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初中生音乐学习兴趣的思考

来源 :中小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ck8869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是笔者结合初中阶段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和自己的教学实践经验,并参考部分音乐教学论文和专著而提炼的教学经验和构想,以如何激发初中生学习音乐的兴趣为主题,以如何提高教师教的效率和学生学的效率两个方面为目标,较浅显地做了五个方面的思考和探究。
  关键词:美育 激发兴趣 创新 效率
  著名音乐教育家卡巴列夫斯基说过:“音乐教学的超级任务是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兴趣是学习音乐的基本动力,是学生与音乐保持密切联系、享受音乐、用音乐美化人生的前提。然而,在我的教学生涯中却遇到过不少对音乐学习不感兴趣的学生,如何激發他们的学习兴趣成了我的一个不能释怀的疑问。我深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有了学习音乐的兴趣,便会对学习音乐产生强烈的需要,积极地投入学习,不再感到学习音乐是一种负担或者是无聊的事。所以说,兴趣是激发学生音乐学习动机的最现实、最活跃的因素。
  那么,究竟怎样提高与激发初中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呢?经过久久的思索与教学实践,我总结出了以下几点经验:
  一、用创新和师爱激发学习兴趣
  正所谓“亲其师,信其道”,一般来说,学生往往都会因为喜欢某位老师而喜欢这位老师所教的那一门学科,如果每个老师都具有这种魅力,那么学生的学习会是幸福和快乐的。那这种魅力从何而来呢?我想,教师必须尊重、关爱每一个学生,善于发现学生的点滴进步,善于用亲切的眼神、细微的动作、和蔼的态度、热情的赞语等来缩短师生心灵间的差距,培养学生的自信心,那么学生也就更加热爱、尊敬教师,爱上你所教的那门课。如果学生对某位教师没感情,师生关系不融洽,就会对这门功课不感兴趣,那么学生在这门课上的学习质量和效率都会受到制约。
  二、用积极的评价鼓励学生
  每个人都渴望成功,成功能给人自信,促人奋斗,催人进取。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及时肯定、鼓励学生,激发他们学习音乐的信心。积极的评价是一方对症的好药,几乎所有人都喜欢被人夸奖的,而且学习兴趣的激发或维持往往都少不了外界的评价。俗话说“好言一句三冬暖”,特别是在学生缺乏自信的时候,我们做教师的就应该适时地鼓励并给予最大的帮助,只要学生有一丁点的进步便给予肯定,而这种鼓励不仅仅是在课堂之上,也体现在学生的课外兴趣活动上。如,在音乐课上,我非常重视给每一个学生展现和锻炼自己的机会,尤其是那些不太爱学习的学生,在课堂上多叫他回答几次问题,学了新歌让他第一个上讲台给同学们演唱并且给他简单的鼓励的话语:“你学得真快!我很喜欢你!真高兴你有如此表现!”……一些看似平淡的话语,但是用在这类同学的身上也许就给予了他们很大的鼓励,从而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
  三、通过赏析优秀作品激发学习兴趣
  音乐美可以感染学生并激发他们的兴趣,追求音乐美的欲望可以形成他们学习的动力和意志。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和对艺术境界的想象,既能提高他们的创造力和表现力,也能激发他们对音乐的兴趣和爱好,通过音乐欣赏来发展和培养音乐的注意力和记忆力,来发展和培养联想和想象能力、形象思维能力、创造思维能力以及对音乐的表现能力和感受能力。学生在欣赏或演唱美的音乐作品时,头脑中会创造性地把大自然和现实生活中的景象再现出来,所以,上课时应注重让学生积极参与,让他们按照各自的理解角度去分析,去描述歌曲、乐曲所表达的情感,去联想其意境,以提高他们的想象力。如欣赏古琴曲《流水》,学生可根据旋律的走向,说出自己所感悟到的流水的各种情境。有的学生描述的是:像一股清澈的山泉,从山崖上流淌下来,敲击着山石,发出了“叮咚,叮咚”的清脆响声,仿佛看到阳光下水流的晶莹剔透。有的学生描述的是:仿佛听到了大海的波涛,看到了小溪的潺潺水流,十六分音符的流动旋律,似山泉汇成江河,一泻千里,似山势激越,从容不迫地汇入大海。学生精彩纷呈的描述,表现出了他们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能力。
  四、通过感受把学生领向参与的天地
  兴趣是调动学生思维、探求知识的内在动力。正如托尔斯泰所说:“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一个好的音乐教师必须抓住音乐的这一特征,充分发挥其功效。教师的神态、语言、动作、指挥、范唱,无形中给学生传递了情感信息。比如在教学京剧的欣赏课时,我用抑扬顿挫的语气讲解了京剧是我国的民族艺术、是我国的国粹等有关京剧的知识,再播放四大名旦之首梅兰芳《打渔杀家》的选段;导入新课后,接着讲解《智取威虎山》的锣鼓音及武场乐队中的打击乐器,并亲自为学生演奏各种锣鼓点,创设了锣鼓音的喧闹气氛,带给学生一种新鲜感,把他们带入了京剧音乐的境界;紧接着进行《智取威虎山》的学读,教师用杨子荣的表演动作来说明每个锣鼓音的作用,让他们知道京剧锣鼓音主要是配合身段动作、烘托气氛等。这样,大大激发了学生对京剧音乐的兴趣,培养了他们热爱京剧艺术、热爱祖国优秀文化的高尚情操,同时提高了学生对不同形式的音乐的感受和鉴赏能力。
  总之,初中音乐教育的成功与否,主要看对学生兴趣的培养如何。一个合格的音乐教师,往往会想方设法地让学生在参与音乐活动和感受音乐的活动中去探索、去创新,表达他们的真情实感,促进他们的想象力的发展,努力使兴趣成为每个学生学习音乐的真正动力,使音乐教育的教学效果更加显著,教学质量取得质的飞跃。
其他文献
随着科技的发展、教育投资的现代化,电子白板逐步走进中学语文课堂。电子白板以其形象、灵活、直观、生动的特点,化繁为简,变静为动,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学生在声、光、电、彩、图的氛围中能够轻轻松松学语文,极大地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一、电子白板让散文魅力四射  中学课本所选散文韵味隽永,语言清丽,所选画面与文章内容相互吻合,加上名家朗诵的配乐录音,再配一个良好的传播媒体,使其内容与形式得到
