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很多关于Scratch的研究都将其定位于儿童编程入门语言,认为它能够让学生快乐地编程。我认为,Scratch不仅是编程语言,还是创作工具,是表达工具。它能帮助学生进行有效的信息化表达和数字化创作,提升学生从语言到思维、从个人解决问题到团队合作等多方面的能力。Scratch项目负责人凯伦·布雷迪博士曾说:“我们的目的不是要创建电脑程序编写大军,而是帮助电脑使用者表达自己。”
游戏设计是学生在Scratch学习中比较感兴趣的一个内容,如《小猫捉鱼》《F1赛车》《走迷宫》《打地鼠》等等,在游戏设计过程中要涉及到:游戏规则、美工、编程、剧本、角色、场景等等一些元素,这些都是一个游戏在设计时所需要综合考虑的。因此在进行一个完整的游戏设计过程中,学生的表达能力、合作能力、思维能力、动手能力、创造能力、沟通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等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高。
1、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得到强化
Scratch的主旨是“想法程序分享”。学生在用它进行创作的时候,首先要有一个“好创意”,就像导演需要一个“好剧本”一样。信息技术教师都知道,描述一个程序是可以用自然语言的,在Scratch教学中,教师也可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用自然语言来描述他们的创意、想法。
如小学阶段,可让学生用自然语言来讲述一个自编故事,如三只小猪、狐假虎威等,并将它们和Scratch的教学合二为一。从学生看动画、讲故事,到学生讲故事、教师做动画,再到学生讲故事、学生做动画……随着教学的开展与深入,学生将不断用语言描述着他们的设想与故事。慢慢地,词汇量、遣词造句的能力在逐步增强,从简单的寥寥数语到完整叙述,从量变到质变。学生们会惊喜地发现,在叙述时加入一些连接词和Scratch特有关键词,能帮助他们更好地将故事和想法转变为可制作的“剧本”,并有效增强语言叙述的逻辑性,增加语言和Scratch各部件之间的关联,实现与最终作品之间的耦合。当学生完成从编剧到导演的转变时,我们可以看到的是:故事的叙述脱口而出,而制作水到渠成。
让学生用Scratch进行信息化表达前,先用自然语言来表达,这也回避了低龄学生绘制流程图这样一个难点,同时还能让他们意识到“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树立想法优先,先设计后制作的意识。
2、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得到提高
传统的编程软件需要学生记忆命令、输入命令,如果命令拼写错误,那程序就不能正确运行,对于小学生而言,这就像是一个坎,不仅影响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而且还容易造成他们的畏惧心理,直接影响到他们动手操作。而Scratch中的命令无需记忆,从指令集中拖选出来即可,程序的代码更容易阅读,更容易理解,使得游戏设计变得较为简单,因此学生也都乐于动手尝试。
以前学习编程语言时教师督促学生动手实践,现在Scratch课堂上学生积极主动地要求动手尝试,因为他们把Scratch学习当成是一个游戏,而动手尝试的过程就是游戏中的攻关。在攻下一个个难关的时候,他们的动手实践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3、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兴趣得到提升
在Scratch课堂上,学生获得了创作数字化作品的机会和经验,他们通过挑选、处理、集成大量的信息资料,来自由表达他们的意图。当完成自己酷炫的作品时,他们将体验到满足感;当相互欣赏作品、交换玩自制游戏时,又将获得成就感。在这种目标的引导和激励下,学生的兴趣将得到巨大提升。
同时,在Scratch教学中,加减乘除、直角坐标、循环和变量、随机函数、逻辑条件等都将成为最吸引人的元素。有了它们,就能够让动物们迅速奔跑,让花儿慢慢开放,让汽车、轮船、飞机都按照设想运动,所有的一切都可以在他们的作品中直观呈现出来。在Scratch项目中,变量可以控制动画速度、记录游戏分数,随机数可以让“大鱼吃小鱼”游戏中的小鱼不断重生。此时,学习这些知识变成了一种需要、一种渴求,学习的主动性还需要教师去调动、课堂的纪律还需要教师去管理吗?学生有了高昂的兴趣和主动性,课堂的高效是可以期待的。
