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学习分析的大学教育信息管理系统的发展趋势

来源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xiaohe19861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当今世界各国对大学教育质量要求的提高,作为大学管理和决策的核心设施——教育信息管理系统,其设计和开发逐渐成为大学教务和科研管理中极为核心的环节。本文通过介绍京都大学在教育信息管理系统的日常业务与长期战略中获得的实践与经验,阐述目前日本大学在教育信息化方面的现状与问题,探讨了未来基于学习分析的大学教育管理系统的发展趋势。
  京都大学背景及现在形成的教育信息管理系统概况
  2010年,由日本排名前十位中的八所国立大学——北海道大学、东北大学、东京大学、东京工业大学、名古屋大学、大阪大学、九州大学的信息基础中心以及东京工业大学学术国际信息中心共同成立了“学际间大规模信息基础共享、共研基地(JHPCN)”,被日本文部科学省认定为网络型共享、共研基地,并开始开展学术活动,2015年,这一项目进行了阶段性的测评及认定更新后暂告一段落。这一基地,作为日本最高学府和高等教育信息化的核心机构,对高教信息化做了大量有意义的探索,并为日本大学教育信息化建立了模板。
  京都大学学术信息媒介中心作为“学际间大规模信息基础共享、共研基地(JHPCN)”的重要参与部门,在进行超级计算机的软件和教育、研究创意开发以及计划与实施网络构架的共同研发的同时,与以上的研究中心合作,通过与日本最主要的超级电脑研发中心合作开发“高性能计算基础设施(HPCI:High Performance Computing Infrastructure)”,最终致力于研发出可以满足用户多样化需求的网络环境。在其探索的过程中,积累了大量有意义的经验。
  虽然各个国家以及大学之间存在着显著的差异,信息化程度也不尽相同,但在21世纪初期,ICT的有效利用在所有高等教育机构的教育学习活动中,大致形成了以下四个组成部分:①专为教员提供,支持教学的课程管理系统和学习管理系统(Course Management System or Learning Management System,CMS/LMS)。②专为学生提供,以学习证据为基础的电子档案袋系统(e-Portfolio System)。③专为学校教务事务提供,教务系统(Student Information System,SIS)。④针对以上内容提供的一站式统一服务,包括支持计算机、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等多样化方式访问的大学门户网站(Campus Web Portal)。通过上述发展,物理世界的大学教育学习活动也在不断向虚拟世界扩张。另外,受到麻省理工学院在2001年推出的开放式课程软件(OpenCourseWare,OCW)以及斯坦福大学计算机科学的人工智能科目无偿化、开放化的影响,2012年以MOOCs(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为导火索,这些先进的举措开始不断地给予现实的教育现场以巨大的冲击。虽然之前的几乎所有的教育现场,都是以知识传授型教育模式为中心,处于固有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的窠臼之中,但在最近几年,固有的教育现场也开始向主动学习和反转授课的模式摸索。
  本文通过介绍京都大学在日常业务与长期战略中获得的实践与经验,阐述目前京都大学在教育信息化方面的现状与问题,其中特别探讨了未来学习分析的有效利用。
  软件环境的进步:大学教育学习环境的系统理论框架
  大学的教育学习活动,如果按照场所的观点来区分,大致可以分为三大类别:进行授课的教室环境、自主学习(预习、复习等)的校内环境和校外环境。这些如果从PC用户环境,信息系统、服务系统等系统环境来分开考虑的话,可以发现,以前物理世界的教育学习环境由于ICT(信息通讯技术)的有效利用,在不断地向虚拟世界的教育学习环境扩大。
  京都大学利用ICT来提高教育学习环境时(如图1),通过硬件、服务软件、教材和教授法/学习法四个层次的观点进行研究,我们发现校内的组织性的分工变得更加明确。
