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 访

来源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yax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家访是协调学校与家庭的一种方式,是将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相统一,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一种做法。家访的目的在于教师与学生家长互通情况、交流信息、沟通情感,既使家长了解学生在学校各方面的表现和学校对学生的要求,又使教师了解学生在家庭的表现及学生家庭的情况,教师可以同学生家长共同研究,在培养学生的内容和方法等方面达成一致的意见。
  家访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明确家访目的 教师要明确每一次家访要达到什么目的,这样才能有效果。如果家访目的不明确,谈话无主题,就会造成家长的反感,降低家长对教师的信任和尊敬。家访的目的要让学生家长了解教师的工作态度、方法及教学水平,了解学生在学校的情况。教师要了解家长的文化水平、教育子女方式、家庭基本情况、学生在家表现等。家访应围绕这些主要问题进行。
  注意谈话技巧 教师对学生进行家访时,谈话要做到宽严有度。严是指反映学生违纪情况或其他不良行为时不仅要严肃、而且要谨慎;宽是指在反映学生问题的同时,要实事求是地表扬学生的优点和长处,并进行客观评价。宽严有度的目的在于既给家长压力、又让家长有信心。谈话要留有余地,不要把话说死。不要轻易说“你的孩子已无法教育”、“你的孩子将来考上名牌大学肯定不成问题”……因为学生正在成长,可塑性极强,对学生的评价一定要留有余地,要尽可能多地使用“只要……,你的孩子就会……”等语句,这会促使家长满怀信心地配合学校的工作。
  切忌告状式家访 学生出现问题后,采用告状方式的家访,很容易引起学生家长用粗暴的方式对待学生,这样做的后果是伤害学生的自尊心,从而引发师生关系对立和家长同子女关系紧张。大多数家长都不欢迎这种家访方式。它无法达到教师与家长沟通的目的,也无法真正地解决问题,还会产生不良的后果。
  不要向家长提出私人要求 虽然教师的工资收入、福利待遇、社会地位在逐步提高,但也难免会遇到一些困难,教师在与一些有身份、有地位的家长接触时,切忌向家长提出私人要求。这样有损教师在家长和学生心目中的形象,不利于正常师生关系的建立和学生的健康成长。
其他文献
曲波和他的父母我应一位家长之邀走访了一名小学六年级的男生--曲波.据曲波母亲说:这个孩子有些厌学,单纯、幼稚但欠缺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做事拖沓,对人、对事、对己均缺
2000年8月我市某幼儿园发生一起细菌性痢疾暴发,经流行病学调查、实验室监测和现场调查结果确认:食用了被宋内氏志贺氏菌污染的卤黄瓜丁引起的.
出生缺陷(britz、defects,BD)是指胎儿在器官形成过程中,由于某种内外因素所导致的形态结构异常,并是指出生时发现的遗传性疾病和不具遗传倾向的各种先天畸形,它是围产儿的常
本研究报告了河北省1996~1998年AF:P病例中脊髓灰质炎疫苗病毒、非脊髓灰质炎肠道疾病(NPEV)感染的流行病学和临床特征,显示NPEV感染有明显的夏秋季感染高峰,感染主要发生在不上年龄组人群:AFP病例中NPEV感染者
在新的教育时代,教师已经不单纯是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职业内涵更加丰富,具体如下。    1 导师    在计算机网络时代,人们很容易从外部数据资源中获得信息,教师的角色不再以信息的传播者和组织良好的知识体系的呈现者为主,其主要职能已从“教”转变为“导”。    2 意义建构的促进者    在建构主义的学习环境下,教师的作用将不再仅仅局限于将一套组织得很好的知识集合清楚明晰地讲解或呈现出来,更主要的是
班主任在学校教育中的特殊地位决定了他必须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首席执行者。这种首席地位由以下几个原因所决定。    班主任是教师自我心理健康的表率者    要想培养具有健康心理的学生,教师首先应该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较高的维护自我心理健康的能力。这也正是教育者必先受教育的一种体现。班主任是否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以及是否具备维护和调节自身心理健康的基本知识和能力,是很重要的。很难想像在一个存在严重心理障
为了解不同地区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疫源地和疫区性质,应用微量细胞病变中和试验(MCPENT)方法对收集自山东、江西、河北、北京昌平等地的131份临床诊断的HFRS病人血清进行了特异性抗体检测,其中对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