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商业银行提高资本充足率的途径

来源 :大众商务·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gyf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资本充足率是是衡量银行自身抗风险能力的指标。1988年巴塞尔委员会首次公布了巴塞尔协议,提出国际性商业银行应当具备的资本充足率标准,使得银行资本充足率管理有了可供参考的国际统一标准,也推动了资本充足率管理成为国际银行业监管的核心。
  关键词: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途径
  
  1 对资本充足率的认识
  
  资本充足率是指资本总额与加权风险资产总额的比例。资本充足率反映商业银行在存款人和债权人的资产遭到损失之前,该银行能以自有资本承担损失的程度。规定该项指标的目的在于抑制风险资产的过度膨胀,保护存款人和其他债权人的利益、保证银行等金融机构正常运营和发展。各国金融管理当局一般都有对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的管制,目的是监测银行抵御风险的能力。
  
  2 中国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的现状分析
  
  我国的商业银行体系主要由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组成,其中,工、农、中、建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在全社会储蓄存款和信贷总量中占有绝对大的比例我国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远未达到要求。虽然按照巴塞尔协议以及我国的《商业银行法规定》,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不能低于8%,但是国有商业银行实际的经营情况却呈现出另一番景象。2003前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除中国银行部分年度达到8%以外其他达到8%的最低要求.2003年后的3家国有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都达到8%的最低标准,但这主要是因为2003年底,国家为建设银行和中国银行注入450亿美元的资本金,2005年4月为工商银行注资150亿美元,并允许商业银行发行次级债券补充资本金。这些措施的实施有效地充实和提高了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资本金与资本充足率,但伴随着商业银行资产的扩张,各行充足率将会逐年降低。而在2002年世界前20家大银行(不包括中国的银行)平均资本充足率已经为12.52%与国际大银行相比,中国国有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存在着较大的差距,从而制约着其抗风险能力和扩张能力。另外,我国商业银行的资本结构也制约着资本充足率的提高。发达国家的银行基本上都拥有充足的附属资本(最高可以占到资本额的50%),而我国则不同,资本金的绝大部分是来自一级资本,附属资本所占比重极小,严格计算,2002年我国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平均资本充足率只达到5%6右,大大低于国际上著名的大银行。尽管我国在1994年就提出了核心资本和附属资本的概念,但国有商业银行关于资本的管理主要局限在核心资本,对附属资本及管理还未有足够重视这种格局严重影响了国有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的总水平。
  
  3 提高我国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的主要途径
  
  提高我国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的途径有多种,从公式资本充足率=资本/风险权重资产总额分析来看,我们可以从提高分子和降低分母两个方面来考虑。
  
  (1)分子对策
  资本包括核心资本和附属资本,附属资本不能超过核心资本,即附属资本必须小于资本的50%。同样,分子对策我们可以分为提高核心资本和提高附属资本两个方面。
  1)核心资本
  国家财政注资。国家通过财政注资可以增加银行的资本金,从而提高资本充足率。但在金融危机下的今天,以及考虑到国家的财政状况,注资方案并不可行。国有商业银行应积极寻找另外的途径来提高资本充足率,而不是依赖于国家财政。
  公开上市。银行可以考虑通过公开上市来融资,提高核心资本。浦发银行和民生银行成功的通过上市融资迅速提高了资本充足率。因此,我国符合上市条件的银行经过股份改制和程序审批后,通过在国内、国外上市融资,增加核心资本,提高资本充足率。
  2)附属资本
  清理和重置固定资产。国有商业银行在长期的发展中,自建或购置了一批固定资产。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区不断扩展,地价和房价上升,一些功能性的内部管理和信息应用系统价值也在提升,对这些固定资产,国有商业银行应重新进行评估,将增值部分计入资本金。此外,在金融秩序混乱时期,国有商业银行曾通过账外经营、虚列支出、使用信贷资金等形式购建了一些固定资产,这部分资产,虽经多次清理,仍有一部分滞留在账外,应对这部分固定资产进行清理入账,真实反映资产状况以便相应增加部分资本金。
  发行次级定期债务。发行次级长期债券补充附属资本是国际上商业银行通行的做法。根据巴塞尔协议的要求,商业银行可以将不超过核心资本50%的次级定期债务计入附属资本。目前国有商业银行的附属资本比例低,有发行空间,而且,居民个人和投资机构的资金充裕,潜在购买力也比较大。银监会已出台政策,允许商业银行发行符合规定条件的次级定期债务,这将推动国有商业银行通过发行次级定期债务补充附属资本。
  
  (2)分母对策
  减少加权风险资产,提高资产质量。银行所持有的风险资产的数量,是影响资本充足率高低的一个重要因素。根据资本充足率的计算公式,减少加权风险资产,提高资产质量是商业银行提高资本充足率的有效内在途径之一。“资产证券化”可有效降低资产风险权重,即银行可以将存量长期信贷资产进行证券化,以实现减少加权风险资产的目的,进而改善其资本充足率的大小。但资产证券化对信用评级和信息披露有着非常严格的要求,除少量优质的商业银行外,一般的商业银行很难达到。
  总之,在短期内,商业银行要在加大力度处置不良资产的基础上,重点通过发行长期次级债券、可转换债券为提高资本充足率。而在中长期内,通过股份制改造进行上市融资,建立良好的资本补充机制是最优选择。也就是说短期内就以提高附属资本为重点,中长期内应以建立良性资本补充机制为目标。同时这些方案之间是互补的,因此,要按照现实可能性的大小争取利用各种途径、多种组合来充实资本金,提高资本充足率
其他文献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近些年,农商银行经过持续的内部治理,经营情况明显得到改善,逐渐迈向良性发展之路.相较于农商银行的繁荣发展,其内审工作体现得比较落后.文章通过介绍农商银行转型完善内审工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随着城镇住宅建筑不断增加,对住宅空调的需求量也急剧增长。目前,中国住宅空调是以电力空调为主,住宅空调间断性负荷是拉大电力峰谷差、造成电力短缺的重要原因之一。我国天然气
我国信息产业正在步入崭新的发展和转折期,不断增加的中美贸易摩擦表明,建立信息强国、电子强国和通信强国,中国既面临机遇,也面临挑战.
期刊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在大数据和第四次工业革命的背景下,随着行业的巨变,势必对注册会计师审计提出的转型要求;在新经济的背景下,时代对传统时代和大数据时代注册会计师审计证据、审计程序、方法
在电力系统中损耗是无处不在也是无法消除的,但是通过有效的途径和调整可以使损耗降到最低,本文对变压器运行的常见故障及提高变压器节能降耗运行的相关内容进行了分析探讨。本
在现代经济金融体制下,金融不平衡的积累和破灭,对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一货币稳定和金融稳定产生了重大不利影响,货币政策如何应对金融不平衡成为很多学者关注的话题.本文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