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分期贷,消费了什么?

来源 :莫愁·智慧女性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ter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学生信贷,这个曾被传统银行抛弃的市场,如今成为互联网金融争抢的香饽饽。刚过去的2015年,更是大学生分期贷市场狂飙突进的一年。但与此同时,一些弊端开始浮现。大学生因高额网贷透支消费,甚至违约被告、自毁的事件屡屡发生。不久前,更发生河南大学生郑德幸背负巨债跳楼的惨烈事件。
  从郑德幸的人生轨迹中,可以看见,他一边清醒,一边疯狂。日记中的反思、对同学们的愧疚、那些真实的痛苦与焦灼,都说明,他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将会遭遇什么。而内心的冲动、欲望,依然推着他一条道跑到黑。
  对于大多数贷款的学生来说,对分期平台的风险“掩耳盗铃”,才是最可怕的。
  新奢侈主义消费,是许多年轻人愉快感的来源之一。比如,有大学生分期消费行为数据报告显示:购物占比达25%。请吃饭、旅游、玩游戏、看电影、K歌等享受型消费,占比49%。然而,透支性消费,要建立在稳定的经济来源基础上。许多学生习惯了拆东墙补西墙,不少分期平台甚至成了“拆借顾问”。
  当一个大学生的注意力不再是深造、自我提升、自我修炼,为走上社会做铺垫,而是将精力放在提前享受型消费,甚至是奢侈型消费上,背后所反映的已不仅仅是不劳而获、物质崇拜的思想,而是提前消费青春、消费自我。这其中有更多值得我们的社会、我们的教育以及我们每个人去深思与反省的内容。
  当人们谈论分期平台的漏洞、危害时,多半看到环境的风险,考虑如何将其调控到安全级别。安全,是发之于内,行之于外的。外界提供的是帮助、资源,最终解决困扰的还是自己。所以,在深层,安全议题指向个人,指向我们对自身的拷问——我是谁?我真正需要什么?为得到所需,我正在做些什么?
  2016年3月9日7时许,在山东青岛市阜新路一家酒店,河南牧业经济学院大学生郑德幸从八楼纵身跃下。根据他手机上的短信得知,刚满20岁的他居然欠下巨额赌债,还连累了不少同学,自己觉得已是走投无路。
  A面:品学兼优的好学生
  郑德幸是河南邓州市裴营乡人,出生于1995年,从小就喜欢学习,成绩不错。而且他豁达乐观,挺有领导力,无论在哪,都能交往一帮朋友。因母亲身体不好,家庭贫困,郑德幸不止一次对家人说,要干成一番事业,好好孝敬父母。
  2014年6月,郑德幸成了家族里出来的第一个大学生。填志愿时,他选了河南牧业经济学院。他说,学成后要回乡办一个养猪场,做刘永好那样的企业家。
  进入大学后,他主动向父亲提出,自己每月只要800元生活费,不够的话可以在外面打工。对此,郑先桥很高兴,感觉儿子真是长大了。
  郑德幸常给父亲打电话,而且都是好消息。如通过竞选,当上了班长,进入了校学生会。2014年10月,郑德幸刚入学三个多月,南阳有个叫马跃的小孩得了白血病,郑德幸还挤出1000元,捐给了马跃。
  然而2015年8月,郑德幸暑假回到家,郑先桥发现他经常心神不定,唉声叹气。后来从妻弟口中得知,儿子居然因“赌球”欠了十多万元债,郑先桥吓了一大跳。在他的逼问下,郑德幸说,自己一时冲动,铸成大错。
  郑先桥痛苦了好几天,后来和妻弟、大哥等人商量,还是决定拿出全部积蓄75800元,又问亲属借了52000元,替儿子还上了借款。
  拿到钱,郑德幸跪倒在父亲面前,说以后一定好好学习,不再沾染歪风邪气。父子俩抱作一团,嚎啕大哭。
  事后,郑先桥想,儿子一定会吸取教训,重新振作。他万万没想到,儿子居然在泥沼里越陷越深。
  B面:以命相博的疯狂赌徒