期刊
摘 要:物理学是一门实验科学,在物理学的产生和发展中,物理实验自始至终都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它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一项重要活动,是进行科学研究的基础。结合实际,笔者通过分析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意义,进而探讨了提高教学质量的方法,望能提供一些帮助。  关键词:初中物理 实验 意义 策略  物理学是一门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实验是物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是建立物理概念和规律、理解和掌握物理知识不可
期刊
摘 要:如何正确引导、恰当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把作文变成让学生感兴趣的活动,让学生爱写,并能通过作文正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表现出自己的内心世界呢?本文试做探析。  关键词:语文 作文 兴趣  语文教学中,对教师而言,最难教的是作文,对学生来讲,最难写的也是作文,如何解决这一难题呢?关键是教师如何正确引导,如何恰当地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把作文变成让学生感兴趣的一样东西,让学生爱写,并能通过作文正确地
期刊
智力是人获取知识与能力必不可少的先决条件,所以,有些人一谈素质便强求能力,而不问开发智力,那是很荒谬的。另有一些人把非智力因素捧到天上去,又把最基本的智力因素束之高阁,也是很片面的。一堂课的教学效果固然重要,但我们如果不顾学生主体的智能,一味地追求表面效果,就会或多或少地扼杀少儿的天资、个性及其创造力。  构图、色彩、透视、表现手法等,主要指绘画的技巧。如徐悲鸿的《八骏图》,画家采用国画水墨技法,
期刊
摘 要: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要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重视操作,鼓励学生参与教学,设置问题,以疑促动,转变评价方式——评价激励,这样才能让学生活起来,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关键词:主动参与 亲身实践 独立思考 合作探索  课堂教学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造精神为目标,新课程标准对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提供了一个广阔的空间,尤其是《新课程标准》中侧重引导学生调查研究。那么,如何在数
期刊
“语文课标”从低年级开始强调写话训练,提倡学生不拘形式写出见闻和感受。作为习作的起步,低年级作文教学应从写话开始,让他们养成能写好一句话的习惯;逐渐地,对写话产生兴趣后,可结合生活实际,用学到的词语说一句通顺的话。这样坚持着,对以后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有很大帮助,也为学生的写作打下了较好的表达基础。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借助口语交际,以说促写  叶圣陶先生曾明确提出:“作文与说话本是同一目
期刊
摘 要:语文写作是初中语文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个内容,而情境教学法主要是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更好地投入到写作教学之中,并且这种教学法在初中语文作文的教学中很受欢迎。本文主要介绍了现在初中语文写作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详细地阐述了情境教学对于初中语文写作的意义和构建情境的一些原则,并提出了在实施情境教学中应该注意的一些关键性问题。  关键词:语文写作 初中语文教学 情境教学法  初中语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
期刊
摘 要: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说:“孩子在离开学校时,带走的不仅仅是分数,更重要的是带着他对未来社会的理想和追求。”政治教师有责任、有义务在思想政治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生存”。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学 “四会”学生 培养  每天到教室上课,我总经过学校的工具房,工具房的外墙被装饰成了四块宣传栏,上边依次粉刷着这四句标语:“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生存”。看
期刊
一、培养质疑能力存在的问题分析  1.老师眼中的“懒”学生。在教学工作中,经常听教师议论:现在的学生太懒了。学问学问,随学随问。一些调查数据显示,中国孩子在课堂上91.4%的语言是回答老师的问题。另有一项调查显示:上课听讲遇到问题当场举手提问的学生,小学生为13.8%,初中生为5.7%,高中生为2.9%。一位外籍老师在谈到中外学生差异时说:“中国有许多非常聪明的学生,为什么课堂上不踊跃提问呢?”他
期刊
摘 要:科学探究作为现代教学的一条良好途径,无疑会为物理教学带来蓬勃朝气,极大地提高物理教学效率,充分发挥物理课程的素质教育功能和文化价值。但与此同时,科学探究对传统的物理教学方式带来的冲击使许多教师对“科学探究”的实施感到茫然。我们认为要探讨“科学探究”的实施,应首先探讨“科学探究”的目的和分类,以便有一条清晰的探究脉络。提出本文观点,意与同仁商榷,实为抛砖引玉。  关键词:物理 科学探究 探索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