傣族舞蹈与区域文旅的融合价值思考

来源 :艺术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enzha2h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傣族作为世界上最早的稻作民族之一,滨水人居所带来的人文环境、地理环境、历史环境,对傣族的民族文化有着深远的影响。傣族舞蹈外柔内刚,有时似涓涓细流,温柔而细腻;有时像大江的洪流,汹涌澎湃。傣族舞蹈饱含着傣族人民生活的思想与智慧。面对日新月异的社会与时代变迁,如何将傣族舞蹈与当代傣族区域文化体验进行广泛的融合与创新,则是本文旨在讨论的重要核心。
  关键词:傣族舞蹈;区域文旅;融合创新
  1 傣族舞蹈的文化渊源与种类
  傣族人自己对于民族溯源中提及“傣”字有两层含义:一是英雄勤劳;二是热爱自由与和平的人民。傣族亦是世界上最早的稻作民族之一,滨水人居的傣族人民爱水、祈水,对水有着极其细腻而特殊的感情。在傣族的神话里更是拥有诸多源于水的崇拜,而被大家熟知的“泼水节”也源于傣族人民关于水的传说与情感。因此,傣族舞蹈充分展现出傣族人民的“水一般的民族”特性。外柔内刚、幽默诙谐;有时似涓涓细流,温柔而细腻;有时像大江洪流,汹涌而澎湃。在观看傣族舞蹈时,不难发现在婀娜多姿的舞姿中,平缓柔和的节奏中却充满着坚韧的内在力量。而且傣族舞蹈也不局限于女性的表达,更有如象脚鼓舞、刀舞、拳舞等的男性舞蹈。总体而言,傣族舞蹈饱含着柔和舒展与刚柔并济的狂放情感。
  傣族舞蹈种类繁多、形式多样,流行面也很广,并各有特点。代表性的舞蹈总体可分为三大类:表演性、祭祀性、自娱性民族舞蹈。
  第一类,表演性舞蹈是流传较为广泛的一类,有孔雀舞、大象舞、鱼舞、蝴蝶舞、篾帽舞……而最具代表性也最深入人心的是孔雀舞,在德宏地区、西双版纳地区及景谷、孟连、耿马等县都有流传。
  第二類,祭祀性舞蹈是傣族民族历史、人文、信仰的最真实体现。祭祀鼓舞往往呈现在各个区域的傣族人的祭祖活动中,以鼓为伴奏,祭师在祭台上边唱边舞,群众在台下自由舞动,动作较简单。目前,受到时代发展的影响,许多祭祀性舞蹈已经逐渐消失。
  第三类也是本次重点研讨的极具民间生命力与艺术表达力的自娱性舞蹈。傣族人民的自娱性的舞蹈有诸多细项分类:“嘎光”“象脚鼓舞”“耶拉晖”“喊半光”等,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嘎光”。“嘎光”是傣语,“嘎”为跳或舞,“光”泛指鼓,也有集拢、堆积的意思。“嘎光”可译为“跳鼓舞”。此舞是傣族最古老的舞蹈,流行在傣族人民聚集的20多个县市,是逢年过节,不论男女老少都可以自由起舞的自娱性舞蹈。
  2 傣族自娱性民族舞蹈与区域文旅的融合创新
  傣族民族舞蹈中自娱性舞蹈的发展程度远不如表演性舞蹈所广为人知。但自娱性的舞蹈往往是最贴近傣族人民日常生活、历史、人文的民间艺术产物。将傣族自娱性民族舞蹈融入旅游中能起到展示民族文化的功能,是民族民间艺术与文旅产业融合发展的机遇。在传统傣族文旅区域内不乏表演性质的傣族舞蹈,但更多的是单方面输出的艺术、文化传播,缺乏互动性。因此,结合傣族的区域文化旅游,在各种不同场景和情境中,适时进行民族自娱性舞蹈的互动的结合是一种特色文化的深度体验。傣族的自娱性民族舞蹈不仅舞姿简单易学,同时配合傣族特色的民族打击乐为伴奏,具有极强的感染力与震撼力。对于游客而言,不仅可以通过简单的舞蹈教学参与进来,更可以参与鼓、镲的乐器表演。傣族的自娱性舞蹈大多热烈欢快,对于不同地区擅长的民族舞蹈统一动作和套路不尽相同。