  那么,郑德幸如何一步步从纯朴学子变成搏命赌徒的?笔者通过郑德幸同学的描述,以及郑德幸的一些零碎日记,基本还原了其轨迹。
  2015年1月,亚洲杯足球赛开始了,喜欢足球的郑德幸鬼使神差地开始买足球彩票。刚开始玩得小,2元2元的买,各种平台都有玩,那段时间,他全部心思都在这上面。
  3月,郑德幸玩10元钱的二串一,连赢好多天。他觉得赚钱太容易了,慢慢就加大投注,100元、200元……终于有一天,输光了生活费。
  郑德幸不甘心,问朋友借了800元,全买了美洲的两场比赛。这次,他赚了7000元。
  如果就此罢手,也许郑德幸的人生会完全改变,可惜他在赌博的路上越走越远。
  2015年8月13日,郑德幸的日记写道——
  “十赌九输,我也不例外。有一天我特别黑(倒霉),输光了之前赢的钱,我慌了,没钱就没法玩了
  “这时候我想到了贷款,在网贷平台贷了一万多元。说实话,这是我人生中第一次借这么多钱,虽然是贷款,心里居然一点恐慌都没有,钱那时候看来就是数字,一个越来越大的数字。”
  也就是从那时起,郑德幸开始向同学借款。据同学杨德军讲,10月的一天,郑德幸突然把他叫住,“哥们,帮个忙吧,我在学校做兼职,需要用你的身份证和学生证在网上刷单,赚点生活费。”杨德军迟疑了一下,还是把证件掏了出来。
  自此,郑德幸不断求助关系不错的同学,因为他是班长,平时威信很高,大家对他没什么戒备。郑德幸的债务也像滚雪球般越来越多。
  11月15日,杨德军突然收到催款短信:“你好,我是XX平台,你欠的560元分期这期未还,请及时还款。”
  杨德军有些慌,忙去问郑德幸,郑德幸笑笑说:“没事儿,这些钱是我用的,我给你还上,放心。”
  没过几天,杨德军又收到其他网络贷款平台的短信。而且几乎同时,不断有同学说,自己也收到了催债短信。大家一起去找郑德幸。
  郑德幸没了原来的淡定。他把同学们召集起来,用悲壮又无奈的口气说:“感谢大家对我的信任和支持,我最近遇到一点麻烦,拖累大家了。不过请大家相信,我一定会东山再起,不会让大家受到任何损失。”
  然而,从日记上能看出,他对自己也没多少信心了。2016年1月7日,他写道——   “很怀念原来的日子,那时我没有接触这些贷款、赌博,我的大学生生活是充实的,当班长,朋友多,每天很开心,聚会社交特别多,希望还在赌博的朋友们戒了吧,不是十赌九输,是十赌十输。”
  悲剧:人已死债未消多少狼藉
  郑德幸的精神状态越来越差,也很少去上课。同时,同学们收到的催债短信越来越多,甚至不乏威胁和恐吓。每次见到郑德幸,他们都问,这事该怎样解决?郑德幸不停地道歉。
  2015年12月初,郑德幸基本就不上课了,天天在外面打工挣钱,只在晚上回宿舍休息。大家明显感到,他的情况越来越遭。
  12月下旬一天夜里,一拨催债的人将郑德幸打了一顿。但催债电话还是经常打来。这天,郑德幸又把同学召集到一起,这次没了豪情。他给大家鞠了个躬,“和你们成为同学,是我人生中最值得骄傲的事情。但我现在身负巨债,也还不起大家。我给你们每个人打一张欠条,保证不会给你们带来麻烦……”大家心酸不已,反而上前安慰他。
  2016年1月,离放寒假越来越近,但这些“被贷款”的同学都不敢回家,也不敢和家人说,天天提心吊胆。几个同学商量,去杭州一家电子厂打工,赚钱还债。但他们失望地发现,打工赚的钱,连利息都不够还。他们听说郑德幸现在更艰难,甚至自杀过几次,大家更没法向他讨债了。
  2月28日,学校开学,同学们都没见到郑德幸。3月9日晚上7点半,郑德幸退出了班里的QQ群和微信群,只在讨论组里给几个最要好的同学发了语音信息,“我要跳楼了,听说跳楼很疼,但我真的撑不下去了……”大家给他打电话,但打不通了。
  郑先桥也收到儿子发来的信息,“爸、妈,儿子对不起你们,我真的撑不下去了,我发现好多努力都没有结果。爸妈,我跳了,别给我收尸,太丢人。爸妈,我来世做牛做马报答你们。”
  随着一声巨响,郑德幸结束了年轻的生命。民警根据他的身份信息,联系到郑先桥。尽管有了思想准备,郑先桥还是昏了过去……