  首先,硬件大致可以分为用户终端和教室仪器用户环境相关的客户端基本设施,以及通过校园网和互联网来使用的服务器方的系统基本环境。在京都大学,教育所用的计算机系统主要由教学终端系统、远程教学系统、高度信息教育(日本把互联网出现前的社会称为信息社会,出现后的称为高度信息社会)用计算机系统构成。相对这些硬件基础,在软件方面,作为CMS/LMS的PandA,包含全体学生的共同门户、全校学生通用的邮件KUMOI、语言学习支持系统、远程授课服务等教育信息服务,而且共同提供了远程桌面服务等软件服务环境,一般来说这两个方面的职能由信息环境机构来掌管。
  另外,由于全校共通教育是由国际高等教育院提供的,各专业的教育又是由各部门提供的,所以教材和教授法、学习法的相关事项,需要通过信息环境教育系统运用委员会等机构与国际高等教育院和各部门共同协作商讨,并向前推进。在京都大学配备了以教育学角度对教育现场提供支持的“高等教育研究开发推进中心”和以信息教育角度对教育现场进行支持的“学际融合教育研究中心”等高度信息基础设施组合,在与信息环境机构的分工不断明确的同时保持着密切的合作,支持京都大学的教育信息化。
  硬件环境的进步:BYOD(自带设备)化和教育学习环境的云化
  使这种教育学习环境的整合方式发生重大改变的原因是PC的必备化,也称其为自带设备(BYOD:Bring Your Own Device)化和云化。
  BYOD,正如其名,也就是让学生携带自己的PC等终端的举措,为了让学生自己携带的终端可以在教室环境、校内环境中正常使用,学校内的无线LAN以及学习共享设施的配备也是非常必要的。鉴于京都大学年度入学本科生的笔记本电脑拥有率超过八成的情况,未来教育用计算机系统的运行将以预定的2018年为目标,并根据BYOD对信息终端利用环境的强化进行讨论。但是,由于为了进一步加强BYOD化,出现了学生携带终端多样化现象,所以如何提供授课环境所需要的统一终端环境成为非常棘手的问题。而且,由于软件的不同,在云环境中,经常会出现需要综合合同,但学校所拥有的软件许可不承认在个人PC中的使用,这就必须考虑与个别软件商达成新的契约与协议的状况。
  在这个流程中,校外环境中的教育学习支持相关系统,通过BYOD化以及VDI基础设施这样的云环境的配备,与教室环境和校内环境整合的可能性变高。一般来说,日本大学生课外的学习时间与美国学生相比有很大的差距,因此对教室环境、校内环境、校外环境进行整合,形成统一综合性的教育学习活动,也能对增加上课以外的学习时间做出贡献。
  新一代基于学习分析的教育学习管理系统发展趋势
  通过BYOD化和云化,大学的教育学习活动比以往更向着信息化发展,其结果使与教育学习活动相关联的各种数据都被服务器储存。特别要提到的是,由于教育学习环境中信息技术的有效利用以及CMS/LMS和桌面云的使用,大大提高了在物理世界中难以被观测的教师与学生的对话(互动)的可能性(如图2)。学校如何将各种数据储存并活用是教育学习活动改善和评价的关键,所以在谈论“学习分析”一词的同时全球各大学也开始着手研究具体的措施。
  同时,为了使数据能够获得更有效的利用,依托教育学习活动互动的广大数据空间,大学数据库可以跨越学校之间的界限共享,将一所大学之前无法解决的各种各样的问题数据统计解析为基础知识库,从而产生智慧型的学习支援。而各大学在明确了自己的课题以及问题点的同时,还能产生凝练出自身特色的学术研究知识库。
  另外,基于这一经验,这种信息基础建设除了作为各大学的改革举措之外,在国家教育相关的基础建设中,不会仅停留在高等教育,还有可能扩大到中等教育甚至终身教育。特别是鉴于现在大学入学考试多样化、就职的多样化,向以高等教育为目标的初等中等教育、终身教育的基础建设的支持工作在稳步进行着。
其他文献
下楼散步,暮色中,看见一个女孩站在蔷薇花下发呆。她身材高挑,背影修长,梳着长长的马尾辫,看上去有些孤单和落寞。  走近才发现,她眉头紧锁,面有愁容,眼中有泪。不知在哪里受了委屈,此刻正一个人对着蔷薇花自言自语:“活着还有什么意思?活着还有什么意思?”她不停地重复这句话,我不由得停下脚步,笑了。  她有些愠怒,问我:“你笑什么笑?幸灾乐祸吗?”  我笑意加深,问她:“你哭什么?到了人生绝境?”  她
