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探讨男性乳腺癌的临床特点与预后.方法分析我院1986年8月至1999年12月期间收治的23例男性乳腺癌.结果该病占同期乳腺癌的1.25%,Ⅰ、Ⅱ、Ⅲ、Ⅳ期分别为2例、10例、8例、3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男性乳腺癌的临床特点与预后.方法分析我院1986年8月至1999年12月期间收治的23例男性乳腺癌.结果该病占同期乳腺癌的1.25%,Ⅰ、Ⅱ、Ⅲ、Ⅳ期分别为2例、10例、8例、3例,以浸润性导管癌为主,腋窝淋巴结转移率56.5%,ER、PR受体阳性占75%,5年、10年生存率分别为61.5%、25.0%,Ⅰ~Ⅱ期、腋淋巴结阴性组5年、10年生存率明显高于Ⅲ~Ⅳ、腋淋巴结阳性组.结论男性乳腺癌是一种少见恶性肿瘤,临床分期、腋淋巴结转移情况是重要的预后指标.以根治术为主辅以放疗、化疗、内分泌治疗是男性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提高治疗晚期食管癌疗效的方案.方法对住院的晚期食管癌患者随机采用HDLF方案(HCPT、DDP、CF、5-Fu)与DLF方案(DDP、CF、5-Fu).结果治疗组近期有效率68.4%,对照组60.
我院外科自1988年来收治29例36岁以下大肠癌患者.本文为了提高对青年期大肠癌的诊治水平,降低误诊率,现进行临床分析.
传统的概念认为食管上皮细胞重度不典型增生(Severe Dysplasia 简称:SDP)是食管癌前病变.SDP作为肿瘤交界性病变是食管癌Ⅱ级预防和临床内镜诊断治疗研究的重点.本文就该领域
目的双侧髂内动脉结扎在直肠癌根治术中的应用.方法本组96例行双侧髂内动脉结扎与未结扎髂内动脉的104例在术中输血量及手术时间进行对比观察.结果结扎双侧髂内动脉组:输血量
目的探讨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ALCL)的一种新类型一富于粒细胞的ALCL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收集6例本院及会诊病例,免疫组化ABC法证实为ALCL,使用抗体包括CD45,CD3,CD45RO,CD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