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性实体瘤患儿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肿瘤坏死因子测定的临床意义

来源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xin8767524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小儿恶性实体瘤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治疗前后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测定15例小儿恶性实体瘤治疗前后血清SIL-2R、TNF-α水平.结果治疗前患儿SIL-2R、TNF-α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治疗后SIL-2R、TNF-α均显著降低自身配对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但仍高于正常对照组.结论 SIL-2R、TNF-α可了解患儿免疫状态,可能有助于评估小儿恶性实体瘤严重程度、疗效及预后.
其他文献
近几年,全国麻疹发病年龄构成比突出的特点之一是周岁内婴儿麻疹病例较前些年有所增加,尤其是没到麻疹疫苗免疫接种起始月龄婴儿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占麻疹发病总数的8%~10%
新时代脱贫不仅仅指物质层面的富足,更应该是精神文化的富有。我国文化扶贫存在物质扶贫与精神扶贫不平衡、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的区域发展不平衡、贫困地区公共文化资源利用
我们要通过明暗层次和光影关系来更好地表达建筑,而不仅仅是把他们照亮。灯光设计的发展过程反映了从简单功能的实现到能够跟建筑设计的创作过程整合在一起,变成了建筑创作的
期刊
摘 要:本文首先阐述了翻译的文化功能和译者的文化观的外延和内涵,并基于此深入探讨了译者伦理回归的意义和价值,强调指出我国少数民族文化翻译中需要译者伦理回归。结论认为在当前“文化中国梦”的语境下,从事相关工作的译者应恪守文化伦理观,准确定位自身文化传播者身份,遵守职业精神,促进文化生态环境宽容和谐,共同繁荣。  关键词:翻译;伦理回归;生态翻译学;文化生态环境  中图分类号:H315 文献标识码: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