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中国当代儿科杂志》征订征稿启事

来源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T47910277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其他文献
自噬与氧化应激是细胞应激、防御和损伤的重要机制,两者具有密切联系。砷是一种广泛存在于自然环境中的化学污染,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已经明确砷及其化合物是致癌物质,然而,其
目的总结青海省2000-2012年布鲁菌病(简称布病)监测资料,评价疫情动态,分析流行趋势。方法收集2000-2012年青海省32个县的布病监测资料,采用描述流行病学的方法分析青海省人群布病的流行特征,包括患病情况、地区分布、人群分布等。结果2000-2012年,青海省共监测38 578人,感染布鲁菌1 290人,感染率为3.34%;患布病344人,患病率为0.89%;自2006年开始出现新发病例
核转录因子红细胞系-2p45 (NF-E2)相关因子-2 (nuclear factor erythroid-2p45-related factor2,Nrf2)介导的细胞适应性氧化应激反应是人体重要的抗氧化防御系统,对于抗致癌物的氧化损伤起重要作用。然而,该信号通路的持续激活又促进了肿瘤发生及耐药性的增加。Nrf2在肿瘤发生过程中发挥的这种"相互矛盾"的作用在肿瘤防治领域也越来越受关注。文章综述
目的探讨甲状腺功能减退(简称甲减)对雄性大鼠睾丸c-fos和c-jun基因mRNA表达的影响,为碘缺乏病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健康Wistar雄性大鼠20只,按体质量(200~ 240 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生理盐水组,1 ml/100 g)和甲状腺功能减退组(甲减组,0.1%丙硫氧嘧啶1 ml/100 g),每组10只,灌胃60 d,每3天称体质量1次,调整灌胃剂量。灌胃结束次
布鲁菌病是世界分布最广泛的人兽共患传染病。布鲁菌病主要通过水平传播(如性行为、排泄物或分泌物的污染等)感染。近年,有关寄生虫(如线虫、虱、蜱)在布鲁菌病的传播中的作用有少量报道,为此,文中结合国内外这方面的一些研究报道,重点阐述寄生虫在布鲁菌病传播中的作用,以引起广大布鲁菌病研究者的关注。
氟斑牙是一种世界范围内多个国家流行的地方病,我国是地方性氟中毒发生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尤其在西南地区分布更为广泛。牙胚发育过程中机体摄入过量氟而导致釉质发育障碍是氟斑牙的发病原因,但氟斑牙发生的具体机制尚不完全清楚。国内外学者应用多种方法对氟斑牙的分子发病机制进行了研究,近几年来研究重点主要集中在氟对釉基质蛋白及蛋白酶的影响以及通过内质网应激、钙超载引起的细胞凋亡途径等方面。现就上述分子机制研究现状
目的评价预防医学类期刊的综合影响力,为《中华地方病学杂志》发展提供思路。方法在2016年版《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核心版)》中预防医学与公共卫生学综合类和流行病学、环境医学类期刊中,查找影响因子>1.0的期刊作为研究对象。收集研究对象在2012- 2016年版《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核心版)》中2011- 2015年期刊的评价计量指标(包括总被引频次、影响因子、即年指标、他引率、来源文献量、国际论
目的研究慢性饮水型砷暴露对小鼠长骨骨密度的影响及其相关机制。方法将5月龄雌性C57BL/6小鼠按体质量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组和摘除卵巢(去势手术)组,每组19只。每组分为3个亚组:①对照:饮用蒸馏水(n= 6);② 5 mg/L砷处理:饮用蒸馏水中含三价无机砷(iAsⅢ)和五价无机砷(iAsⅤ)各2.5 mg/L(n= 7);③ 20 mg/L砷处理:饮用蒸馏水中含iAsⅢ和iAsⅤ各10
目的探讨亚慢性砷中毒对大鼠睾丸间质细胞caspase-3表达及血清中睾酮含量的影响。方法将40只健康成年清洁级SD雄性大鼠按体质量(160~ 220 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分别为对照组(饮用蒸馏水)和2.0、12.0、60.0 mg/L三氧化二砷(As2O3)染毒组(低、中、高剂量组),每组10只,采用自由饮水方式进行染毒,连续染毒14周。采集各组大鼠心脏血,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
目的分析青海省成人大骨节病患者右手掌指骨X线征象,了解成人大骨节病的好发部位。方法按照《大骨节病诊断》(WS/T 207-2010)对青海省111例临床诊断为成人大骨节病的患者进行右手掌指骨X线拍片,选择关节间隙狭窄、关节增粗、关节软骨面下硬化、骨赘、囊样变、毛糙不整和凹陷缺损作为描述性指标,采用SPSS 17.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检查111例成人大骨节病患者右手掌指骨X线,检出异常103例,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