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中学生合作意识的培养策略

来源 :学习与科普(知与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13730194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小学阶段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引导学生能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基础知识的掌握中能够提升个人的专业技能。道德与法治这门学科,主要是帮助小学生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念,并能够了解我们国家的基本性质,进而掌握与自身相关的法律问题,并由此保护个人的合法权益。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要能够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从而帮助同学们更好的学习和应用这门学科介绍的内容。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合作意识;培养策略
  引言
  在教学模式的调整中,教师更多的是重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忽略了这一时期培养同学们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团队合作有利于学生发现志同道合的朋友,同时在相互的融合中,学生的思想发生了不同程度的转变,他们更愿意主动地站在他人的角度思考问题,并在相互的讨论中发现更好的解决办法。因此,这篇文章将重点介绍如何在小学道德与法治的教学中,培养同学们的合作意识,最终提高这门学科的教学质量。
  一、合作意识培养的重要性
  小学阶段的教学是帮助同学们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关键时期,在这一阶段重视学生合作能力的培养,可以拓展学生的学习思路,并鼓励学生在课上主动交流并分享个人的经验,在学生主动参与的过程中,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了极大的提升,在相互的帮助中,他们思考问题的方式也逐渐多元化,在讨论中可以提出更加周全的解决策略,并及时的反思团队的不足。同时这样的授课模式极大的活跃了课堂的教学氛围,在教师的引导中,同学们可以更加深入的学习道德与法治相关知识,并将教材中介绍的案例与实际生活对比融合,由此深化对知识的应用能力[1]。
  二、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培养学生合作意识
  (一)营造和谐氛围,形成合作意识
  在小学道德与法治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能够主动在课上构建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在学习氛围的营造中,帮助同学们更好的形成合作意识,从而提高学生在课堂相互合作的能力。例如在介绍感受生活中的法律这一单元的内容时,首先需要同学们了解生活中有哪些行为属于违法行为,同学们在日常的生活中受到了哪些法律的保护。在课上,老師可以利用多媒体模拟生活中出现的场景,在这些场景的构建中请同学们将个人带入到课堂当中,并由此针对这些问题进行思考。通过构建这样的学习环境,学生潜意识想要和身边的朋友分享自己的看法,在这样的意识引导中,学生发现如果课堂中存在着一定的合作环节,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同学们更好的了解到生活中常见的法律知识,并能够在相互的交流中,引导同学们正确的保护自己,并运用法律保护身边的人。在学习氛围的营造中,学生可以更加灵活的运用教材中的知识,并完成学习小组的分配,最终提高学习的效率,主动参与课堂的协作学习[2]。
  (二)提出专业问题,促进合作开展
  在道德与法治教学的过程中,提出实质性的问题更有利于学生掌握相关的知识,并在问题的提出中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的互动当中。例如在介绍公民意味着什么这一单元的内容时,老师可以在课上提出:什么是公民?面对这样的疑问,老师可以请同学们组建相关的学习小组,在小组的交流与合作中,引导学生明确公民的基本概念。在明确了公民的基本概念后,请同学们思考身为公民,我们承担着什么权益和义务?通过这样的提问,老师可以在课上请同学们在小组合作中共同找到正确的答案,同时可以根据教材中的内容引导学生在课上进行相关的拓展思考。同学们在学习这一单元的内容时,脑海中要能够意识到我们在享有权利的同时就要承担相应的义务,这些都是公民的基本要求。在课堂中,老师可以从生活的角度出发,在材料题的设计中给出生活中常见的问题,并由此鼓励学生回答。在这样相互的合作和探究中,学生的学习思路得到了有效的拓展,并由此发现这门学科的学习技巧,进而在课上主动地参与到协作学习的过程中。
  (三)延伸教学内容,积极合作拓展
  为了能够提高同学们的合作能力,老师可以在原有的教学任务中进行相关的拓展,在拓展中提高同学们对道德与法治的理解和认识。例如在介绍“国家的机构有哪些”这一小节的内容时,教师可以给每一个小组布置一些课外任务,在任务中的完成中感受合作学习的重要性。在课外任务中,老师可以根据同学们的家庭住址划分不同的小组,并请同学们跟随着自己的小组调查家庭住址周围存在的国家机构,为了能够帮助同学们更好的理解,老师可以简单的在课上列举简单的国家机构,比如公安局就是生活中最为常见的国家机构,公立医院同样是国家公立机构。在这些例子中,老师请同学们按照地址完成课外任务,并请同学们判断哪些机构属于国家的公立机构。通过这样的课外小组互动,同学们可以在这样的课堂互动中感受这门学科的包含范围,并由此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进而拓展同学们的合作能力,并强化他们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最终能够在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3]。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要为同学们营造合作的良好氛围,鼓励同学们主动在课堂中提出问题,引发合作动机,利用课本进行拓展,开展互动性的实践活动。在学生的协作交流中,教师要能够主动的参与到这些环节中,引导并帮助同学们,只有这样同学们的课堂协作意识才能够逐渐增强,道德与法治课堂才会更加精彩。
  参考文献:
  [1]罗昌斌.小学《道德与法治》课教学效果提升策略研究[D].赣南师范大学,2018.
