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重视干部教育培训是我党一直以来的优良传统。加强党员干部教育培训能够有效发挥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工人阶级先锋队和中华民族的主心骨作用,对于维护党的先进性、纯洁性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是提高党的执政水平和能力的重要手段。本文根据对湖北省四家干部教育培训机构的部分班级进行跟班调研的结果,就目前湖北省干部教育培训的存在的不足进行了分析,并深入探讨了解决措施。
关键词干部教育培训优化路径湖北省
近年来,我省的干部培训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是与新形势要求相比,干部培训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与不足。华中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课题组通过对中共湖北省委党校、省直机关工委党校、湖北社会主义学院和湖北省党政干部华中师范大学培训部等四家干部教育培训机构的部分班级进行跟班调研,采取个别访谈和集体座谈的方式,对湖北省干部教育培训状况进行深入了解。根据调研结果,从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方法两大角度出发,对湖北省干部教育培训提出了针对性的优化路径和建议。
一、干部教育培训内容的优化途径
在访谈过程中,湖北省党政干部华中师范大学培训部一位经验丰富的带班老师指出,干部教育培训的内容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基本理论知识教育,二是党性教育。二者可形象地比喻为人的“两条腿”,缺一不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将“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这对我国党员干部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更大的挑战,因此,加强干部培训力度,提高教育培训的质量显得尤为重要。经分析调研数据和访谈记录,课题组提出了以下建议:
(一)基本理论知识教育的原则
1、坚持干部教育培训内容紧密联系实际、与时俱进的原则。
调研结果表明,湖北省四家干部教育培训机构虽然没有使用统一的教材或读本,但是各培训机构的培训内容较为系统、全面。以湖北省党政干部华中师范大学培训部为例,该部培训主要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党史、国史等理论知识为主,全面涉及法学、管理学、历史学等多方面知识,显示出较强的理论性、科学性和系统性;同时该部借助学校深厚的文化背景,还涉及诗词歌赋鉴赏等内容,以拓宽学员的视野,增强他们的文化素养。但是,课题组发现部分培训内容与社会现实联系不够紧密,容易影响学员的学习兴趣,影响学习效果。
新时期的干部教育培训应紧跟时代步伐,遵循干部教育培训的基本原理、原则,培训内容和方法都应该与时俱进。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都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加强新时期干部教育培训应以马克思主义中基本原理为基础,以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学习十七大、十八大以来重要会议精神,将“四个全面”的战略部署融入到干部教育培训的内容中,引导参训干部学员学习,贯彻落实,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融入到每一位学员的学习和生活中。
2、坚持干部教育培训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原则。
湖北省干部教育培训的授课教师多是某一领域颇有建树的专家、学者,他们授课理论性强,可以将知识的发展脉络讲得非常透彻,这是优势所在。但是由于他们缺乏在一线工作的实践经验,因此在授课的过程中有时难以做到理论与实际的融会贯通,而这些却是干部学员们迫切需要的;甚至有些学者因怕担风险而而回避分析一些社会热点问题,导致长期萦绕在学员们心中的一些疑惑得不到解决,使得学员出现“吃不饱、吃不香”的情况。
提高干部教育培训质量,要始终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原则。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是我党思想路线的实质和核心,是全党和全国人民必须坚持的真理,更是对党员干部进行教育培训应该遵循的基本原则。在培训时,一方面应增加公共管理、政府治理等可以指导学员实际工作的教学内容,授课教师应贴近社会现状,援引社会现实中的鲜活案例进行讲解分析,帮助学员学以致用;另一方面,教师要同学员共同思考社会问题,对于学员最关心的一些热点、难点、甚至是一些有争议的话题,要引导他们去正视、直视,并尝试用干训所学知识加以解决。唯有经过思想的碰撞,让学员们在思想上达成共识,将心中的疑惑、问题真正的解答清楚,我们进行干部培训的真正意义才能得以实现。
