历史教学过程中须把情感教育视为教学创新的根本。激情教学法有助于实现历史课堂上的情感教育。激情的历史课堂上,教师首先要魅力精讲,其次要营造氛围,彰显学生的主动参与,激情互动,合作探究,创设情境,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  关键词:激情教学 历史课堂 主动参与 丰富体验  历史知识是一切社会科学的基础知识。历史教育在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及教养中有着重
期刊
内容摘要:教学过程是一个师生互动交往的过程,是一个综合信息交流的过程,而教学内容是教学的核心,教学内容的设计是教学设计的核心环节。教学内容的设计要倡导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即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的兴趣爱好和认知规律为出发点,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根本。教学是一种由师生双方共同完成的、有目的、有组织的活动,它是教与学的有机统一,其中教师起着主导作用。教什么、如何教直接影响着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影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