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规范化播种技术示范推广之我见

来源 :农民致富之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ye314159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小麦生产“七分种,三分管”,因此提高播种质量对夺取小麦丰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近年来,我省部分地区不适应耕作机械、耕作方式和气候条件等变化对播种技术提出的新要求,导致小麦播后出苗率降低,苗弱甚至死苗,严重影响小麦产量。通过小麦规范化播种技术示范推广项目的实施,带动全省小麦播种方式的改进和秸秆还田质量的提高,防止或减轻干旱和冻害危害,达到小麦苗全、苗匀、苗壮,为小麦高产稳产打好基础。
  关键词:小麦规范化播种 管理 技术推广 改进提高
  为全面完成小麦规范化播种技术示范推广项目规定的各项任务指标,近年来小麦播种技术不断更新,北京农科大驻曹洼农业技术管理站不断推广小麦规范化播种管理,周围试验田里技术员和农科大实习大学生教授不断采摘收集示范田里的小麦苗长势情况,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
  一、主要技术内容
  1.耕翻与耙耢、镇压相结合。整地时,要采用大犁深耕翻,破除犁底层,耕深25厘米以上。耕后旋2~3遍,耙耢2~4遍,使土壤细碎,上松下实,底墒充足。在秸秆还田的地块土壤过于疏松时,播前镇压沉实土壤。
  2.选用优质高产良种。一是根据本地区的气候条件,特别是温度条件选用冬性、或半冬性品种种植;二是根据生产水平选用良种。在土层较厚、肥力较高的旱肥地,应种植抗旱耐肥的品种;在肥水条件良好的高产田,应选用丰产潜力大的耐肥、抗倒品种;三是根据不同耕作制度选用良种。如麦棉套种,不但要求小麦品种具有适宜晚播、早熟的特点,以缩短麦、棉共生期,同时要求植株较矮、株型紧凑,边行优势强等特点,以充分利用光能,提高光合效率。四是根据当地自然灾害的特点选用良种。如干热风重的地区,应选用抗早衰、抗青干的品种。
  3.实行秸秆还田。玉米秸秆还田要机械粉碎两遍,耕翻或旋耕后要耙耢和镇压,避免土壤悬松造成播种过深或干旱、受冻死苗。
  4.合理施肥。注意氮、磷、钾肥配合施用,适量施用氮素化肥。氮肥底施与追施相结合,一般田底肥与追肥各半,超高产田底肥40%、追肥60%。
  5.适期、适量、足墒播种。冀南、冀西南的适宜播期为10月5日至15日。
  在适期播种情况下,精播高产麦田,成穗率高的品种每亩基本苗12~15万,成穗率低的品种可适当增加播量。半精播中产麦田每亩基本苗15~18万。旱作麦田每亩基本苗15~18万;晚茬麦田每亩基本苗20~30万。
  播前0~20cm土层保持土壤含水量不足田间最大持水量70%~80%的地块,应灌水造墒,确保足墒播种。
  6.播后镇压。小麦播种时要用带有镇压装置的播种机械边播种边镇压,播种完成后,再用专门的镇压装置镇压一遍,以沉实土壤,保墒提墒。或者采用播种后浇“蒙头水”的方法,切实提高出苗整齐度。
  二、实施地点、规模与任务
  (一)实施地点
  在曹洼乡作为第一试点,以曹洼公关站为领导基地,四面辐射曹洼乡个村庄,在沟店铺乡以北姚庄为老基地,继续推广小麦组织规范化播种技术,让新科技不断得到实施。
  (二)实施规模与任务指标
  1.面积、产量等指标:每个项目县建立百亩高产示范方2片,核心示范区10000亩,辐射带动10万亩。百亩高产示范方,亩产量指标650公斤;万亩核心示范区,亩产量指标600公斤;辐射带动区亩增产5%以上。
  项目区内玉米秸秆还田率、机械深耕率、良种统供率、种子包衣率、机播、机械镇压率均达100%,出苗率95%以上,缺苗断垄率低于1%。
  2.进行小麦叶面肥比较试验。选当地常用的叶面肥3~5种,在小麦孕穗至灌浆期喷施3遍,以磷酸二氢钾和清水作对照进行比较试验,为大面积小麦“一喷三防”工作提供技术参考。具体试验方案另行印发。
  三、任务分工
  1.负责制定本项目区实施方案。根据省级总体方案的要求,成立相应的领导小组和技术小组,制定本项目区切实可行的项目实施方案。
  2.落实具体实施区域。将百亩示范方、万亩核心示范区具体落实到村、到户、到田。
  3.开展技术培训。组织对县、乡农技人员和示范户进行技术培训,培训2期,每期200人以上。
  4.进行技术指导和物资服务。利用广播电台、电视台等新闻媒体,举办技术讲座4期以上。印发技术资料和明白纸5000份以上。帮助乡镇农技站和示范户落实高产攻关和示范品种等物资。
  5.建立健全项目实施档案。根据生产进程,搞好相关的生产和技术记载。建立项目资金使用台账,做到专款专用。
  6.做好项目测产验收工作。小麦收获前,组织技术人员对百亩示范方、核心示范区及辐射带动区小麦产量进行自测。项目结束后,对项目的实施情况进行总结并及时上报。
  四、经费预算
  项目经费严格按照《河北省农业技术推广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进行管理,合理使用资金,做到专款专用。
  本项目经费为20~30万元。具体预算如下:
  1.方案制定及项目部署费。主要用于项目实施方案的制定、论证,召开本地区项目部署会议等。共需资金2~3万元。
  2.试验示范基地补助费。主要用于种子补贴、化肥补贴、试验地租赁等物化补助。共需资金7~13万元
  3.技术培训和技术指导费。主要用于组织专家编写培训教材,印发技术资料和明白纸,举办技术培训班和现场观摩会,进行技术指导等。共需资金9~12万元。
  4.测产验收和总结费。主要用于组织专家对项目区进行测产验收,对本地区项目执行情况进行总结等。共需资金2万元。
  参考文献:
  1 冯大庆;;烟农19小麦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J];农技服务;2011年05期
