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论文以当前独立学院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为研究背景,以“层次立体交互”理论为基石,按照大学英语四个阶段学习的任务设要求,设置了不同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难点以及在教学中要应用的网络平台和课外实践学习平台。对当代独立学院大学英语的教学改革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层次立体交互式 大学英语 教学改革 独立学院
一、背景
如今,大学英语教学已经不能满足当代社会对人才的迫切需求。近几年来,全国高校大刀阔斧地对传统的大学英语课堂进行改革,独立院校也不例外。独立学院大学英语的教学存在诸多问题,其中最突出的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第一,独立院校学生的英语英语水平参差不齐,差别较大,英语课堂教学工作开展难、双语授课比例很难控制,第二语言教学学生语言提高难度大;第二,除了课堂上能提供给学生语言基础水平提高的平台外,没有课外学生自主学习平台、网站或实践活动,对学生的英语基础测评活动比较单一,不能真实地反应学生的水平,更不能检测出学生的听、说、阅读、写作的基础水准,对学生英语专项水平提高指导意义不大;第三,教学模式比较单一,教学手段难以实施,学生的积极性不高,不是为了提高语言的交际能力和应用能力去学英语,多半是为了取得高的分数,取得比较高的绩点。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比较被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很难调动起来。基于此,本文探讨了独立学院大学英语的教学改革。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层次化立体交互”大学英语教学体系主要围绕创新教学理念、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优化基于计算机和课堂的教学模式、强化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综合应用英语的能力,尤其是听说能力等主题进行。“层次化”指根据学生英语学习能力和需求的不同,采取“滚动制分级教学”,并且在各个级别的教学实践中、在教学实践的各个环节中,如教学目标、教学模式、课程设置、教学评估等方面都采取层次化设计,充分体现“个性化教学”,彰显“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立体交互”指教学体系中各个要素多层次多角度全方位的结合,包括课内教学与课外实践相结合、课堂教学与网络自主学习相结合、基础必修与高级选修相结合、终结性评估与形成性评估相结合以及基础型实践与拓展型实践相结合(张虹、王娜、曹红晖,2009)。
“层次化立体交互大学英语教学体系”首先体现在层次化分级教学实践中,依托“语言输入理论”(Krashen, 1985),强调“个性化”、“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网络自主学习为学生主动构建意义创造了机会,根据以维果茨基等为代表的“社会建构主义学习理论”(Vygotsky,1978)及“多元智能理论”( Gardner,1983),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借助多元化、层次化的课外实践活动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认知、学习渠道,使智能强项不同的学生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渠道,发掘自我潜能,不仅达到语言学习的目的,而且促进多元智能的不断发展,达到素质教育与终身教育的目的。同时,“ 社 团 实 践 理 论 ”(Lave & Wenger,1999; 杨 永 林, 李 鸣,2005)为大学英语第二课堂活动的开展打开了一扇亮窗。
总之,从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现状来看,“层次化立体交互大学英语教学体系”的先进性、科学性,是经过了社会发展等各方面的考验和国内几所著名院校实验实践证明,是符合中国当下实际状况、有利于中国高校实施大学英语教学改革.