4、学生的思维和解决能力得到锻炼
Scratch用一种非常有意义的设计理念去支持问题的发现和解决。在学生用Scratch创作的时候,他需要有创意,进而设计原型系统,然后试验,看其是否可行,发现错误并及时修正,听取别人的评价和意见,修改设计使其更完美。整个过程是一条不断上升的螺旋线,即想到一个好主意,完成作品,而这个作品又激发了新的想法,按照新的想法再完善作品或者创作一个新作品……在这个不断重复的过程中,无数的问题会自然生成,促使学生不断地去解决问题。又因为Scratch被设计得非常容易修改,学生能够动态地改变每块代码,并立即看到修改结果,因此能够让学生在不断地生成、解决问题的交互试验过程中获得巨大的成就感。在多次的Scratch实践课中我们看到,学生是在自觉地重复着这个过程,力求让自己的作品更完美地表现最初的設计意图。
从设计语言的叙述,舞台的设计,角色的分配,到角色设置代码,逻辑条件的创设、判断与循环结构的运用,直到最后反复的修改调试,这是Scratch游戏设计的一个完整过程,这个设计过程有助于锻炼学生完整而有创意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帮助他们成为一个思维有条理、逻辑清晰的人。在Scratch中,学生搭建脚本,反复尝试探究获得自己想要的结果,这个过程使学生形成了科学发现的思维方式,而这个反复尝试探究的过程也被学生当成了一种有趣的游戏。
5、学生的创造能力变得无障碍
与传统枯燥的编程不同,Scratch卡通化的图形界面和搭积木式的编程序方式使得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被极大地激发,创作的欲望增强。使得他们能专注于想象与设计并轻松将其实现,真正实现了“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这种变化能在很大程度上缩小信息技术课堂上学生操作层面的差异性。而我们在Scratch教学中,将平时的“做中学”进一步发展成为“边设计边学习”,让学生在设计和创造中学习。
在Scratch课堂上,学生可以自由地去想,同一个游戏,由于每个人的思维方式的不同、审美眼光的不同、挑选素材的不同,使得每个人的作品都是不一样的,每个人的作品都有着学生自己的鲜明个性。
游戏设计是学生在Scratch学习中比较感兴趣的一个内容,如《小猫捉鱼》《F1赛车》《走迷宫》《打地鼠》等等,在游戏设计过程中要涉及到:游戏规则、美工、编程、剧本、角色、场景等等一些元素,这些都是一个游戏在设计时所需要综合考虑的。因此在进行一个完整的游戏设计过程中,学生的表达能力、合作能力、思维能力、动手能力、创造能力、沟通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等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高。
1、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得到强化
Scratch的主旨是“想法程序分享”。学生在用它进行创作的时候,首先要有一个“好创意”,就像导演需要一个“好剧本”一样。信息技术教师都知道,描述一个程序是可以用自然语言的,在Scratch教学中,教师也可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用自然语言来描述他们的创意、想法。
如小学阶段,可让学生用自然语言来讲述一个自编故事,如三只小猪、狐假虎威等,并将它们和Scratch的教学合二为一。从学生看动画、讲故事,到学生讲故事、教师做动画,再到学生讲故事、学生做动画……随着教学的开展与深入,学生将不断用语言描述着他们的设想与故事。慢慢地,词汇量、遣词造句的能力在逐步增强,从简单的寥寥数语到完整叙述,从量变到质变。学生们会惊喜地发现,在叙述时加入一些连接词和Scratch特有关键词,能帮助他们更好地将故事和想法转变为可制作的“剧本”,并有效增强语言叙述的逻辑性,增加语言和Scratch各部件之间的关联,实现与最终作品之间的耦合。当学生完成从编剧到导演的转变时,我们可以看到的是:故事的叙述脱口而出,而制作水到渠成。
让学生用Scratch进行信息化表达前,先用自然语言来表达,这也回避了低龄学生绘制流程图这样一个难点,同时还能让他们意识到“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树立想法优先,先设计后制作的意识。