张伯祖是东汉时期的名医,他生活简朴、医术高明,深受百姓尊重,唯一让人不满的是他看病必须要收钱,即便遇上穷苦病人,实在没钱他也要带一张欠条回去。  有一次,张伯祖像往常那样在山上采药,一个附近的年轻人跑到山上来找他,说他的父亲生病了,需要治疗。张伯祖跟着年轻人来到他家里,一检查,病倒也不重,张伯祖配好药后就说要5铢钱。这可把年轻人和老母亲愁坏了,家里哪有钱呢?张伯祖想了想说:“那就给我打一张欠条吧,
第一季支教之旅  到家了!历经连续驾车18个小时(约1500公里)的艰辛,我们于2012年12月8日凌晨3点返回了北京,结束了自驾出行两个多月的第一阶段“机器人科普支教课堂”活动。此次行程约12000公里,在6个教学点的16所学校(陕西省汉中地区宁强县、四川省绵阳地区北川县、四川省汶川县、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云南省临沧地区、云南省普洱地区)上课57节,为约3500名学生普及了机器人科普知识。  
“一蓑一笠一扁舟,一丈丝纶一寸钩。一曲高歌一樽酒,一人独钓一江秋。”  这是清代王士祯的《题秋江独钓图》。  一个渔人、一件蓑衣、一顶斗笠、一叶扁舟,一边唱歌、一边喝酒……九个一的叠用,写尽了渔人逍遥中却深藏着的几许萧瑟与孤寂。  其实,这世界上,每个人都是孤独的:赤条条一个人来,一个人去。我的世界永远只是我的世界:我感觉到的就是我自己的感觉,我想象到的就是我自己的想象,我体会到的就是我自己的体会
一    邓小平是很多传记著作的人物之一,但这些著作很少涉及邓小平留法时期的内容。事实上,他在法国度过的五年时间是不容忽视的,因为就是在那里,他第一次变得政治上活跃并且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这些都是不争的事实。对于这一时期,这些著作只是作了简短的描述。  比如,鲍曼认为:“邓在成都上了预备学校的课程……之后去了上海,然后又于1920年初去了欧洲……没有任何关于邓在法国上学的记述,也没有说明他在那里干什
中国人欢度节日的时候,通常要把酒言欢。喜爱饮酒的人们,畅饮几杯美酒,面色红润,血脉通畅,更能增添节日的喜庆气氛。  酒,是一个形声兼会意字。氵(水)为形旁,酉为声旁。酉是一个象形字,像盛酒的坛子。文字学家们一般认为,酉就是酒字最初的写法。  甲骨文中的酉字多被借用为表示地支的第十位酉,读yǒu。而酉有时也表示酒。酒字在甲骨文中就大量出现了。除了有时写作酉之外,酒还常常写作:     这些酒字的写法
小马来到河边,正准备过河。突然,耳边传来一阵叫声:“小马哥哥——不能过河,河里有鳄鱼!”他循声望去,只见不远处的大树上站着一只红腹松鼠。“是你啊,小松鼠,能不能别再撒谎了呀?”小马满脸不高兴地说,“上次如果听了你的话,我连家都回不了。”“小马哥哥,你就别生气了啦,上次是我错了,我不该拿我们松鼠过河的标准来要求你。”小松鼠不停地向小马道歉。  小马不说话了,红腹松鼠见状接着说:“最近,小河来了一只大
山水自关人意,人自钟情山水,山水是中国人的知音。  中国人对山水情有独钟,留下了许多与山水有关的典故与成语:“高山流水遇知音”“山清水秀”“智者乐水”“仁者乐山”等等。中国自古就有向山水觅知音,躲避俗事纷扰,安放灵魂的生存、养生之道。诗词达人更是泼洒笔墨借山水抒情,抒发对山水的向往:“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更有大文学家们直抒胸臆,说山水不仅可以怡情,可以言志,
报上登了一则简讯:一对结婚多年的盲人夫妇,很想拍一幅婚纱照,但是由于生活拮据,这个愿望一直未能实现。记者把夫妇俩的愿望登了出来,希望有好心人伸出援助之手,帮助他们圆梦。小小的豆腐块,挤在不起眼的旮旯里,目光稍作停留,我的心里就有了浅浅的期待。  三天后的早晨,我坐在餐桌前,习惯性地拿起报纸,一张大幅彩色婚纱照立时映入眼帘,显耀地占据着头版位置。不用问,正是那对盲人夫妇。两人同时伸出双手,轻轻抚摸相
学者余世存在《时间之书》的序言中写道:“年轻人,你的职责是平整土地,而非焦虑时光。你做三四月的事,在八九月自有答案。”  对于农耕文明而言,随着季节的流转,物候的变化,惊蛰时分,人们开始扛起农具,走向田野,开始了新的耕作。农谚说:“过了惊蛰节,春耕不能歇。”农人们开始在田地里耕耘,拖拉机“轰隆隆”奔驰开来。于是,油菜花铺陈开来,漫开遍野的金黄。农人还在田间立起可爱的稻草人,它张开双臂,拥抱着美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