三、教学改革目标
第一,对新入学新生进行层次化教学,并配备一名外教进行授课,要实现能跟外教进行基本的日常生活交流的目标。
第二,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英语听说能力,能跟外教及英语教师进 行流畅地沟通;重视视听说教程,让学生的英语听力基本达到四级标准,跟外教沟通有太大的障碍。
第三,建设试题库,学生平时可以进行模拟练习,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词汇量、语法、阅读及写作能力,为非英语专业四级听力、阅读、写作、选词填空等打好基本功,并做好英语四级考试的准备工作;用建设的试题库完成期末测试工作。
一项有效教学改革体系。
四、教学改革
1.第一学期
第一,新学期调研活动。以黄锦华教授为代表的鹿山学院外语系的全体教学和科研团队对机械系新生教学团队进行调研,并搜集网上的期刊、网络及图书资料等文献资料,同时让辅导员负责统计新生英语高考成绩,及学生的听说、阅读、写作情况。
第二,开展实验班并规划授课内容。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分成4个实验班和4个非实验班,并对其中一个基础最好的班级配备一名外教和英语教师授课。外教授课共计48个学时,主要讲授5个单元的美式或英式文章的理解,并为学生的听力、口语等积累扎实的基础;英语教师主要讲授CET4四级中听力的学习技巧、模拟专项训练。
第三,开展实验调研。本阶段工作开展后,要求各位上实验班和非实验本的教师定期反馈自己授课的实际情况,教师并对授课对象进行抽样调研,了解学生的想法,并记录存在的问题。针对教学中教师发现实验班学生听力和口语比较弱项,但阅读额和写作能力强的问题,我们对听力和口语开展了专项训练,
第四,改变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增加了丰富多彩的课堂活动,还要求学生积极去英语角跟外教进行语言交流。在四级听力模拟训练中,要求学生每周重复精听四级真题听力材料一套,并要求学生重复、默写听力材料,最后把听力材料作为口语材料学习,达到提高学生听力和口语的目的,解决学生哑巴英语的窘境。
2.第二学期
第一,第一阶段归纳总结。总结第一阶段的教学情况,针对教学中出现的诸如沟通、交流不通畅等问题,从思想认识上对学生的语言交际问题进行教育;总结本实验阶段学生对教师授课成效的网络课堂评估,并接受学生的意见,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和课堂活动设计。
第二,教学改革。进一步加强听说练习,课堂互动方面更多侧重学生的听力提高和口语练习。通过复习上学期学习的听力真题材料,加强语言的输出能力培养,实现知识的融会贯通;此外,还学习其他单元的真题听力材料,增进语言输入能力培养。让学生真正融入到听说的语言环境,在虚拟的或真实的语言环境中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以及在交际中如何规避或解决遇到的语言交际障碍,最后实现跟外国人流畅、愉快的沟通。 第三,观摩学习。派遣教师到南宁、广州地区的高校去观摩学习大学英语层次化教学开设的情况。共同探讨大学英语教学以后的发展和ESP教学在大学英语后续改革中的可实施性。
3.第三学期
第一,创建大学英语测试平台。为了给学生提供更多课外学习实践活动,计划创建大学英语试题库,试题库题目编制类型参考新CET4的标准,题目包括听力、深度阅读、快速阅读、选词填空、翻译和写作。模拟题目标准做出样板规范,所有题型全部按照规范要求编制题目。学生平时可进入广西科技大学鹿山学院大学英语考试系统模拟练习整套试题,或进行专项练习,循序渐进地提高自己的听力、阅读、词汇、翻译和写作的能力。
第二,教学反思、重难点知识构建平台大学英语测试系统将被外语系英语课外实践教学和期末测试使用。教师能根据测试系统提供的专项试题信息反馈,侧重教学重点、难点,并改变不同的教学策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自信心,从而改善教学质量。
4.第四学期
第一,分析前三阶段成果。搜集并汇总前三个阶段的教学成效,并对比分析学生的学习进步情况,找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为以后大学英语教学提供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
第二,市场调研。根据鹿山学院转型发展规划,传统的大学英语教学已经不能满足学生学习和工作的需要,为了进一步明确大学英语ESP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计划先后派遣两位老师去广州、郑州进行市场调研,调研后大学英语教学组和项目组教师共同研讨大学英语第二学年的教学工作安排,并制定大学英语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设置。
第三,增加大学英语课外实践活动MYET听说比赛。摆脱传统中诸如:翻译、阅读、写作、演讲大赛,增加MYET听说比赛,让学生下载全球语通APP,通过自己的手机、电脑、ipad等终端实现网络比赛。学生在规定期限内随时登录软件测试自己的听力和口语,系统自动测试学生的口语,给学生更多参与机会和无数次提高口语成绩的机会。而在整个课外实践活动中,学生是组织者、参与者、诠释者、宣传者,教师只是引导者,学生真正发挥了主导作用。
五、结论
在大学英语等级教学中,除了要求外教和教师参与教学,还参与平时对学生听说能力的评估,以及提出英语听说能力提高的建议和计划。同时,编写大学英语试题库,创建广西科技大学鹿山学院大学英语测试系统,提供给学生课下提高听力、阅读、写作、翻译的学习机会,并给教师制定教学内容中的重点和难点提供了高效的数据来源。MYET比赛平台的开展能给学生创造线上了解自身英语听力和口语的机会,同时让学生更加清楚地认识到听力和口语学习的重要性。总之, 在大学英语的教学进入瓶颈时期,鹿山学院大学英语课程的改革成功实现了英语作为语言工具到专业知识和技术的转型——逐渐为专业英语的学习提供更加专业化的英语听力、口语、应用写作平台,并开始为学生讲授专业基础英语听力、口语,让英语作为一门沟通交流的工具的功能更加突出。
参考文献
[1] Gardner, H. Frames of mind: The theory of Multiple Intelligences [M]. New York: Basic Books, 1983.
