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临床特点分析

来源 :中国综合临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ongwen02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临床特点及其治疗方法.方法 对3例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分析并复习国内外相关文献.结果 该病好发于青年女性,临床表现主要为上腹部肿物,腹痛,上腹不适等,无特异表现,超声、CT、MRI等影像学检查有诊断价值,最终诊断依据病理学检查.本组3例均行手术切除,疗效满意.结论 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为低度恶性肿瘤,预后好,治疗首选手术切除。

其他文献
女性,54岁,因反复心前区疼痛1年余,加重4个月于2005年1月20日入院.患者1年多前无明显诱因突然出现心前区疼痛,呈针刺样,向左肩背部放散,伴心悸、气短、头昏、出汗,每次持续约30 min自行缓解.此后上述症状约3~5 d发作一次,多在紧张、劳累时出现,每次持续约30~60 min,休息后缓解。
目的 观察卤米松乳膏封包治疗疥疮结节的临床疗效.方法卤米松乳膏封包治疗组36例,泼尼松局部封闭对照组30例,均用10%硫磺软膏治疗疥疮的同时,对疥疮结节分别给予0.05%卤米松乳膏封包治疗或进行泼尼松局部封闭治疗.结果治疗2周后,治疗组有效率为88.89%(32/36),对照组为82.14(23/28)%,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卤米松乳膏封包治疗可作为疥疮结节的治疗方法之一。
目的 探讨脂蛋白脂酶(LPL)基因变化与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的关系.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法对122名大连籍2型糖尿病病人和56名同期非糖尿病体检者LPL基因8内含子HindⅢ酶切点进行多态性分析,以放免法测定两组人群空腹胰岛素及血糖水平.结果 H+H+基因型甘油三酯和胰岛素抵抗指数显著高于非H+H+基因型.结论 LPL基因HindⅢ酶切点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关联。
目的 加强临床护理,提高乙肝病毒(HBV)母婴传播阻断技术的免疫成功率.方法 对产前检查HBsAg/HBV-DNA阳性的孕妇进行如下的治疗和护理:①孕早期(孕12 w前)开始产前检查,建册登记,指导其定期复查;②孕期组织专题宣教;③孕期全程进行接种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④产时护理:胎儿娩出时要尽快吸清口和鼻腔的羊水,之后马上用温水沐浴,洗去身上的羊水和母血,在2 h内肌内注射乙肝疫苗10 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