(二)坚持将党性教育贯穿培训始终
加强党性教育是党建设的内在要求,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宝贵经验,也是干部教育培训科学发展和干部健康成长的关键内容。习近平同志在全国干部教育培训工作会议上明确指出,党性教育是干部教育培训的关键,要更加突出党性教育,帮助干部始终保持政治上的清醒和坚定,始终保持高尚的道德情操,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本色。因此,湖北省委组织部在干部教育培训的过程中,除了安排学员接受系统的理论知识教育、进行党性教育外,还安排了体验式学习,组织学员到湖北红安接受红色革命传统教育。
课题组通过在红安跟班调研了解到,湖北红安干部学院的教学形式主要包括课堂教学和现场教学。其中,课堂教学主要围绕《黄麻起义和鄂豫皖苏区革命斗争史》、《红安精神简论》、《党的先进性建设的历史考察》等三大专题展开;现场教学主要采取现场点评式教学方法,学院将董必武旧居、李先念旧居、七里坪长胜街及安徽宣化店革命遗址群、河南新县革命遗址群等鄂豫皖三省30多处革命遗址遗迹确定为现场教学点,每期都会组织学员瞻仰烈士纪念碑、重温入党誓词、拜谒将军墓地,同时安排专人进行现场点评,帮助学员加深理解。在加强党性教育方面,总体上,红安干部教育采取的课堂教学与现场教学相结合的方式,取得了较好效果;细节上,仍有进一步改善和提高的空间,比如,单向度的说教过多,现场点评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不够强,对红安红色特色资源挖掘不够深,需要进一步加大改革、创新力度。
培训模式是直接影响党性教育质量的关键要素。红安干部教育学院按照"保持本色、锻炼本质、增强本领"的教学目标,在积极探索干部教育培训模式创新的过程中,课题组建议根据调研结果提出以下两个方面的建议:一是在教学方式方法上,课堂讲授教学实行“2+1”模式,即教师讲授2小时,与学员互动研讨1小时,另外,不定期举行“学员论坛”、演讲比赛、辩论赛等教学活动,以增强授课的互动性和研究性;现场体验教学努力完善“讲解+点评+案例”的教学模式,增加齐唱革命歌曲、重温经典著作、观看《口述历史》、现场交流互动等教学环节,以增强现场教学的感染力和吸引力;二是在教学内容上,充分利用红安红色资源,可增设两个方面的内容:第一,增加“情感教学”内容,与李先念、董必武等红安红军后代以及在他们身边工作过的人座谈互动,近距离接触、感受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博大胸怀和感人事迹。第二,增加“农村调研”内容,深入红安最偏远的乡村,开展“走进乡村、贴近乡亲、亲近乡土”考察活动,了解农村、了解群众,并切实帮助农民解决一部分实际困难,同时拜访老红军、老八路,倾听他们的革命故事。 二、干部教育培训组织管理的优化途径
湖北省干部教育培训不仅可以在教学内容的方面进一步丰富完善,在教学的方式方法等方面也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出进一步改进和提高。
(一)变被动为主动,加强师生互动交流
为了进一步加强老师的教学内容与学员的学习和实际工作的紧密联系,一方面需要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不断提高,另一方面需要教育培训组织者有效组织教学活动的开展。改变传统的“满堂灌”的培训方式,变学员的消极被动学习为积极主动学习。干部培训学院可以与授课老师沟通,争取能把要讲的主要内容和所需要探讨的问题提前告知学员,让他们能提前“预习”,做到心中有数;经过老师对知识的解读,在互动环节,学员就可以结合实际案例与教师和其他学员进行交流。这样改革,不仅可以充分带动学员与老师之间的良性互动,而且有利于彼此的思想交锋,擦出智慧的火花,大大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对干部进行教育培训,“质”是应摆在首位的。各培训机构应大力推进小班教学,使老师在课堂上的注意力可以兼顾所有学员,严格督促每一位学员都进行积极发言,并充分利用教育考核机制的作用,加强教师与学员、学员与学员之间的交流,使每一位学员都可以通过干部教育培训真正学到有用的东西。
(二)实现教学主体多样化
除了邀请专家学者外,课题组建议各干部教育培训学院邀请一些具有丰富工作经验和较强领导能力的一线领导前来授课,实现教学主体多元化。在教学过程中,一线领导可以用一半的时间,结合他们自己的生活和工作经验进行分享、交流,一半的时间答疑解惑,进行有效的互动,从而解决上述教学内容理论与实际联系不够紧密的问题,提高教育培训的质量。
(三)重视经验的总结与传承
参与干部培训的学员既具有差异性,要注意因材施教;又具有共性,要善于总结经验。建议干部教育培训机构可在每一期结束后,对该期培训中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以及组织管理的经验进行全面总结,将每期学员的问题整理成册,每半年或一年把一些共性的、质量高的问题整理成册,作为今后参加培训的干部学员的学习参考资料。
完善干部教育培训的考评激励机制。