  呼吁:管住欲望培养消费风险认知
  随着郑德幸的跳楼,也揭开了各高校分期贷款的乱象,引起学生和家长的极大不安。笔者通过各方采访了解到,如今校园早已被各种分期平台侵入,墙上到处是大字广告。
  其中有闪银、分期乐、趣分期、优分期、信通贷、贷贷红、拍拍贷、99分期、小树分期、贝才贷、爱学贷、名校贷、贝多芬分期等等。他们的官方网站上,都有可以申请代理贷款的广告,甚至宣称“一分钟申请,十分钟审核,一天之内放款”的政策,对涉世未深的大学生有极强诱惑性。尽管不收利息,但他们会收取高额服务费,有时高达贷款金额的20%-30%,可以说是变相的“高利贷”。
  这些分期平台,以分期现金为由,年费率20%甚至更多,不怕你不还,就怕你不借。一般借1000元最少还1200元,如果逾期,又要征收高额滞纳金。
  为发展学生用户,他们在前期打出各种优惠活动。比如优分期,打出新用户借1000元还920元的活动。他们都是招聘本校学生兼职,发传单,能迷惑更多学生。而兼职学生基本都是在该平台借过钱的。
  实际上,逾期不良信用记录将被纳入央行征信系统,妨碍未来贷款买房、买车。但多数大学生选择了无视逃避,或消极对待。如果不加以制止,贷款学生们会信誉全毁,未来全毁,也可能走入违法之路,甚至绝路。据杨德军介绍,学校里,至少还有两个同学也因无力偿债而“跑路”。
  关于贷款合同,有的平台留有纸质协议;有的是信息提交,后台考核通过后才在网络上生成合同,之前无法看见条款。但“如果在合同上签了字,学生不看那就是自己的问题了。签字了就需要履行”。作为成长成熟中的消费者,大学生群体培养对消费风险的认知,才是至关重要。
  郑先桥再三说,他接受采访,是想通过儿子的悲剧告诉大学生们,放弃虚荣心,面对各种诱惑,一定要擦亮眼睛,万一出现问题,要首先和家人商量。郑先桥还认为,儿子确实有错,但分期平台是真正凶手。这些平台明知在校大学生没收入,经不起诱惑,还给他们放款,最终只能是家长买单。如今儿子没了,还欠了不少外债,不知以后的路该怎样走……
  河南省著名律师付建评点说:这些大学生贷款平台的出现,发生在2011年。因为大学生没信用记录,没有收入,国家当时规定,不允许向在校大学生发放信用卡。这些没有金融资质的第三方平台才“乘虚而入”,造成悲剧发生。
  因郑德幸而深陷“被贷款”沼泽的28名大学生,如果欠款确认是高利贷,且没得到本人认可,那么贷款公司涉嫌违法,28名学生就没有还款义务。尽管如此,这些学生心灵深处的创伤恐怕难以平复。
  付建也借此呼吁,希望国家整顿这些第三方贷款平台,以免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编辑 赵莹 zhaoyingno.1@163.com)
其他文献
自从我坚持跑步以来,真的有许多改变。跑步在生活中变得不可或缺。而看了《天生就会跑》之后,我对这个世界上奔跑着的人们和奔跑这件事,产生了全新认识。  它是这几年我看过的最美妙的一本书。书中从寻找一个神秘的、善于奔跑而又非常避世的民族——塔拉乌马拉人,开始说起。  墨西哥的铜峡谷,隐居着史上最强的长跑族群塔拉乌马拉人。他们能活下来,是因为父辈跑得比鹿快。而父辈能活下来,是因为祖父跑得比阿帕奇人的战马快
期刊
1914年,常州女师附小发生了一件轰动全校的“闹学潮”事件,虽然学生们如愿赶走了一个不学无术的算术教员,可领头的三年级女生史良也被记大过一次。  反叛的性格缘自清贫的家庭和充满忧患的社会环境,“五四”的风吹到常州时,已是女师学生会会长的史良打破男女界限,与男师联合,高举义旗罢课演讲,“慷慨陈词,工人很受感动”。“外争国权,内惩国贼!”在游行中,她手执校旗领头高呼,学生们的爱国热情鼓舞了看热闹的人们
期刊
