匠心独运寓意丰 雕艺精湛美名扬

来源 :科学之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ean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灵石古村山水间,四合坊巷礼为先,楼台塾馆凝文气,儒雅兴衰二百年。”古老的三晋大地,广袤的黄土高原,曾经在历史上多出豪门望族,位于山西省灵石县静升镇的王家大院便是其中之一,有“王家归来不看院”一说。王家大院之所以闻名遐迩,除了恢弘的整体气势外,其随处可见、精美绝伦的三雕艺术更是让人惊叹不已。
  砖雕、木雕、石雕,是王家大院整体建筑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所谓“建筑必有图,有图必有意,有意必吉祥”,正是王家大院雕刻艺术的真实写照。无处不在的“三雕”,装饰着王家大院的斗拱、雀替、照壁、柱础石、墙基石、匾额、帘架等,在继承汉代的基础上又吸收了宋元雅秀绚丽的雕刻技法,有宏篇巨制、有精彩小品,雕刻题材丰富多彩,技法精致多样,充分将中华民俗文化与儒释道思想融为一体,成为传承我国古老文明的一种载体。
  王家大院三雕艺术于2008年3月入选第一批晋中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013年12月入选山西省第四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本期传承,让我们跟随“木雕、石雕、砖雕制作技艺”传承人任清文的脚步,纵情徜徉于王家大院,触摸并感受三雕艺术无处不在的精致。
其他文献
“济世灵丹千秋重,活人妙术万古传。”作为中医界妇科翘楚,平遥道虎壁王氏妇科薪传近千年,历史悠久、名医辈出,于2011年正式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是三晋大地上济世为民的“生生之学”。医乃仁术,仁者爱人,中医学肇自岐黄,贵为杏林一木的道虎壁王氏中医妇科,近千年来,一直以医德仁术载誉中医妇科界,为百姓驱疾苦、谋健康,并在传、帮、带的有序承传体系中不断发扬壮大,继前人之艺,续后世千秋。本期传承,我
期刊
一面是传统的“招手叫车”,一面是新兴的“网络约车”。在过去的两年间,挟移动互联技术的“劲风”,“专车”“快车”“顺风车”等多种网络约车丰富了人们的出行方式。收获服务好、价格低等赞誉的同时,网络约车也因为没资质、权责不清、缺乏监管的“野蛮生长”而遭遇多方质疑。然而,近期出台的《关于深化改革推进出租汽车行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和《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暂行办法》却为其合法化带来了更多可能,“转正
期刊
北方的春天,乍暖还寒。这天天公作美,是出行的好天气。  这次要去的是忻州市热力有限公司,它是山西金邦集团的下属子公司之一,归口管理单位为忻州市建设局。企业近几年刚刚成立,但发展迅速,已是金邦集团的招牌企业。    七个人傲立潮头    忻州市位于山西省中北部,总人口约300万,其中非农业人口60余万。忻州古城至今已有将近1 800年的历史,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有“晋北锁钥”之称
期刊
西南大旱持续的高温少雨天气导致中国西南五省的旱情不断加重,其中云南、广西部分地区的旱情已达到特大干旱等级。聚焦旱灾背后,是干旱暴露出对水利设施老化的隐忧和频繁的极端天气对人类发出的挑战。    双子机器人日本科学家4月3日推出一款以一名年轻女性为原型的仿真机器人——与原型如同双胞胎。“她”能够模仿人类多种表情和动作,几乎以假乱真。    3D报纸比利时体育报纸——《最后一小时体育报》近日推出了一期
期刊
他年轻时玩爵士、投身当代艺术、去印度学藏传佛教,直到30多岁才一心学陶,现已成为最能将艺术融入日常生活的民艺家。20多年来,他创作出的1?000多款生活器具呈现了“用之美”,他说:“我想去制作人们认为不起眼的东西,我唯一的信条就是把生活用具和现代美术不分界线地融入日常生活。”他就是日本手艺人——安藤雅信。  1992年,安藤雅信与同为民艺家的安藤明子结婚。从1998年开始,他们将一座百年日本古民居
期刊
妇科艺精 成宋而兴元  王氏始祖王厚先生,行医源于太原郡,北宋时期,为了躲避战乱,率子孙迁居平遥东泉镇麦茭沟村。当时,在太原郡附近县署中平遥居住人口较多,而平遥东泉镇在古城的东南方向,是盛产中草药的地方,王氏为了采集中药之便利,才选定在这个风水宝地,该镇相距平遥古城约15千米,王厚也是从有记载以来首位王氏中医妇科的代表人物。王氏自此家传不断、名医辈出,并开创了三晋一带妇科之先河,是王氏妇科的形成初
期刊
王金权作为第二十八代代表性传承人,谨守祖训,从小便对祖国医学有着浓厚的兴趣,他目睹了广大农民贫病交加而又缺医少药的现状,更激发了他济世救人的志向。7岁开始熟读《药性赋》《医学三字经》,13岁起随父出诊行医、抄写处方,遍迹乡里,深得王氏妇科家传之道。18岁便能开始独立行医。此后,他边行医边学习,先后考入山西医学院中医专业、山西中医学院中医专业系统学习,1992年赴中国中医研究院广安门医院深造专攻妇科
期刊
中国是诗的国度,可是,现在还有多少人在写诗,又写出了多少好诗呢?王小波说过,“一个人只拥有此生此世是不够的,还应该拥有一个诗意的世界”。可是,现在还有谁在读诗,还有多少人从内心里对诗心存敬意呢?  对于诗歌,我一向是喜爱的,曾经有两个厚的手抄本记录着喜欢的诗。至今,我还时不时诵读海子的《面朝大海 春暖花开》,它告诉我如何对待生活,“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喂马、劈柴、周游世界/从明天起,关心蔬菜
期刊
在许多人的眼中,65岁的段怡村老先生有些孤独。他有3个子女,有一个非常幸福的大家庭,而且他热心开朗,有不少朋友。可这样一个人怎么会给人一种比较孤独的感觉呢?    记者来到兰州市东郊的桃树坪,实地探访了这位水车传承人的生活,也弄明白了他感到孤独的原因:没有知音和追随者的寂寞。  段怡村老先生是2008年兰州市通过的4位非物质文化传承人之一。他掌握的兰州大水车制作技艺,与魏世发(鼓子)、陈增三(鼓子
期刊
对于我们年近花甲的人来说,童年时代或者少年时期,考虑最多的是温饱问题,对什么是钢琴,以及钢琴的相关知识知之甚少。但是改革开放后,人们从电影中看到、在书本上阅到,知道钢琴是世界上最流行、最高贵、最迷人的乐器之一。而钢琴在使用中需要精心呵护,更需要“医师”的“治疗”。  这里说的“医师”指的是钢琴调律师,打个比方就是给钢琴“看病”的“大夫”,这是一种让琴声更美妙的职业。一台钢琴有大大小小8 000多个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