[2] Judith Arter, Jay McTighe. Scoring Rubrics in the Classroom [M]. Beijing: China Light Industry Press. 2005.
[3] Kelvin Gregory. Assessment in Education. Flinders University, 2005.
[4] Krashen, S. D. The Input Hypothesis: Issues and Implications [M]. New York: Longman Group
Limited, 1985.
[5] Lave, Jean & Wenger, E. Situated Learning: Legitimate Peripheral Participation [M].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9.
[6] Michael J. Lawson. COATSRUAM: a simple framework for considering events in learning and problem solving[M]. Flinders University, 2004.
[7] Richard E. Mayer. Cognitive and met-cognitive, and motivational aspects of problem solving[M], Instructional Science,,1998:26: 49.
[8] V y g o t s k y , L . S . M i n d i n S o c i e t y: The Development of Higher Psychological Processes [M].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78.
[9] 杨永林、李鸣. 一种数字化英语学习语料库及其应用(上)[J]. 外语电化教学,2004(100):20-26.
[10] 张虹、王娜 、曹红晖. “层次化立体交互大学英语教学体系”研究[J]. 中国外语, 2009(3):79-84.
【关键词】层次立体交互式 大学英语 教学改革 独立学院
一、背景
如今,大学英语教学已经不能满足当代社会对人才的迫切需求。近几年来,全国高校大刀阔斧地对传统的大学英语课堂进行改革,独立院校也不例外。独立学院大学英语的教学存在诸多问题,其中最突出的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第一,独立院校学生的英语英语水平参差不齐,差别较大,英语课堂教学工作开展难、双语授课比例很难控制,第二语言教学学生语言提高难度大;第二,除了课堂上能提供给学生语言基础水平提高的平台外,没有课外学生自主学习平台、网站或实践活动,对学生的英语基础测评活动比较单一,不能真实地反应学生的水平,更不能检测出学生的听、说、阅读、写作的基础水准,对学生英语专项水平提高指导意义不大;第三,教学模式比较单一,教学手段难以实施,学生的积极性不高,不是为了提高语言的交际能力和应用能力去学英语,多半是为了取得高的分数,取得比较高的绩点。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比较被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很难调动起来。基于此,本文探讨了独立学院大学英语的教学改革。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层次化立体交互”大学英语教学体系主要围绕创新教学理念、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优化基于计算机和课堂的教学模式、强化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综合应用英语的能力,尤其是听说能力等主题进行。“层次化”指根据学生英语学习能力和需求的不同,采取“滚动制分级教学”,并且在各个级别的教学实践中、在教学实践的各个环节中,如教学目标、教学模式、课程设置、教学评估等方面都采取层次化设计,充分体现“个性化教学”,彰显“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立体交互”指教学体系中各个要素多层次多角度全方位的结合,包括课内教学与课外实践相结合、课堂教学与网络自主学习相结合、基础必修与高级选修相结合、终结性评估与形成性评估相结合以及基础型实践与拓展型实践相结合(张虹、王娜、曹红晖,2009)。
“层次化立体交互大学英语教学体系”首先体现在层次化分级教学实践中,依托“语言输入理论”(Krashen, 1985),强调“个性化”、“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网络自主学习为学生主动构建意义创造了机会,根据以维果茨基等为代表的“社会建构主义学习理论”(Vygotsky,1978)及“多元智能理论”( Gardner,1983),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借助多元化、层次化的课外实践活动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认知、学习渠道,使智能强项不同的学生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渠道,发掘自我潜能,不仅达到语言学习的目的,而且促进多元智能的不断发展,达到素质教育与终身教育的目的。同时,“ 社 团 实 践 理 论 ”(Lave & Wenger,1999; 杨 永 林, 李 鸣,2005)为大学英语第二课堂活动的开展打开了一扇亮窗。
总之,从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现状来看,“层次化立体交互大学英语教学体系”的先进性、科学性,是经过了社会发展等各方面的考验和国内几所著名院校实验实践证明,是符合中国当下实际状况、有利于中国高校实施大学英语教学改革.