在调研中,课题组发现参训学员中仍然存在“学与不学一个样”、“学好学坏一个样”的消极思想,通过沟通交流,一些学员认为如果培训的考核结果与奖惩挂钩,他们的学习会更积极、效果会更好。同时,《干部教育培训条例(试行)》中规定:“建立干部教育培训的考核和激励机制。将干部教育培训情况作为干部考核的内容和任职、晋升的重要依据之一。”因此,课题组建议参训学员派出单位建立干部教育培训激励约束机制,将干部上岗、任职、职称评聘、评优评先与教育培训的反馈结果结合起来,规定新录用公务员在试用期内必须参加初任培训,新录(聘)用的人员要按规定参加岗前培训;提拔担任处级以上党政领导职务的干部,应达到中央规定的学时要求,否则延长试用期;职称评审时,对达不到培训要求的专业技术人员,延期申报职称,在聘期内完成培训任务的专业技术人员优先续聘;把年度干部教育培训达标率作为单位(部门)和个人年度考核评优评先的必要条件等。
三、结语
干部教育培训对纯洁党的队伍、提高党员思想觉悟具有重要意义。真正培养造就出一批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善于治国理政的干部队伍,是实现“四个全面”、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要准备和先决条件。因此每所干部教育培训机构都应承担起自己的职责,发挥应有的职能,积极开展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开拓创新教育培训工作新思路、新方法、新路径,严把教育质量关,为培训新时期具有先进思想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领导班子而不懈努力。
本文系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国家级项目《湖北省干部教育培训绩效评估研究——基于柯式四级评估模型》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陈福今.论陈云干部教育培训思想及其现实意义[J].党的文献,2005,04:60-65.[2]刘震.关于创新干部教育培训模式的思考[J].理论前沿,2009,02:31-32.
[3]周志平.干部教育培训教学质量评估研究[J].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学报,2009,01: 112-116.
[4]靳铭.新时期干部教育培训模式的探索与实践——基于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干部教育培训实践的思考[J].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学报,2009,04:87-90.
(李名峰,尹静,丁姗单位:华中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代文毅单位:湖北艺术职业学院)
关键词干部教育培训优化路径湖北省
近年来,我省的干部培训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是与新形势要求相比,干部培训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与不足。华中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课题组通过对中共湖北省委党校、省直机关工委党校、湖北社会主义学院和湖北省党政干部华中师范大学培训部等四家干部教育培训机构的部分班级进行跟班调研,采取个别访谈和集体座谈的方式,对湖北省干部教育培训状况进行深入了解。根据调研结果,从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方法两大角度出发,对湖北省干部教育培训提出了针对性的优化路径和建议。
一、干部教育培训内容的优化途径
在访谈过程中,湖北省党政干部华中师范大学培训部一位经验丰富的带班老师指出,干部教育培训的内容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基本理论知识教育,二是党性教育。二者可形象地比喻为人的“两条腿”,缺一不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将“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这对我国党员干部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更大的挑战,因此,加强干部培训力度,提高教育培训的质量显得尤为重要。经分析调研数据和访谈记录,课题组提出了以下建议:
(一)基本理论知识教育的原则
1、坚持干部教育培训内容紧密联系实际、与时俱进的原则。
调研结果表明,湖北省四家干部教育培训机构虽然没有使用统一的教材或读本,但是各培训机构的培训内容较为系统、全面。以湖北省党政干部华中师范大学培训部为例,该部培训主要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党史、国史等理论知识为主,全面涉及法学、管理学、历史学等多方面知识,显示出较强的理论性、科学性和系统性;同时该部借助学校深厚的文化背景,还涉及诗词歌赋鉴赏等内容,以拓宽学员的视野,增强他们的文化素养。但是,课题组发现部分培训内容与社会现实联系不够紧密,容易影响学员的学习兴趣,影响学习效果。
