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之谜

来源 :健康必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ydxpj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一个很简单的问题你是否想过:不论人的年龄、身高、体重差别多大,有一个数字是相同的,那就是体温是37℃左右。不论是黄种人、白种人、黑种人还是棕种人,也不论你住在赤道还是北极,体温都基本相同。哺乳类、鸟类以及其他的温血动物都具有恒定的体温,它们的体温同样是37℃上下。寒带的南极企鹅和热带撒哈拉沙漠的骆驼,它们的体温同样是37℃上下。为何体温偏偏选择了37℃?
  
  ·人体内有一个精密的空调·
  37℃只是体温的一个大概数字,人体各个部位、每日早晚及男女之间的体温均存在着差异。正常人口腔温度为36.3℃~37.2℃,腋窝温度较口腔温度低0.3℃~0.6℃,直肠温度较口腔温度高0.3℃~0.5℃。一天之中,清晨2~5时体温最低,下午5~7时最高。另外,女子体温一般较男子高0.3℃左右,女子体温在经期亦有些许变化。
  人体对体温的调节是非常精确的,体温只要比正常值有0.5℃的变化,就会让你感到不舒服。如果体温比正常值上升或下降了1℃,你就可能需要赶快去挂急诊。那么,人体是怎样维持体温恒定的呢?
  这是因为人体内有一套产热和散热的自动调控装置,它由下丘脑的体温调节中枢和皮肤内脏的许多温度感受器组成。当人感到冷或热时,信号由神经系统传入,下丘脑的体温调控“司令部”很快下达指令,使有关系统如肌肉、内脏器官、皮肤、毛细血管、汗腺等全部启动起来,各司其职,有序地进行体温调控,尽量使体温保持在恒定范围。比如,当环境温度下降和寒冷刺激时,肌肉就会收缩发抖(打冷战),使产热增加;天热时,人体就会排汗,利用水分蒸发来散热。
  当然,人体的这种调控能力是有限度的。所以,当患感染性疾病或长时间暴露在高温环境下时就会发热,因为这时机体的体温调控装置已力不从心。
   大家一定有这样的体验,当患有各种感染症时,体温就会上升。这是因为身体受到细菌的感染后,体内的免疫系统开始工作,进行抵抗的原因。此时,被称为大噬菌细胞的免疫细胞刺激体内的免疫系统,分泌出一种特殊的物质。这种物质由血液向脑中输送,再由脑室附近的终极部位进入脑内。这种物质进入大脑后在丘脑下部发挥作用,使体温上升,所以在发生感染症状时体温就上升。为什么我们的体温通常都在小范围内变化呢?这如同处于一个非常保温的恒温箱里一样。也就是说体温高于正常温度时,全身皮肤的血管会扩张,皮肤变红身体出汗。当低于正常温度时,身体就会发抖,产生热量,毛发立起来以防止散热。
  虽然我们对感冒很熟悉,但为什么患上感冒时即使发热、体温上升时我们也会感到寒冷、发抖,而当治疗后恢复正常时,即使体温下降我们也会出汗呢?为了说明这个道理,我来打个比方,把空调的设定温度假定为我们体内的设定温度,患感冒时设定温度上升,但体温未达到时就会感到寒冷。反之,感冒治好后设定温度达到正常,而体温要通过出汗才能降至正常。
  同样,一阵寒风吹过,你的皮肤会绷紧,你的牙齿会得得作响。这是为什么呢?你的身体在这种时候这种条件下为什么会颤抖呢?这是因为大脑的连结系统对皮肤的温度进行监控,决定什么时候开始颤抖。颤抖是由身体自行调节的众多无意识和下意识功能的一种。颤抖能在骨骼肌中产生热量,这个过程需要相当多的能量,它通常是人体在寒冷的环境中保持体内温度的最后一个方法。
  
