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小峰:“赌徒”的困局

来源 :中国经济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mingli12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7月18日下午3点半,彭小峰从新余市政府主要领导的办公室出来,脸色不太好看。
  这个年轻人及他掌舵的江西赛维LDK太阳能高科技有限公司(下称“赛维”)深陷危局,给当地政府带来了极大的麻烦,各路债主天天上访,新闻媒体轮番轰炸。
  这位曾经给当地经济带来无上荣耀的中国最年轻新能源首富、全球最大的太阳能多晶硅制造商,如今正被债务、裁员、破产、财政兜底等敏感词困扰着。
  不过,就在此前一天的7月17日,江西省工商联换届选举,担任省工商联副主席的彭小峰还是获得了连任。
  彭小峰的寡言与赛维的傲慢
  “当然,彭小峰在政府的印象肯定大打折扣,至少在对这次危机的处理上,政府很不满意,银行也很不满意。”一位金融业内人士说,“他不急啊,反正已经把银行和政府绑架了。一起开会研究解决问题的时候,他反而优哉游哉的,已经虱多不怕痒了,我们比他急。”
  他的态度让大家很抓狂。新余市政府的一位官员向《中国经济周刊》抱怨说,“这真的不是一般人。从始至终,行或不行,怎么办,随便你怎么样,他从不表态,也不吱一声,你无法知道他究竟怎么想的。急死你。”
  几乎在所有与彭小峰有过接触的人看来,他都是一个不善言辞、寡言少语的人。“他的性格一直就不爱说话,大家都觉得跟这个人好难沟通。原来好景的时候,有很多机会宣传他的公司,但他很少出面,多由下面的人代为发言,随便讲得怎么样,他也无所谓。”上述业内人士说。
  彭小峰不善与人沟通,他曾说,这会给他造成困扰。一位接近彭小峰的人士向《中国经济周刊》透露,他们在公共关系上的投入极少,以至于每当这个行业出现什么风吹草动的时候,赛维都会处于舆论的风口浪尖。
  但他很和气,仍保留着农民的朴实,这很容易赢得人们的好感。例如,他坐下来与追债的债主们协商时,给债主们以真诚的感觉。一位被政府要求为赛维提供保障的国企负责人评价彭小峰说,“人还是老实的,是实实在在想做事业的人。”
  不过,在人们的各种描述中,在赛维的光辉时期,赛维团队的绝对优越感让很多人感觉不舒服。
  “他下面的人牛得不得了。我们银行的人到他公司连一杯茶都没的喝,我们站着,他们坐着,问利率怎么样?给什么优惠条件?谈不拢,你自己走吧。那时候,大家都追着他,抢着给他钱啊。”
  不只是银行的人,政府的官员在赛维也几乎得不到什么礼遇。“我们给他搞定100个亿、200个亿的贷款,他连一顿饭都没请我们吃过。”新余市的一位政府官员也感觉心里不平衡。
  在坊间,还流传着这样一则传闻:除了书记和市长,连副市长想进他们厂房转一转都比较难。“外面来人参观赛维,都是市里接待,赛维从不出钱买单,全部是政府买单,他们就这么牛。”新余市一位企业家很是羡慕,“因为政府也在拍赛维的马屁啊。”
  南昌市一位政府官员对《中国经济周刊》说,“谈判的时候,他很强势。他会跟你说,哪里愿意无偿给他多少个亿建设厂房。你不给他优惠政策,他就到别的地方去。”
  全国只有新余敢下这个注
  2005年初,靠着生产劳保防护用品起家完成原始积累的彭小峰,在翔实充分地考察了欧美的生物能、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领域之后,决定开辟新的领域,建立自己的太阳能硅片制造基地。
  “他不懂技术,但脑子好用,能敏感地捕捉到这个行业在一定时候,能够成为国家的主导产业,这并不容易。”上述企业家说。
  按照计划,彭小峰要做100兆瓦的硅片,2~3年做到亚洲最大——200兆瓦。要做到100兆瓦,需要12亿元资金。这12亿的资金来源他希望这样安排:政府支持2亿元,自己拿3亿元,收取预付款3亿元,向银行贷款4亿元。
  但在与各地政府的谈判中,没有哪一个政府敢答应支持他2亿元的流动资金,除了新余市。时任新余市市长的汪德和答应了他的条件,通过各种办法给他筹措了2亿元。
  “这对我们是一个非常大的震撼,将公款借给私人老板,那是违背财经纪律的,那得承担多大的政治风险?这是需要胆略和担当的。除了汪德和,全国没有第二个敢这么做。”在江西,许多官员对汪德和表示敬佩。
  汪德和,企业家出身,曾担任过广丰卷烟厂厂长。新余人对他在新余期间的政绩给予了极高的评价和充分的肯定。
  汪后来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也坦言,当时自己冒着很大的政治风险,反对的人不少。他最坏的打算是,成为产业发展探索的牺牲品。
  当然,在做出这个决定之前,他对这个行业是有充分了解的。他后来对彭小峰有过这样的评价:这个人的本质我了解。他是想做大事业的人,不会为了个人的利益导致一些短期行为而因小失大。
  最终,汪德和的冒险成就了赛维以及彭小峰的财富传奇。
  2005年7月,彭小峰正式创立赛维,从事太阳能硅片生产和高纯度多晶硅及太阳能组件制造。2006年3月,赛维投产75兆瓦硅片。2007年6月1日,赛维成功在美国纽约证交所上市,股票代码为“LDK”。同年,32岁的彭小峰以400亿的身家,超越无锡尚德电力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施正荣,成为中国新能源行业的首富。
  2007—2010年,赛维跃升为世界上产能最大的太阳能硅片生产商,并不断向光伏产业的上下游拓展,致力于打造一个“垂直一体化”的光伏企业,即全产业链制造模式,业务从上游的多晶硅硅料、硅片,到中下游的电池、组件,乃至终端的工程安装,无所不涉及。
  从此,赛维开始在全国激进扩张,从新余、南昌、合肥、苏州,到内蒙古。彭小峰以规模和速度闻名于业内。据悉,他取名“赛维LDK”即是“超越光速”的意思,“DK ”取意“夺魁”。
  死于“光速”?
