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无姜大盘鱼当道

来源 :风尚周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zfiv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提到农家菜馆,勾起的印象大多是竹椅、木桌和嗡嗡转动的风扇。“鱼上鲜”的老板显然不愿意遵循惯例。新开张三个月的店里,装饰着艳红的小吊灯,紫色勾纱的窗帘,白色的软皮沙发……农家菜成功“洗脚上田”,踏上小资的幸福路。
  问到店名里只强调无姜大头鱼,恰好经过桌边的厨师顺口便答:“烹饪行当里有个说法,‘牛不落蒜,猪不落姜,鱼则添姜’,都是为了让食材显得鲜美的规律。旧时的鱼容易不新鲜,所以总要放姜除腥。现在店里的鱼都是上桌前才杀,不放姜也鲜甜,所以才叫无姜大盘鱼。”
  餐厅对大盘鱼的自信,更直接反映在菜谱上。偌大的餐厅,菜谱却只有简单的两页。一页是朴实的小炒、点心,另一页便是招牌三种鱼锅做法:焖、粥水煮和原汁大盘鱼。从小在高明水库里吃着水草喝着山泉长大,缩骨大头鱼晃着不合比例的大脑袋在水缸里游弋。 生猛的黑须魽鱼,被厨师一抓,奋身甩尾。师傅说,捞上来的鱼马上拿进厨房煮至七成熟,配上蟹、虾、白贝、香菇等一众鲜甜配菜,挤挤攘攘地大盘上桌。
  侍应走上前来,先替盘中间的鱼浇上金黄黏稠的浓香汁,再倒入用鲮鱼骨熬煮的雪白鱼汤。开大火一煮,浓香汁顺着鱼身流下,鱼汤上下翻滚,颇有些水漫金山的架势。侍应再用刀叉一切,整条鱼竟只有背脊中央一条大骨,余下的全是厚实大块鱼肉。
  急忙入口,鱼肉既滑嫩又弹牙,而且久煮不老。煮到最末,连配菜的香菇和葱段都吸满了鱼汁,鲜香无比。
  
