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脊肌萎缩症的临床分析与基因诊断

来源 :潍坊医学院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vri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对疑似脊髓性肌萎缩症(SMA)患儿进行临床分析和基因诊断,探讨SMA患儿和健康儿童之间运动神经元存活基因2(SMN2)拷贝数分布差异及SMN2拷贝数与SMA临床分型的关系,为临床诊断和早期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19年12月就诊的16例疑似SMA患儿的临床资料,分析临床特点,应用多重链接依赖探针扩增技术(MLPA)对其SMN基因进行检测,并对检出的杂合缺失患儿加做家系Sanger测序,同时选取16例健康儿童作对照.结果 15例确诊为SMA,其中MLPA检出13例患儿SMN1基因外显子7、8纯合缺失;MLPA+Sanger测序检出2例(2/15)患儿SMN1复合杂合突变;1例未检出SMN基因缺失.SMA患儿和健康儿童的SMN2基因拷贝数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前者以2~3个为主,后者以1~2个为主;SMN2拷贝数与临床分型之间呈线性正相关(P < 0.05),SMN2拷贝数越多,临床表现越不明显.结论 对疑诊SMA的患儿,根据其临床特点,结合基因检测结果可明确诊断;对怀疑复合杂合突变患者行Sanger测序有助于明确诊断;SMN2基因可通过剂量补偿效应减轻SMA的病情严重程度.
其他文献
目的 比较超声引导下近端和远端入路闭孔神经阻滞在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中的有效性.方法 选择采用腰麻硬膜外麻醉联合闭孔神经阻滞行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的患者60例,ASA分
目的 探究多层螺旋CT对儿童支气管桥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0例先天性支气管桥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病例均行多层螺旋CT(MSCT)扫描,利用CT工作站后处理技术最小密度投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