  [2]马秀娥.关于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和法治教育融合的思考[J].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19,3303:177-179.
  [3]王海芳.《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小学生法治意识培育研究[D].西南大学,2020.
其他文献
陈鹤琴先生在创立“活教育”理论时,提出“教师要活”。所谓“活”,就是指教师在师幼互动中要具备活的教育思想、活的教学手段、寻找活的教材,培养活幼儿。我们在师幼互动过程中,重视的大多是常规、形式、结果,“活教师”的内涵没有得到真正的体现。那么教师应如何用更好的“活”来有效地促进师幼互动呢?  一、挖掘闪光点  即用欣赏的眼光客观地看待孩子的行为。《纲要》提出:尊重幼儿在发展水平、能力、经验、学习方式等
期刊
摘要:课堂氛围是指课堂教学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公共情绪状态,它是课堂教学能否顺利进行的一个重要因素。在小学语文课堂中,教师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在以学生为课堂主体的前提下,精心設计趣味性的教学方法,由此在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的情况下,真实有效地营造良好的小学语文课堂氛围。下面,本文将对如何营造良好的小学语文课堂氛围进行分析。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氛围;营造策略  引言  语文既是一门基础性的学
期刊
摘要:课堂氛围是指课堂教学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公共情绪状态,它是课堂教学能否顺利進行的一个重要因素。在小学语文课堂中,教师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在以学生为课堂主体的前提下,精心设计趣味性的教学方法,由此在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的情况下,真实有效地营造良好的小学语文课堂氛围。下面,本文将对如何营造良好的小学语文课堂氛围进行分析。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氛围;营造策略  引言  语文既是一门基础性的学
期刊
摘要:幼儿园阶段是语言发展的关键时期,随着教育体系的不断完善以及素质教育理念在教育教学中的广泛应用,使得幼儿园教育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幼儿园不再是“看孩子”的场所,更加重视语言能力的培养。对此,幼儿园相关工作者应紧密结合《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并结合幼儿身心发展的需要将艺术融入到教学的各个环节,为其日后的学习以及发展做铺垫。  关键词:幼儿园;语言教学;艺术领域;课程整合;策略  引言  幼儿教师应
期刊
摘要:幼儿园一日活动是幼儿在园区内一天的所有活动,教师在设计活动内容时,需要充分考虑幼儿的发展特点,注重活动的教育价值。引导幼儿积极参与到各项活动中,促进幼儿思维的发散,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在活动中渗透行为意识和规则意识,促进幼儿个性化的成长和发展。  关键词:有效课堂理念;幼儿园;一日活动  引 言  教育从小抓起,对于幼儿来说,最好的实际行动就是教师开展幼儿园一日活动,带领幼儿在活动
期刊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与网络的普及,信息技术教学已经越来越受到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关注。信息技術教学是与现实社会接轨的重要途径,对学生的未来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从加强信息意识辐射、培养学生思维品质、开展数字化学习与树立信息社会责任意识四个方面对核心素养视角下的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行为进行了简单的分析。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行为分析  引言  核心素养是新时代教育中提出的重要
期刊
摘要: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矿产资源也成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必要资源。在目前的矿产资源开发中存在着很多问题,矿产资源的开发和生态环境保护似乎成了对立的两方面,形成了巨大的矛盾,受到了世界各国广泛的关注。目前我国政府对于环境问题治理也十分看重,但治理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够看到效果,必须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本文结合矿产资源开发造成的不良影响,提出了对生态环境保护的策略,希望对目前的生态环境改善有帮助。  关键词
期刊
摘要:据统计,至2018年5月,中国汽车保有量约1.97亿,由此可见在我国,停车难的问题已经越来越严重。相对于庞大汽车保有量所衍生的车位需求,目前,由于土地资源约束、原有规划设计滞后、停车场投资收益不理想等方面因素,国内停车产业发展滞后,车位供给增速远远滞后于需求增长,停车难成为城市一大痼疾。所以,开发全新的、智能的、更因地制宜的停车设施显得尤为重要。根据各国解决停车难问题的有关资料,结合目前我国
期刊
在中国一直流传着一句古话:是药三分毒,药物不仅能够“治”病,同时也会导致疾病;而现代药理学研究亦发现,药物在人体的代谢途径主要包括肝脏代谢、肾脏代谢两种途径,这其中最容易出现的就是药物造成的肾脏损伤。然而是什么原因导致药物损伤肾脏,这其中又有哪些药物容易损伤肾脏,这是现代药理毒理学一直研究的内容。众所周知,肾脏作为人体药物排泄及代谢的最重要的器官之一,大多数药物经过肾脏排泄时均会将肾小球、肾小管细
期刊
摘要:随着我国医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临床护理工作逐渐朝规范化、科学化方向发展,呼吸内科作为医院科室之一,是医院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旦出现护理风险便会影响干预效果。本文将对医院呼吸内科护理风险特点及防范对策进行分析。  关键词:呼吸内科;护理风险特点;防范对策  常见的呼吸内科疾病包括慢性阻塞性肺病、咳嗽等,在临床护理中一旦发生风险事件便会对护理质量造成严重影响,在本次研究中将对我院呼吸内科50例患者展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