三、教学改革目标
第一,对新入学新生进行层次化教学,并配备一名外教进行授课,要实现能跟外教进行基本的日常生活交流的目标。
第二,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英语听说能力,能跟外教及英语教师进 行流畅地沟通;重视视听说教程,让学生的英语听力基本达到四级标准,跟外教沟通有太大的障碍。
第三,建设试题库,学生平时可以进行模拟练习,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词汇量、语法、阅读及写作能力,为非英语专业四级听力、阅读、写作、选词填空等打好基本功,并做好英语四级考试的准备工作;用建设的试题库完成期末测试工作。
一项有效教学改革体系。
四、教学改革
1.第一学期
第一,新学期调研活动。以黄锦华教授为代表的鹿山学院外语系的全体教学和科研团队对机械系新生教学团队进行调研,并搜集网上的期刊、网络及图书资料等文献资料,同时让辅导员负责统计新生英语高考成绩,及学生的听说、阅读、写作情况。
第二,开展实验班并规划授课内容。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分成4个实验班和4个非实验班,并对其中一个基础最好的班级配备一名外教和英语教师授课。外教授课共计48个学时,主要讲授5个单元的美式或英式文章的理解,并为学生的听力、口语等积累扎实的基础;英语教师主要讲授CET4四级中听力的学习技巧、模拟专项训练。
第三,开展实验调研。本阶段工作开展后,要求各位上实验班和非实验本的教师定期反馈自己授课的实际情况,教师并对授课对象进行抽样调研,了解学生的想法,并记录存在的问题。针对教学中教师发现实验班学生听力和口语比较弱项,但阅读额和写作能力强的问题,我们对听力和口语开展了专项训练,
第四,改变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增加了丰富多彩的课堂活动,还要求学生积极去英语角跟外教进行语言交流。在四级听力模拟训练中,要求学生每周重复精听四级真题听力材料一套,并要求学生重复、默写听力材料,最后把听力材料作为口语材料学习,达到提高学生听力和口语的目的,解决学生哑巴英语的窘境。
2.第二学期
第一,第一阶段归纳总结。总结第一阶段的教学情况,针对教学中出现的诸如沟通、交流不通畅等问题,从思想认识上对学生的语言交际问题进行教育;总结本实验阶段学生对教师授课成效的网络课堂评估,并接受学生的意见,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和课堂活动设计。
第二,教学改革。进一步加强听说练习,课堂互动方面更多侧重学生的听力提高和口语练习。通过复习上学期学习的听力真题材料,加强语言的输出能力培养,实现知识的融会贯通;此外,还学习其他单元的真题听力材料,增进语言输入能力培养。让学生真正融入到听说的语言环境,在虚拟的或真实的语言环境中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以及在交际中如何规避或解决遇到的语言交际障碍,最后实现跟外国人流畅、愉快的沟通。 第三,观摩学习。派遣教师到南宁、广州地区的高校去观摩学习大学英语层次化教学开设的情况。共同探讨大学英语教学以后的发展和ESP教学在大学英语后续改革中的可实施性。
3.第三学期
第一,创建大学英语测试平台。为了给学生提供更多课外学习实践活动,计划创建大学英语试题库,试题库题目编制类型参考新CET4的标准,题目包括听力、深度阅读、快速阅读、选词填空、翻译和写作。模拟题目标准做出样板规范,所有题型全部按照规范要求编制题目。学生平时可进入广西科技大学鹿山学院大学英语考试系统模拟练习整套试题,或进行专项练习,循序渐进地提高自己的听力、阅读、词汇、翻译和写作的能力。
第二,教学反思、重难点知识构建平台大学英语测试系统将被外语系英语课外实践教学和期末测试使用。教师能根据测试系统提供的专项试题信息反馈,侧重教学重点、难点,并改变不同的教学策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自信心,从而改善教学质量。
4.第四学期
第一,分析前三阶段成果。搜集并汇总前三个阶段的教学成效,并对比分析学生的学习进步情况,找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为以后大学英语教学提供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