新时期的干部教育培训应紧跟时代步伐,遵循干部教育培训的基本原理、原则,培训内容和方法都应该与时俱进。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都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加强新时期干部教育培训应以马克思主义中基本原理为基础,以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学习十七大、十八大以来重要会议精神,将“四个全面”的战略部署融入到干部教育培训的内容中,引导参训干部学员学习,贯彻落实,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融入到每一位学员的学习和生活中。
2、坚持干部教育培训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原则。
湖北省干部教育培训的授课教师多是某一领域颇有建树的专家、学者,他们授课理论性强,可以将知识的发展脉络讲得非常透彻,这是优势所在。但是由于他们缺乏在一线工作的实践经验,因此在授课的过程中有时难以做到理论与实际的融会贯通,而这些却是干部学员们迫切需要的;甚至有些学者因怕担风险而而回避分析一些社会热点问题,导致长期萦绕在学员们心中的一些疑惑得不到解决,使得学员出现“吃不饱、吃不香”的情况。
提高干部教育培训质量,要始终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原则。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是我党思想路线的实质和核心,是全党和全国人民必须坚持的真理,更是对党员干部进行教育培训应该遵循的基本原则。在培训时,一方面应增加公共管理、政府治理等可以指导学员实际工作的教学内容,授课教师应贴近社会现状,援引社会现实中的鲜活案例进行讲解分析,帮助学员学以致用;另一方面,教师要同学员共同思考社会问题,对于学员最关心的一些热点、难点、甚至是一些有争议的话题,要引导他们去正视、直视,并尝试用干训所学知识加以解决。唯有经过思想的碰撞,让学员们在思想上达成共识,将心中的疑惑、问题真正的解答清楚,我们进行干部培训的真正意义才能得以实现。
(二)坚持将党性教育贯穿培训始终
加强党性教育是党建设的内在要求,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宝贵经验,也是干部教育培训科学发展和干部健康成长的关键内容。习近平同志在全国干部教育培训工作会议上明确指出,党性教育是干部教育培训的关键,要更加突出党性教育,帮助干部始终保持政治上的清醒和坚定,始终保持高尚的道德情操,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本色。因此,湖北省委组织部在干部教育培训的过程中,除了安排学员接受系统的理论知识教育、进行党性教育外,还安排了体验式学习,组织学员到湖北红安接受红色革命传统教育。
课题组通过在红安跟班调研了解到,湖北红安干部学院的教学形式主要包括课堂教学和现场教学。其中,课堂教学主要围绕《黄麻起义和鄂豫皖苏区革命斗争史》、《红安精神简论》、《党的先进性建设的历史考察》等三大专题展开;现场教学主要采取现场点评式教学方法,学院将董必武旧居、李先念旧居、七里坪长胜街及安徽宣化店革命遗址群、河南新县革命遗址群等鄂豫皖三省30多处革命遗址遗迹确定为现场教学点,每期都会组织学员瞻仰烈士纪念碑、重温入党誓词、拜谒将军墓地,同时安排专人进行现场点评,帮助学员加深理解。在加强党性教育方面,总体上,红安干部教育采取的课堂教学与现场教学相结合的方式,取得了较好效果;细节上,仍有进一步改善和提高的空间,比如,单向度的说教过多,现场点评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不够强,对红安红色特色资源挖掘不够深,需要进一步加大改革、创新力度。
培训模式是直接影响党性教育质量的关键要素。红安干部教育学院按照"保持本色、锻炼本质、增强本领"的教学目标,在积极探索干部教育培训模式创新的过程中,课题组建议根据调研结果提出以下两个方面的建议:一是在教学方式方法上,课堂讲授教学实行“2+1”模式,即教师讲授2小时,与学员互动研讨1小时,另外,不定期举行“学员论坛”、演讲比赛、辩论赛等教学活动,以增强授课的互动性和研究性;现场体验教学努力完善“讲解+点评+案例”的教学模式,增加齐唱革命歌曲、重温经典著作、观看《口述历史》、现场交流互动等教学环节,以增强现场教学的感染力和吸引力;二是在教学内容上,充分利用红安红色资源,可增设两个方面的内容:第一,增加“情感教学”内容,与李先念、董必武等红安红军后代以及在他们身边工作过的人座谈互动,近距离接触、感受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博大胸怀和感人事迹。第二,增加“农村调研”内容,深入红安最偏远的乡村,开展“走进乡村、贴近乡亲、亲近乡土”考察活动,了解农村、了解群众,并切实帮助农民解决一部分实际困难,同时拜访老红军、老八路,倾听他们的革命故事。 二、干部教育培训组织管理的优化途径