  ·恒温:进化之谜·
  当我们由一个地方走到另一个地方时,可以感觉到四周温度的变化,但是我们的体温却不会改变。这是因为人类属于“恒温动物”类,恒温动物还包括所有温血动物、哺乳动物、家禽、家畜和鸟类。恒温动物的体温均在37℃左右:大象的体温最低,是35.5℃:小鸟的体温最高,可达42.8℃。但是有些动物的体温,会随环境温度的变化而改变,这类动物被称为冷血动物。它们包括昆虫、蛇类、青蛙、鱼、蜥蜴和龟等。冷血动物的体温,会比周围环境低一点。
  科学家研究发现,某些动物能够保持体温恒定的开始时间,几乎恰好和他们从水生变成陆生的时间相吻合。生存于水底下的生物,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可以避开外界气候变化的影响,特别是在深水中,周围的温度几乎可以保持不变。反过来,生活于地表上的动物则必须承受一天24小时的温度变动,它们会经历夜晚和白天、雨天和晴天、刮风和暴风雨。因此,在地表生活的许多生物已经进化到可以快速随机应变的地步。
  大脑和行动需要同时运作,这是动物必备的生存之道。科学研究发现:大脑在恒温下运作得最好。支配人类思想和行动的是脑,这是由几百亿交互联结的神经细胞所组成的线路,奇妙又精巧。假若体温发生变化,必然导致动物体内的各种复杂化学反应呈现出不同的状况,各种激素信息也有所不同。所以,保持恒定的体温是像我们一样复杂的动物的最佳进化选择。
  
  ·为什么把体温设在37℃?·
  人类把体温设定在37℃,是进化的选择。因为要保持一个恒定的体温,必然要选择一个产热和散热最容易平衡的点,在这一温度时,机体活动所产生的热量最容易与机体散失在环境中的热量平衡,也就最容易保持体温的恒定。科学家认为,人类的体温之所以设定在37℃,和我们在20℃的房间中感到舒服的原因一样。当200多万年以前人类刚出现在非洲时,白天的平均温度在25℃以下。在这种气候条件下,当人类的体温超过35℃时,打猎这类活动经由新陈代谢过程所产生的热最容易发散出去。也就是说,是人体自身新陈代谢水平和地球环境温度之间的平衡,决定了37℃这一恒定体温。恒温动物的体温大多在35℃~40℃范围,这是在生物进化过程中,生物链中的捕食者和被捕者耐力较量的结果,即为动物捕食活动等生存竞争过程的平衡点。
其他文献
本文主要针对《办公信息化技术》这门课程的教学方法进行了设计并阐述了实现过程,主要对:以实施“教、学、练、做”为一体的“做中教”的教学组织模式为教学方法的设计思想,到做
目的:根据小儿溺水患者的治疗情况,总结小儿溺水患者的抢救经验.方法:以医院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小儿溺水患者为研究样本,根据患儿入院以前是否及时接受现场急救,将患
柠檬易感流胶病,其防治方法可采用芽接或化学防治.施宝灵和可杀得是一种新型的广谱杀菌剂,本文对其防治柠檬流胶病生疫霉菌的药效作了室内测定.rn1材料与方法rn10%施宝灵胶悬
社会飞速发展的今天,各种坝体结构不断涌现了出来,成为社会发展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碾压式均质土坝作为目前较为常见的一种坝体结构,在目前社会发展中发挥着愈来愈重要的作
目的:探索宫腔球囊填塞及B-Lynch缝合止血措施对于预防和治疗产后出血的作用.方法:住院分娩产后出血高危因素产妇120例随机分组,对照组60例予B-Lynch缝合止血,研究组60例宫腔
蜂农缘何放弃产蜂胶rn王强(化名)是被称为“中国蜜蜂之乡”浙江衢州江山市的一位蜂农.他自己养了300多群(一群相当于一箱)蜜蜂,从业20多年.rn据了解,虽然江山是养蜂大市,但王
本论文针对《职业生涯规划》教学逐步实现校本化、个性化,提高教学实效性问题中涉及的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教师素质提升等方面进行了理性和初步探讨。
目的:分析肺炎支原体引起小儿呼吸道感染的相关情况.方法:选择2013年7月-2014年7月本院肺炎支原体患儿201例,分析导致小儿呼吸道感染的病因以及临床症状,总结导致重症肺炎支
目的:对整形缝合技术应用在面部外伤患者中的缝合效果进行观察.方法:以66例面部外伤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双盲法分为整形缝合组、对照组,各33例.整形缝合组患者予以整形缝合技
本文对高等职业院校培育特色专业的内涵进行了分析与论述,提出了培育特色专业的支撑条件,并就特色专业的凝练进行了阐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