第二,市场调研。根据鹿山学院转型发展规划,传统的大学英语教学已经不能满足学生学习和工作的需要,为了进一步明确大学英语ESP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计划先后派遣两位老师去广州、郑州进行市场调研,调研后大学英语教学组和项目组教师共同研讨大学英语第二学年的教学工作安排,并制定大学英语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设置。
第三,增加大学英语课外实践活动MYET听说比赛。摆脱传统中诸如:翻译、阅读、写作、演讲大赛,增加MYET听说比赛,让学生下载全球语通APP,通过自己的手机、电脑、ipad等终端实现网络比赛。学生在规定期限内随时登录软件测试自己的听力和口语,系统自动测试学生的口语,给学生更多参与机会和无数次提高口语成绩的机会。而在整个课外实践活动中,学生是组织者、参与者、诠释者、宣传者,教师只是引导者,学生真正发挥了主导作用。
五、结论
在大学英语等级教学中,除了要求外教和教师参与教学,还参与平时对学生听说能力的评估,以及提出英语听说能力提高的建议和计划。同时,编写大学英语试题库,创建广西科技大学鹿山学院大学英语测试系统,提供给学生课下提高听力、阅读、写作、翻译的学习机会,并给教师制定教学内容中的重点和难点提供了高效的数据来源。MYET比赛平台的开展能给学生创造线上了解自身英语听力和口语的机会,同时让学生更加清楚地认识到听力和口语学习的重要性。总之, 在大学英语的教学进入瓶颈时期,鹿山学院大学英语课程的改革成功实现了英语作为语言工具到专业知识和技术的转型——逐渐为专业英语的学习提供更加专业化的英语听力、口语、应用写作平台,并开始为学生讲授专业基础英语听力、口语,让英语作为一门沟通交流的工具的功能更加突出。
参考文献
[1] Gardner, H. Frames of mind: The theory of Multiple Intelligences [M]. New York: Basic Books, 1983.
[2] Judith Arter, Jay McTighe. Scoring Rubrics in the Classroom [M]. Beijing: China Light Industry Press. 2005.
[3] Kelvin Gregory. Assessment in Education. Flinders University, 2005.
[4] Krashen, S. D. The Input Hypothesis: Issues and Implications [M]. New York: Longman Group
Limited, 1985.
[5] Lave, Jean & Wenger, E. Situated Learning: Legitimate Peripheral Participation [M].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9.
[6] Michael J. Lawson. COATSRUAM: a simple framework for considering events in learning and problem solving[M]. Flinders University, 2004.
[7] Richard E. Mayer. Cognitive and met-cognitive, and motivational aspects of problem solving[M], Instructional Science,,1998:26: 49.
[8] V y g o t s k y , L . S . M i n d i n S o c i e t y: The Development of Higher Psychological Processes [M].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78.
[9] 杨永林、李鸣. 一种数字化英语学习语料库及其应用(上)[J]. 外语电化教学,2004(100):20-26.
[10] 张虹、王娜 、曹红晖. “层次化立体交互大学英语教学体系”研究[J]. 中国外语, 2009(3):79-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