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需要”让“决定去死”的欧维活下来

来源 :中学生博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romethean6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们翻过许多本书,也看过太多人物。他们在书里哭了又笑,我们在书外笑了又哭。虚构的人生,几笔纸墨落定命运。情之一字,动人心弦。到头来发现,我们看的书和人物,为他们落的泪,以及实在的笑,绕不开的都是心理。当我们在书中探索时,实际上也正在探索自己的心。
  《一个叫欧维的男人决定去死》有一个引人注目的书名。
  “死”这个字眼一出现,很容易让人不假思索地认为:这一定是一本灰暗至极、没有希望的书。
  其实不是的。
  这本由瑞典作家Fredrik Backman写作的书,其书名直译为《一个叫欧维的男人》。全书不仅不绝望,恰恰相反,书中时刻弥漫着一种小人物之间时常拌嘴又互相取暖的温情。它们细细碎碎地铺在欧維平淡的生活中,把他失去爱妻索雅,继而又失去工作的苍白日子像吹棉花糖一样,一点一点地充实起来。
  中文版本将之意译为《一个叫欧维的男人决定去死》,纵观全文后回看,会觉得这个书名贴切且震撼。因为正如这个书名一般,在小说开篇,欧维真的冷静又尽力地想要去死。
  欧维为此尝试多次。他用工科的头脑精确计划、规划时间,料理周全一切事物,然而每次都有各种在欧维看来可笑又蠢笨的事情突然发生,打断他的自杀。也因为此,欧维与邻居们的联系越来越深。
  小说在写欧维“如何去死”,而后又“如何被打断”的同时,插叙他和太太索雅的过去。
  他们相爱、甜蜜生活、索雅怀孕,“人们总说欧维眼里的世界非黑即白,而她是色彩,他的全部色彩。”
  然而悲剧很快降临,一次意外的车祸,将美好撕破。索雅瘫痪、流产,而后癌症去世。
  “六个月前,她去世了。但欧维还是每天两次走遍所有房间,摸摸暖气片,看她有没有悄悄把它们打开。”书里的话语直白平易,但这背后,是欧维隐忍而巨大的痛苦,也是致使欧维决定去死的根本原因。
  索雅一去世,欧维就想随她去了,但他的责任心让他不能放下工作。这份工作在他看来是需要他的。而等到工作也失去时,不被任何事和人需要的欧维感到了无牵挂。
  “无牵无挂”“再也不被需要”,让欧维可以放下一切去死。
  然而,“决定去死”的欧维一次都没有成功。隔壁孕妇太太帕尔瓦娜热情泼辣,喜欢一惊一乍,以一种“我们是邻居,一定要互相帮助”的可爱态度,通过一些常能让欧维惊叹和毫不留情发出口头讥讽的小迷糊,成功地将欧维再一次卷入了“被需要”的生活中。
  欧维“被动地”在邻里事务里越陷越深。他表面无奈、抱怨,付出时却干脆利落、无私磊落。这恰恰反映出欧维的心理:他是想被需要的。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将人的需求划分为五个层次,由低到高,分别是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需要。
  “被人需要”,得到尊重、实现自我,这些无疑续了欧维的命。“被需要”的欧维一次次地活了下来,这既得益于他人无意的帮助,同时也是欧维的潜意识里所需求的。
  这个严肃刻板又不失为古道热肠的男人终于不再追求去死。
  小说的最后,在那一个冬天,欧维以一种与命运加诸于己的苦难达成和解的姿态,安静而又顺应自然天伦地,离开了。
其他文献
对于一个从小到大都没什么异性缘,在学校几乎不怎么跟男生说话的我来说,从没想过会和一个男生成为知己。你的出现就像一束阳光照进了我的心里,我的世界顿时温暖如春。  我们真正熟识是因为我们都是班上为数不多文学社的成员,从此有了共同的兴趣话题,而且你和我一样也偏爱武侠小说。也许这就是所谓的缘分吧,知音难觅,但不管多晚多迟也总会有相遇的那一天。  你第一次打电话邀我出去和你散步,是在一个清爽的傍晚。当时的我