于沉默中,静静读一本书;在沉默中,与自己对话谈心,你会发现,沉默也会发光,也会歌唱。热爱读书的木兰良朝,深爱孤独和沉默,与我们分享她的读书单。如果你也热爱读书,并喜欢分享,请与我联系:gegepretty@163.com 。  《云去云来》  林青霞 著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林青霞保持美的方式是内心的修行,即写作。经过岁月的积淀,美从外在逐渐渗入她灵魂的深处,再从笔端汩汩而出。她用真诚、平和的心
期刊
励志书里喜欢讲“格局”,更喜欢将这个词和“成功”联系在一起。儿童教育专家、“妈妈加油站”的创始人罗玲也喜欢讲格局,她认为女人的气度决定格局,而格局又决定了一生的幸福。因此她一直致力于打开女性的格局,并成为了妈妈们的“心灵导师”。    为了母亲的身份修炼自己  罗玲有位很有名的哥哥,那便是中医博士罗大伦。罗大伦是CCTV《百家讲坛》的中医专家,也是《养生堂》的节目主编。他不仅医术高明,还是位温文尔
期刊
前不久,在杭州举行了一场名为“初开”的木雕展览,引人瞩目。无论小件木器,还是大件家具,都是纯手工制作。木头上或深或浅的刻痕,无声诉说着时光的宁静。创作者是一位80后青年。  十年前的海弟,还在广州上大学,读的是化学食品专业。他喜欢穿牛仔裤、白衬衣,干净清爽,性格却有点木讷,说话比旁人慢半拍,人送外号“木头人”。  毕业后,他顺利进入一家检验机构工作。刻板的环境让海弟很不满意,所幸单位还有一个木头实
期刊
梁朝伟刘嘉玲的不丹婚礼、黄晓明杨颖的古堡主题婚礼、吴奇隆刘诗诗的海岛婚礼……这些或是低调自然、或是奢华梦幻的明星婚礼,均出自一人之手,那便是有着“潮婚女王”称号的吴俪芸。对吴俪芸来说,为新人打造一场独一无二的梦想婚礼,靠的不仅是一连串的缤纷创意,更是控得住场、救得了急的江湖儿女做派。    唯有信任不可辜负  “对于公众人物来讲,稳妥永远比创意更重要。很多时候,一个细节的疏忽往往会发酵成一场风暴,
期刊
空巢父亲寄情垂钓  45岁,林萧迷上了钓鱼。这一年,女儿林熠已经被送去加拿大读书。这是林萧十年来的梦想:要把女儿培养成光彩熠熠、具备国际眼光的一流人才。为此,送女儿出关时,他表现得非常大男人,一丝落寞的表情也没有,反而像哥们一样对着女儿拍拍打打,有说有笑。  开车回家的路上,看到老婆刘岩在一旁频频拭泪,林萧还嘲笑她:“像你这样儿女情长,一心想把孩子拴在裤腰带上,她这辈子能有什么出息?”    林萧
期刊
或许每个女孩都憧憬着有一座属于自己的秘密花园,草原女孩睫毛让这个梦想照进了现实,在繁华闹市北京实现了她的“花园梦”。三家旅舍、一间民宿和一个咖啡馆,她的每一家店都花草环绕,芬芳四溢,置身于其中,仿佛闯进了一片美妙的森林。  草原姑娘开青年旅舍    睫毛出生于青海一个“风吹草地现牛羊”的草原上。小时候,没有玩具和零食,睫毛喜欢在草原上寻觅野花野草,编成花环或捆成花束带回家。在她身上,永远都飘散着花
期刊
男人们聚在一起,话题总离不开女人,八卦煮酒,信口开河,谈笑风生。这样的场合,有时也会聊到母亲,他们便立即一本正经起来,姿态、语态也从嘻哈、散漫态度切回。  当他们谈论母亲的时候,他们在谈论什么?  读新闻传播专业的杨同学说,高考前一夜,失眠了。母亲也一直没敢睡着,时刻注意他这边动静。大半夜,他敲开父母房间的门,“给点安眠药吧。”纠结片刻,母亲拿出常吃的舒乐安定,小心地掰了三分之一。  接过药片,他
期刊
与沉香悄然相遇  时光,悄然流逝于每一个瞬间,如和风细雨般,淡淡洒落岁月的柔情,世间万物,都在这柔情的抚摸下,悄然无息地孕育出了岁月的缕缕沉香。陆亚萍  在陆亚萍的身上,你几乎看不到岁月流逝的痕迹。她的美,如沉香般,经得起花开花落,耐得住云聚云散。对她来说,唯一的变化,是头衔的不断增加。  多年来,陆亚萍一直是叱咤全国的花布大王,她的花布产品不但畅销全国,还出口全世界多个国家。如今,她华丽蝶变,成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