  吻鱼*体型硕大,全身上下却只有一条粗壮的脊骨,在火锅之中不用担心挑鱼刺的问题。吻鱼的鱼肉弹牙多汁,久煮依然保持鲜嫩。
  
  香菇*香菇本身带有清香,吸收了鱼汤的鲜美,更加多汁清甜。在丰盛的海鲜锅当中,香菇更担起了补充纤维素的作用。
  
  明虾*虾的美味关键在于新鲜。师傅每天新鲜从市场入货,虾肉紧实饱满,圆胖的虾肉和橙黄的虾膏让人食指大动。
  
  花蟹*虽然个头不大,但是一向以清甜取胜。蟹壳较脆,从锅里捞出来,无需动用蟹钳就可以轻松尝到蟹的美味。
  
  牛肉丸*瘦肉太多则干,肥肉太多则软。鱼上鲜的牛肉丸是师傅手工打造的,有弹性之余又充满肉汁,大口咬下让人大呼过瘾。
  
  白贝*肉质细嫩鲜甜,师傅把白贝略微白灼后再放入与鱼汤同煮,鲜上加鲜。
其他文献
01.Diesel童装谱写“雨中曲”  让大人们烦恼的泥水、昆虫与噪音总是让孩子们兴奋不已,而面对雨天,Diesel的孩子们觉得那是如此时髦,连云彩也被镀了一层银边……在Diesel童装2010秋冬的广告中,孩子们以跺脚、呼喊、歌唱的方式面对极端气候条件。  深色的背景与梦幻般的灯光将雨滴变成散落的银珠,风暴变成了玩乐场。男孩们穿上融合运动元素的学院风格时装,女孩们为都市丛林的冒险做好了准备。当恶
期刊
一位患有“牙医恐惧症”的设计师,一颗与你相伴一生的“牙齿”配饰。找到“合适”的牙齿,就如同寻找真挚的情感,机会或许只有一次。    人这一辈子,会长两次牙,第一次叫“乳牙”,二岁左右出齐,共二十颗;六岁左右,逐渐脱落,长出“恒牙”,共三十二颗,它们基本将伴我们一生到老,因此有一口好牙,真的很重要。  现如今,经常看到街市上一些笑容可掬的孩童,咧开嘴却是满口“黑洞洞”,或许生活好了,吃糖不愁了,但是
期刊
宋石男* 笔名四一,自由撰稿人,知名blogger,现于高校任教。其写作能力全面,尤其长于短篇小说、文史考据及时政评论。  其自述为:“左手写小说,右手搞历史,就是上帝要来跟我换个位子,我也要用笔打他的脑壳,说,“ 老子不干”。    古代中国的吃,首先是一种权力。  学者研究发现,先秦饮食礼政已相当完备,从肴馔品类到烹饪品位,从进食方式到筵席宴飨,都有着严格的等级之别。譬如鼎,周代最主要的青铜饮
期刊
盛夏与海洋脱不开关系,海洋里最神秘的也许就是埋藏在深海中的明珠。从西班牙女王伊莎贝拉到可可·香奈儿,无一不是珍珠的最好诠释者。但是,美丽往往需要付出代价,且不论过度开采珍珠给海洋带来无法逆转的伤害,昂贵的天然珍珠也因量少价高而无法得以传世。但当养殖珍珠出现,一切问题迎刃而解,珍珠的美学被重新定义—人工,也许是一种最大的美德。    珍珠驱动文艺复兴的繁荣  珍珠作为时尚领域的精品,其历史要比时装界
期刊
既然不能阻止他爱电脑,就借助这爱的力量,寻找物件来挑动他的恋物癖吧—这世上只有想不到,没有办不到。    可曾遇到过“电脑依赖症”患者男士?无论走到哪里,听到电脑开机的铃声便呆立现场,一副随时待命出征的表情;右手食指生了厚厚鼠标茧,甚至紧张时会一边说话一边动手做打字顺序敲动……如同对于服装、美食的恋物症一样,恋上电脑已经变成流行的无奈而难以自拔。  且慢,移情别恋是为了永不分离,对待“恋上电脑男”
期刊
就如同森林里的生物,不论你是猎手,还是猎物,存在的意义只有一个:是否有价值。而至于身份,是猎手,还是猎物,那只是相对论。    这原本是一个职场命题:职场中的中高阶层人士,通过怎样的方式谋求职位(或跳槽)更好?在尝试了猎头、网络求职、内部推荐等方式后,哪一种更适合,更有效?  但在采访过程中,却逐步转换成了一个哲学命题:职场如同大自然,在这样的一个圈子里,其实谁都是猎手,谁都是猎物。与其绞尽脑汁去
期刊
越来越多的职场人士受到商学院的吸引,  一方面他们渴望获得现代管理学的正规教育,以及能够加以利用的人脉,  一方面,他们把MBA视为在任职公司里触摸到天花板之后的转机。  在公司究竟积累到什么程度去读MBA算是一个好的timing?  怎样才能让MBA不至于沦落成为一次心血来潮的赌博和冒险呢?  创业帮  谢波  善思科技总经理  2007级中山大学管理学院MBA  花费:7.8万  MBA只能是
期刊
一家日本料理店的成败,有一大半,都押在店主和总厨身上。店主管帐,总厨管料,常常互相牵制。在禾枫,却没有这个困扰:苏先生一人掌控两角。  初见苏先生的人都会惊讶于他的年轻,却不知他学厨已超过十二年。半年前开了这家日本料理店,小到一只碗,大到整间店的装修都由他亲自挑选和设计。“自己开店做菜,无论如何也不想砸了自己招牌,当然每一个细节都要做到最好。”  掂量一家日本料理店的水平,只需要看最基本的两样:米
期刊
曾听人说过,大街上的温度一升高,饭桌上的温度就得下降,这话颇为有理。所以,但凡与“清凉”有关的食物,在夏日步步逼近的时候都会大受欢迎,这其中,就包括了刺身。但是,吃刺身,从健康的角度来说总是叫人又爱又怕,有没有一些地方,可以让你轻轻松松就能品尝到美味而又放心的“生”美食呢?    冰镇芥兰,如一盆翠绿盎然的盆栽!师傅把“躺着”的芥兰唤醒,一条条插入放了冰块的玻璃缸里,吃时取出,往盛了芥辣豉油的玻璃
期刊
你是否有跟你男友或老公讨论过敏感地带的问题?我很少去说,希望他可以通过自己的方式找出来。  但我有跟朋友聊过这个话题,许多女性朋友对这个原来不是很重视。我听过许多版本的回答,中间有激昂的,也有淡漠的。对我来说,敏感地带好像一些移动山丘,它存活在我的身体里,但并不浅显。我自己未必可以通过自我发现到它们,我必须通过别人,找到了然后才可以窥探它们沉默里爆发的力量。  这一点,我很兴奋也充满好奇,是的,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