  2 张新建;郑峰;宋昕;;小麦氮肥后移增产原理及技术[J];种业导刊;2011年07期
  3 刘金权;;小麦宽幅精播高产技术[J];河南农业;2011年15期
  4 侯效民;;皖麦68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J];安徽农学通报(下半月刊);2011年10期
其他文献
[摘 要] 在林业生产中,栽培幼苗构成了基础,是营林的基础。在很大程度上,林木生产显示的总体成效密切关系着造林。重视栽培林木,提高营林实效。从现状看,栽培的林木成活率还不是很高,收益并不明显。因此,应当识别现存的营林缺陷,解析难题根源。在这种基础上,提升营林实效,创造最佳的提高途径。  [关键词] 营林 生产效益 提高途径  [中图分类号] F326.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
小麦高产栽培技术的几个要点  马宏伟  (河南省邓州市种子管理站, 河南邓州 474150)  [中图分类号] S5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5)10-0201-01  1 引言  小麦作为我国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历来受到我国以及各级农业部门的重视。作为我国小麦的主要产区,我省的小麦种植情况每年都受到主管部门以及市场的重视。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在
[摘 要] 采取现代化的运作方式,促进“农家乐”的规模经营,提高当地“农家乐”的综合竞争力,最终形成品牌效应,离不开对农家乐经营者的培训。本文从“农家乐”经营者培训方面的调查入手,以浙江临安白沙村为例,基于实地调研与访谈,从终身学习化视角,对目前“农家乐”培训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展开了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 终身学习化 培训问题 科学规划  [中图分类号] F324 [文献标识码
一、蜜蜂病的预防  蜂病防治必须贯彻“以防为主、防重于治”的方针,蜂病预防的首要工作是防疫消毒。防疫消毒——向来被蜂友们所忽视,致使场地和用具不断被病原污染,造成蜜蜂疾病连年不断,且越来越严重,病种也越来越多。防疫消毒工作分场地消毒和用具消毒:  1场地消毒  蜂场周围的地面因多年被蜜蜂排泄物和蜂尸的污染而存在大量的蜜蜂致病病原,给蜜蜂发病留下隐患。因此每年必须进行多次场地消毒。一般场地消毒最好是
[摘 要] 随着我过经济水平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更加注重生活的质量和水平,农畜产品作为生活中的必须品,人们对其的消费需求从对量的要求转变为对质的要求,在这种情况下无公害农畜产品得到了人们的青睐。随着无公害农畜产品快速发展,也随之出现了一系列不可忽视的问题,例如污染问题、安检问题、质量问题等。在此基础上提出无公害农畜产品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相关对策,以促进无公害农畜产品的长远发
[摘 要] 文章从我国林权纠纷实际出发,针对我国现阶段普遍存在的农村林权纠纷这一突出问题进行深入的调查、分析与研究。剖析了当前林权纠纷的主要原因有历史、人为和利益驱动等三方面的原因;客观地分析了当前林权纠纷的成因是因为国家政策多变、政府过度干预、林权流转不规范、林业资源升值和村民博弈能力的增强而造成的;总结了林权纠纷的特点,研究出了解决当前农村林权纠纷的对策。给政府和执法部门调处当前农村林权纠纷问
摘要:油菜作为重要的油料农作物,是我县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油菜的生产过程对我县农业经济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受到地域气候特点以及栽种技术的影响,我县油菜种植过程仍面临病虫害的影响,对农业生产安全形成隐患。为此,我们结合当前油菜种植生产过程中的常见病虫害,分析病害种类,发现问题,并提出防治措施,以确保油菜种植持续健康发展。  关键词:油菜;病虫害;防治技术  与其他农作物种植过程类似,油菜种植
1 种子准备  1.1品种选择  春播玉米应根据当地生态条件,因地制宜地选用生育期长、产量高、抗病强的优良品种。此外还应使用优质种子,玉米单交种种子净度不低于98.0%,发芽率不低于85%,纯度96.0%以上,含水率低于13%。  1.2种子处理  浸种可使种子提早出苗。冷水浸种为6~8h,温汤浸种为4~5h,水温为55℃~57℃。种子包衣能够在播种后抗病、抗虫、抗旱,促进生根发芽。一般每千克包衣
[摘 要] 通过对白山市东、南两山区耕地地力的对比研究,结果表明:两地耕地面积都比较少,耕地的储备资源严重的缺乏。耕地的质量下降,中低产的土地面积增大,水土流失的问题日趋的严重。浑江区的高产田土壤比临江区的多,但临江区果园和其它的耕地是浑江区所不具备的。且临江区的农业发展的相对多元化,土地的利用率相对较高。临江区的每个等级耕地的PH值、有机质、有效钾、全氮和速效磷都低于浑江区。浑江区的微量元素的含
要充分考虑到不同材种的价格和经济效益。研究表明,在一定条件下林木单位面积蓄积量随着林分密度的增加而增加,当密度达到某一值时达到最大,其后随着密度的增加,单位面积上蓄积量逐渐减小;林分密度越大,林木直径的平均值越小,单株材积也就越小。林木个体或群体生长与林分密度紧密相关的现象,反映出林分密度对林分存在着一系列的制约作用,称为密度效应规律。  一、造林密度确定的密度  1、根据配置方式确定造林密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