2、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得到提高
传统的编程软件需要学生记忆命令、输入命令,如果命令拼写错误,那程序就不能正确运行,对于小学生而言,这就像是一个坎,不仅影响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而且还容易造成他们的畏惧心理,直接影响到他们动手操作。而Scratch中的命令无需记忆,从指令集中拖选出来即可,程序的代码更容易阅读,更容易理解,使得游戏设计变得较为简单,因此学生也都乐于动手尝试。
以前学习编程语言时教师督促学生动手实践,现在Scratch课堂上学生积极主动地要求动手尝试,因为他们把Scratch学习当成是一个游戏,而动手尝试的过程就是游戏中的攻关。在攻下一个个难关的时候,他们的动手实践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3、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兴趣得到提升
在Scratch课堂上,学生获得了创作数字化作品的机会和经验,他们通过挑选、处理、集成大量的信息资料,来自由表达他们的意图。当完成自己酷炫的作品时,他们将体验到满足感;当相互欣赏作品、交换玩自制游戏时,又将获得成就感。在这种目标的引导和激励下,学生的兴趣将得到巨大提升。
同时,在Scratch教学中,加减乘除、直角坐标、循环和变量、随机函数、逻辑条件等都将成为最吸引人的元素。有了它们,就能够让动物们迅速奔跑,让花儿慢慢开放,让汽车、轮船、飞机都按照设想运动,所有的一切都可以在他们的作品中直观呈现出来。在Scratch项目中,变量可以控制动画速度、记录游戏分数,随机数可以让“大鱼吃小鱼”游戏中的小鱼不断重生。此时,学习这些知识变成了一种需要、一种渴求,学习的主动性还需要教师去调动、课堂的纪律还需要教师去管理吗?学生有了高昂的兴趣和主动性,课堂的高效是可以期待的。
4、学生的思维和解决能力得到锻炼
Scratch用一种非常有意义的设计理念去支持问题的发现和解决。在学生用Scratch创作的时候,他需要有创意,进而设计原型系统,然后试验,看其是否可行,发现错误并及时修正,听取别人的评价和意见,修改设计使其更完美。整个过程是一条不断上升的螺旋线,即想到一个好主意,完成作品,而这个作品又激发了新的想法,按照新的想法再完善作品或者创作一个新作品……在这个不断重复的过程中,无数的问题会自然生成,促使学生不断地去解决问题。又因为Scratch被设计得非常容易修改,学生能够动态地改变每块代码,并立即看到修改结果,因此能够让学生在不断地生成、解决问题的交互试验过程中获得巨大的成就感。在多次的Scratch实践课中我们看到,学生是在自觉地重复着这个过程,力求让自己的作品更完美地表现最初的設计意图。
从设计语言的叙述,舞台的设计,角色的分配,到角色设置代码,逻辑条件的创设、判断与循环结构的运用,直到最后反复的修改调试,这是Scratch游戏设计的一个完整过程,这个设计过程有助于锻炼学生完整而有创意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帮助他们成为一个思维有条理、逻辑清晰的人。在Scratch中,学生搭建脚本,反复尝试探究获得自己想要的结果,这个过程使学生形成了科学发现的思维方式,而这个反复尝试探究的过程也被学生当成了一种有趣的游戏。
5、学生的创造能力变得无障碍
与传统枯燥的编程不同,Scratch卡通化的图形界面和搭积木式的编程序方式使得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被极大地激发,创作的欲望增强。使得他们能专注于想象与设计并轻松将其实现,真正实现了“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这种变化能在很大程度上缩小信息技术课堂上学生操作层面的差异性。而我们在Scratch教学中,将平时的“做中学”进一步发展成为“边设计边学习”,让学生在设计和创造中学习。
在Scratch课堂上,学生可以自由地去想,同一个游戏,由于每个人的思维方式的不同、审美眼光的不同、挑选素材的不同,使得每个人的作品都是不一样的,每个人的作品都有着学生自己的鲜明个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