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探讨腹部闭合性损伤致肝门部放射状肝破裂的形成机制、临床特点及治疗特点.方法回顾性总结了1990年8月~2002年9月间8例闭合性腹部外伤致肝门部放射状肝破裂及合并伤的临床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腹部闭合性损伤致肝门部放射状肝破裂的形成机制、临床特点及治疗特点.方法回顾性总结了1990年8月~2002年9月间8例闭合性腹部外伤致肝门部放射状肝破裂及合并伤的临床表现、治疗方法和结果.结果 8例病人全部经手术治疗痊愈,对胆囊撕脱伤及胆管裂伤患者随访2~3年,无不良反应.结论肝门部放射状肝破裂由间接暴力所致,可伴有胆囊撕脱伤,肝门胆管、血管及第三肝门裂伤.主要表现为失血性休克,修补肝破裂的同时,注意合并伤的处理.
其他文献
1992年6月~2002年6月,我院采用小肠外固定排列术治疗广泛性肠粘连87例,疗效满意.1 临床资料1.1 一般情况 87例中,男51例,女36例;年龄13~71岁,平均36.5岁.病程0.5~21年,平均4.5年
目的研究1次臂丛麻醉下3次手法松解治疗肩周炎的疗效。方法将120例肩周炎住院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为1次臂丛麻醉下,在麻醉药有效期内,实施3次手法松解术加功能
十二指肠恶性肿瘤临床上少见,因早期缺乏特异性表现,加之十二指肠的解剖、生理特点及临床上对该病的认识不足,易造成延误诊断.现将上海长海医院1993年1月至2003年1月确诊为原
消化系肿瘤种类复杂,治疗方法较多,各有利弊,尤其对中、晚期病人单独采用效果往往不理想.为此,1997~2000年,我院采用术前放疗+手术+术中腹腔化疗药物灌洗+术后放疗、化疗等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