  赛维扩张正酣的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2009—2010年,赛维经历了第一次危局。但好在市场很快恢复,其在2010年还迎来了发展的巅峰时刻。
  新余市副市长贺为华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表示:赛维去南昌、安徽包括内蒙古投资时,我们都提出异议,当一个企业基础没有打好就向外扩张非常危险,这会增加企业的管理成本和行政成本。
  但彭小峰始终认为,如果打通整个产业链,将整体增强企业的赢利能力。
  在一位业内人士看来,“彭小峰绝对是想做全世界老大的人。他这么扩张也是想要降低生产成本,以规模和成本取胜,打击对手占领市场。最终的胜利者就是看谁的成本能够下来,谁能够挺住,就成为市场的老大。”
  只是,彭小峰没有料想到,危机没有那么快就结束。2011年,危机发酵,市场复苏遥遥无期。激进的扩张战略,最终将庞大的赛维拖入了困境。
  “摊子铺得太大,太大了。”那位新余市政府官员感叹,“他的赌性太大,虽然他从不赌博。”
  事实上,他的扩张战略得到了各地政府优惠政策的变相鼓励。大家都在比谁给的条件更优惠。
  “当时的市场销售很好,利润很高,各方都愿意砸钱给他,支持他,谁不愿意做?”该官员向《中国经济周刊》透露,“他在海外投资也不小,我们现在担心他海外扩张投资过去的钱也打水漂了,实际证明海外扩张这条路肯定走快了,国内的都还没巩固下来。”
  另一方面,赛维的内部管理被认为始终无法跟上其扩张的脚步。
  “严格地说,目前为止,赛维还是一个家族式的企业。几个亲戚,每人管一块,有钱赚的地方都叫亲戚在管。”上述企业家说,它的内部管理很混乱,彭小峰从不出面,其他出面的人说了没用,也就是,说话算话的人不出面,出面的人说话不算话。
  现在,赛维正面临着成立以来最大的困难。
  彭小峰仍试图给各方以信心。5月,他在接受《南方周末》采访时表示,像赛维这样有品牌优势、技术优势、规模优势和产业链优势的企业,春天很快就要来了。他甚至认为,即使寒冬持续期间,会有很多企业被淘汰,但一定不会是赛维。
  不过,同行们却都在等着赛维的倒闭。
  但他却说,大家现在看他,就像10年前大家看乔布斯一样。
其他文献
在巴黎,那些如雷贯耳的国际奢侈品牌,就藏在不经意间一条小街的拐角.仿佛都只是些供市民休闲的街边小店。频繁出现的咖啡馆,都是顾客盈门,似乎整个城市都找不到什么努力工作的借口
新浪微博火,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日本经营之圣稻盛和夫,也到中国新浪微博上凑热闹来了。他日前发了这样一则微博:
7月底,伦敦奥运会成了全球关注的焦点之一。随着开幕式拉开帷幕,各项竞赛也紧锣密鼓地开始了。与此同时,欧盟、IMF以及欧洲央行这三驾马车,也在马不停蹄地审议希腊的财政紧缩计划,预估9月份审计报告可以出炉。而由于希腊新政府至今未达成救援贷款的条件,对其援助不久就将叫停,那么希腊破产和退出欧元区,看来只是时间问题了。  目前,希腊银行正面临沉重的房贷按揭违约,为了阻止违约潮的蔓延,银行采取了重组的方法,
建立有效、系统的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评价体系是提高课程教学质量、实现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保障。以高职旅游管理专业为例,在课程评价原则的指导下,围绕“评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