[1]  这是许橙今年第五次失恋,划重点,今年,第五次。  因为两个人都有错的一点小事情冷战,许橙跟朋友斩钉截铁地说:“今天我低这个头,我就是狗。”于是男生始终也没等到许橙低头,而许橙等到了男生说分手。  他说:“分开,就这样。”  决绝又坚定。许橙看着那句话愣在原地,发现没看错之后疯狂追问为什么,对方编辑了很长一段话发过来,大意是我们都没认真过,我也没感受到你所谓的喜欢,就这样吧。  许橙一直以
游少言是我的青梅竹马。我们的父亲是战友,在十五岁以前,我喊他哥。  游少言从小就优秀,高三那年,我终于考进了他在的重点班。对此父亲很欣慰,认为有了游少言的带领,我也必定是能踏入重点大学的。  我的座位在教室最里面的一组,靠窗,游少言坐我后面。  高三真的是一段很特殊的时光,有无数的测试卷子,无数的习题册,草稿纸用完一摞又一摞,笔芯换掉一支又一支。幸好我有个游少言,所有我不懂的题目他都给我讲解,所有
通话记录里,有一条我一直都舍不得删除的通话,它存在于一个雾霭沉沉的冬天的早上,只有短短的5分32秒,在这5分多钟的时间里,我和电话那头的那个人,礼貌而生疏地寒暄,冷淡得像外面可以冰封出路的大雪。  最后他说:“有空去找你玩儿啊!”  我说:“好,如果你来的话,我一定给你报销车票,再请你吃饭。”  他笑着说:“说话算数!”  我回答他:“当然!”  电话那头的人,是我高中时代一直喜欢的男生。  我们
告白时刻:  有一对这样的父母是什么感受?有人这么问过我,我回答说很幸福也很满足,在世界的任何一个角落,想起他们我都会不自觉地扬起嘴角。这就是爱吧!-①-  某日我是想“委婉”地向妈妈要点零用钱.  ——“妈妈妈妈妈,我的好妈妈。”  ——“说!”  ——“还是妈妈懂得小女的心思,我……想要零用钱。”说完附带一张亲亲的表情包。  ——你的良心不会痛吗GIF.  ——抛媚眼GIF.  ——懒得理你G
【想成为像父亲一样坚强的顶梁柱】年凌轩,祖籍山东的他現居兰州,就读于兰州市第51中学,酷爱冰雪运动,喜欢结交朋友。《中学生博览》是心理老师推荐给他们的,年凌轩觉得小博内容很阳光,相比于其他的刊物,《中学生博览》让他感觉很亲近,并且很多优秀同龄人的经历让他倍受鼓舞,于是他也在慢慢变成那些优秀的人之一。下面让我们来看看这个不一样的年轻人。  年凌轩没有非常喜欢的名言,但他把祖父说过的一句话当成信条,“
我的老房子里,藏着我童年的糖果。  春天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紙鸢。童年资金有限,买零食的钱都觉得远远不够,买不起风筝,只能眼巴巴地看着别人放。爷爷不知道从哪里给我捡来一个破风筝,也许是别人不小心挂在树上的吧。即使是这样我也很开心啊,用报纸把破的地方粘一粘,就带着满腔兴奋出发了。开心地在堤边跑啊跑啊,看着自己的风筝摇摇摆摆地上去,心里装满了欢喜。  老房子后面有很多的果树,枣子树啦,柚子树啦,橘子
近日学校组织了一场教职工排球赛,我们班刚好是体育课,便在旁边观摩。  我一眼就看到“他”,头发短短的,一些挡住前额的头发被抓到后面绑成了小鬏鬏,运动系的打扮,整个人身手灵活,动作敏捷。  同学碰碰我的肩膀:“女生场比男生场好看多了。”  我诧异:“这是女生场?”  “是啊!”  我一口老血卡在喉咙里。所以我以为的“小哥哥”其实是个小姐姐?!  场上赛事激烈,排球直直向小姐姐飞去,小姐姐背对着球,也
乌雅思宸:如果一定要有一个答案的话,嗯……世人以他们自己的眼光和人生经验在看这个世界,在看身边的每一个人,他们不容许我的疯狂,就像爱玲姐的《我的天才梦》里一样。  我花了很多年才从这份无地自容、这份每每想表达真情时却总是别扭的自我唾弃中踏出来。  我曾经很挫败自己在人际交往中表现出的诸多“不合时宜”,甚至有时会偏激又怀着恶趣味地想:再这样发展下去,会让我不合于整个人类社会吧。  让我对这一切产生清
我现在的房间位于宿舍楼的最西头,推开走廊尽头的门就是一个露天的大阳台。我常在傍晚坐在那儿发呆直至暮色渐深,偶尔会伸出手将那抹夕阳框在视线之内,每当这时,我就会想起涂夏,想到她那被余晖染成金黄的头发,和定格在我记忆中的坦率笑容。[1]  那一年,穿着蓝白条校服,留着乖巧短发的我像班上任意一个女孩那样普通,发型与言行都被模式化,看起来呆板又木讷,但只有我自己清楚心中有个亟待爆发的小宇宙。我没有和任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