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区上游水系水质情况分析与治理建议

来源 :中国资源综合利用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wbn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几年,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和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市民对身边水环境的关注力度越来越大,因此首都中心城区水环境受到极大的关注.本文从南长河、双紫支渠和转河入手,为全面了解核心区上游水体富营养化的变化情况,2021年4月至10月,周期性监测水体的水温、pH、透明度(SD)、溶解氧(DO)、高锰酸盐指数(CODMn)、五日生化需氧量(BOD5)、氨氮(NH3-N)、总氮(TN)、总磷(TP)和叶绿素a(chla),系统地对三条河道进行生态系统分析.结果表明,从目前水体富营养化程度来看,4月、7月为轻度富营养化程度,5月、6月、8月、9月和10月为中营养化程度.根据目前水质情况及存在的水环境问题,最终提出六点预防和治理措施来保障核心区水系的健康.
其他文献
近年,一支中性书写笔成了爆款网红.视频中,其貌不扬的机器人,手持一支中性书写笔,在纸面上,笃悠悠,不紧不慢,连续书写.写的什么呀?圆周率!居然一口气写出了3.14……小数点后面的17万8千多位!笔迹线条的长度达到了惊人的1600 m,相当于普通中性书写笔的整整4倍!
期刊
车载调频系统作为一套电台直播系统,具有灵活性、专业性、实时性、覆盖面广等广播电台特点,现逐步应用到各个行业的宣传服务中,实际工作中,车载调频系统显示出独特的优势.
期刊
污水处理厂尾水作为再生水的主要来源之一,其氮素超标极易引起水体富营养化,影响再生水回用安全.因此,本研究以提升污水处理厂尾水中总氮出水水质为目标,设计两级串联人工湿地及三级串联人工湿地,分别考察其对尾水中氮素的去除效果.研究表明,两种串联人工湿地对尾水中化学需氧量(CODCr)、氨氮、总氮的去除率最高分别为30.61%、82.16%、94.60%和60.71%、92.19%、94.60%,出水均能稳定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Ⅲ类水质,但三级串联人工湿地相较两级串联人工湿地,尾
A项目是基于CDM方法学AM0072(供热中使用地热替代化石燃料,即CCER方法学CM-022-V01)开发的地热供暖CDM项目,其首次核查减排量已成功签发.通过对A项目监测计划和执行情况进行调研,本文分析该项目核查减排量与项目设计预估减排量存在差异的原因和影响因素,提出监测计划优化策略和具体实施方法,为后续地热减排项目开发提供指导.
光伏产业在我国获得充分的发展,但同时多个环节存在污染环境之处.本文分析了光伏产业多个环节的污染问题,包括多晶硅生产、光伏工程施工、电路系统污染和废弃组件污染等,并提出了针对性的环保措施.一是推动多晶硅生产环节的零排放,二是倡导新技术,改变施工方式,三是实现电路系统的升级,四是建立封闭的光伏废弃组件回收机制.
本研究基于计划行为理论及环境行为A-B-C理论,探讨大学生化妆品容器回收行为的影响因素及作用机制.其间以300位大学生化妆品容器回收行为问卷数据为样本,运用多层线性回归方法及方差分析法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环境认知与态度、主观规范对行为意向有显著影响,行为动机、行为控制与行为意向关系不显著;行为意向和行为控制对回收行为有显著影响,且行为意向在主观规范、行为动机和回收行为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情境因素在行为意向对回收行为的影响中具有调节作用.
我国地域广阔,因为独特的气候特征,部分地区适合农作物的生长,因此我国成为非常典型的农业生产大国,农业的发展能够很大程度上促进经济水平的提升.在发展农业的过程中,要高度重视农业生态系统建设,保护生态环境,维护生态平衡,保障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其中,生态系统建设方面的农业气象和生态环境的持续发展具有紧密的相关性.本文从生态学角度出发,阐述农业气象与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分析限制农业生态系统建设的因素,并提出构建和谐稳定生态环境的具体策略,在根本上优化农业气象,促进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城市污水处理厂是市政公用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生活污水产生量日益增加,这就需要不断改进城市污水处理工艺,完善城市污水处理设施.本文以马栏河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为例,重点阐述了后置反硝化+高速气浮池工艺的运行现状及优缺点,以期为城镇污水处理工艺的改造升级提供参考.
花园水电站地处甘肃省迭部县境内的白龙江干流上,生活区位于白龙江左岸岸坡处,日均生活污水排放量为6~9 m3.针对生活污水处理工艺的特点,本文以花园水电站生活污水处理为例,探讨已投运污水处理设备的处理效果,并对处理后的中水进行综合利用,供同类项目借鉴.
由于城市更新中涉及房屋拆迁安置补偿、集体资产处置等利益影响大、关联性强的问题,使得在此类项目中往往隐藏着较大的社会风险.文章从政策的变化性、风险的动态性、利益群体的复杂性、深度参与性、宗族性、传统与现代交融性、历史遗留问题多等方面阐述了城市更新中社会风险的特征,并从社会风险评估工作以及风险的防范化解层面提出了应对思路及对策建议,以期从源头上预防、消除或减少社会风险,保障项目平稳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