湖北省干部教育培训不仅可以在教学内容的方面进一步丰富完善,在教学的方式方法等方面也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出进一步改进和提高。
(一)变被动为主动,加强师生互动交流
为了进一步加强老师的教学内容与学员的学习和实际工作的紧密联系,一方面需要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不断提高,另一方面需要教育培训组织者有效组织教学活动的开展。改变传统的“满堂灌”的培训方式,变学员的消极被动学习为积极主动学习。干部培训学院可以与授课老师沟通,争取能把要讲的主要内容和所需要探讨的问题提前告知学员,让他们能提前“预习”,做到心中有数;经过老师对知识的解读,在互动环节,学员就可以结合实际案例与教师和其他学员进行交流。这样改革,不仅可以充分带动学员与老师之间的良性互动,而且有利于彼此的思想交锋,擦出智慧的火花,大大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对干部进行教育培训,“质”是应摆在首位的。各培训机构应大力推进小班教学,使老师在课堂上的注意力可以兼顾所有学员,严格督促每一位学员都进行积极发言,并充分利用教育考核机制的作用,加强教师与学员、学员与学员之间的交流,使每一位学员都可以通过干部教育培训真正学到有用的东西。
(二)实现教学主体多样化
除了邀请专家学者外,课题组建议各干部教育培训学院邀请一些具有丰富工作经验和较强领导能力的一线领导前来授课,实现教学主体多元化。在教学过程中,一线领导可以用一半的时间,结合他们自己的生活和工作经验进行分享、交流,一半的时间答疑解惑,进行有效的互动,从而解决上述教学内容理论与实际联系不够紧密的问题,提高教育培训的质量。
(三)重视经验的总结与传承
参与干部培训的学员既具有差异性,要注意因材施教;又具有共性,要善于总结经验。建议干部教育培训机构可在每一期结束后,对该期培训中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以及组织管理的经验进行全面总结,将每期学员的问题整理成册,每半年或一年把一些共性的、质量高的问题整理成册,作为今后参加培训的干部学员的学习参考资料。
完善干部教育培训的考评激励机制。
在调研中,课题组发现参训学员中仍然存在“学与不学一个样”、“学好学坏一个样”的消极思想,通过沟通交流,一些学员认为如果培训的考核结果与奖惩挂钩,他们的学习会更积极、效果会更好。同时,《干部教育培训条例(试行)》中规定:“建立干部教育培训的考核和激励机制。将干部教育培训情况作为干部考核的内容和任职、晋升的重要依据之一。”因此,课题组建议参训学员派出单位建立干部教育培训激励约束机制,将干部上岗、任职、职称评聘、评优评先与教育培训的反馈结果结合起来,规定新录用公务员在试用期内必须参加初任培训,新录(聘)用的人员要按规定参加岗前培训;提拔担任处级以上党政领导职务的干部,应达到中央规定的学时要求,否则延长试用期;职称评审时,对达不到培训要求的专业技术人员,延期申报职称,在聘期内完成培训任务的专业技术人员优先续聘;把年度干部教育培训达标率作为单位(部门)和个人年度考核评优评先的必要条件等。
三、结语
干部教育培训对纯洁党的队伍、提高党员思想觉悟具有重要意义。真正培养造就出一批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善于治国理政的干部队伍,是实现“四个全面”、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要准备和先决条件。因此每所干部教育培训机构都应承担起自己的职责,发挥应有的职能,积极开展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开拓创新教育培训工作新思路、新方法、新路径,严把教育质量关,为培训新时期具有先进思想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领导班子而不懈努力。
本文系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国家级项目《湖北省干部教育培训绩效评估研究——基于柯式四级评估模型》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陈福今.论陈云干部教育培训思想及其现实意义[J].党的文献,2005,04:60-65.[2]刘震.关于创新干部教育培训模式的思考[J].理论前沿,2009,02:31-32.
[3]周志平.干部教育培训教学质量评估研究[J].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学报,2009,01: 112-116.
[4]靳铭.新时期干部教育培训模式的探索与实践——基于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干部教育培训实践的思考[J].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学报,2009,04:87-90.
(李名峰,尹静,丁姗单位:华中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代文毅单位:湖北艺术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