  例如,流行于西双版纳地区的自娱性歌舞“耶拉晖”,过去只在泼水节时由男性跳,现已成为男女老少皆可参加的集体歌舞形式。这种歌舞动作简单,舞时可自由发挥,但曲调固定,只要有人即兴填词并带头唱,众人即可合唱。由于在唱句的尾声齐呼“耶拉辉,水一,水一”,所以这种类型的自娱性歌舞非常适合结合傣族区域的文旅项目以及文旅节庆进行推崇融合。这样的融合发展,可以使得不同维度的大众各取所需,并且在区域文化体验中更直接地感受到傣族文化的洗礼。同时,结合不同区域的民族地域特色、宗教习俗、民族审美情趣等溯源的传播与了解,方能更全面地推进傣族区域文旅的创新融合。
  3 傣族民族舞蹈与区域文旅的互联网传播延展思考
  随着新媒体对于区域文化、旅游行业的影响力越来越大,越来越多的城市、少数民族区域的文旅项目宣传,从传统的报纸、杂志、户外等硬性广宣渠道调整为以微博、微信、抖音、快手等为代表的新媒体传播。歌曲、舞蹈素材更是快手、抖音等短视频平台的内容新宠。以重庆的洪崖洞为例,围绕洪崖洞展开的舞蹈、快闪、歌唱表演形成了每日传播流量上千万的短视频点击率。同时,也造就了重庆洪崖洞成为2018年五一期间仅次于北京故宫的流量文旅热点。因此,在推动傣族区域的文化推广中,傣族极具感染力与全民参与性的民族舞蹈,无疑是推动傣族舞蹈拓展全民传播的有力引擎。选择具有特色的傣族文旅区域,配合舞蹈的拍摄、航拍与剪辑,傣族的舞蹈必将拥有更多引发全民关注的多元呈现形式,也必定会推动傣族舞蹈的传播与发展。
  借由当代新媒体的通路,不仅能实现傣族舞蹈的全民传播,更能形成一些更易于学习的“微教学”。例如,目前在抖音上已经具有极高点击率的傣族舞蹈教程视频《月亮》,就以美丽的舞蹈者、美好的景色、细致的舞蹈分解教学迅速在平台上受到了关注,获得了良好的口碑。目前,短视频教学也是当代年轻群体了解、学习新知识的方式,因此若能有效地将一些简单易学的舞蹈动作与编排通过新媒体输出,则能更切实地推动傣族舞蹈走向大众,促进民族舞蹈编排创作者创作出更多更新的艺术作品。
  作者简介:李妮亭,女,舞蹈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四川音乐学院助教。
其他文献
高等学校二级教学单位财务管理应引入竞争机制,划小核算单位,实行独立运行,模拟法人实体的“统一领导,分级管理,集中核算”的财务管理模式。这对于深化高校财务管理改革,充分调动二级教学单位办学的积极性,有效提高二级教学单位的办学水平,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把握空间的节奏及对黑白空间布置的理解是书法创作中非常关键的问题,而笔势的角度、力度、速度也是体现一幅作品精神风韵的表现方式。书法的'空间'与'笔势'
在当代社会中,传媒的地位和作用愈显突出,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乃至左右了文学创作和文学批评。传媒时代一方面造就了形态多样与价值多元的文化现实,为文学批评实践提供了较为广阔的空间,在传媒时代中,批评主体从不同的文化体认出发,表达各自的文化价值观,文学批评遂形成社会历史批评、意识形态批评、文化批评、思想(史)批评、道德批评、纯文学批评……共存互补的多元格局;另一方面,传媒自身也成为一种具有品牌性质的商品,同
不知不觉,新世纪已经过了十年。动乱时世,不堪煎熬,岁月苦长。和平岁月,声情并茂,人生限短。记得十年前,我们满怀激情迎接新千年,有许多的憧憬,有许多的祝福,更有许多的期待。我们的期
在重视文化创意产业、强调设计驱动的大背景下,不同地域的文创产品有着各自不同的文化特征,而汉字作为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载体,不同时期的汉字有其独特的字形特征和文化气质
一    我们一直生活在传媒之中。从远古口口相传的声音传播时代,到当今无往弗界的网络传播,人类一直依赖各种传媒而被联系在一起,传媒也一直或隐或显的影响和制约着人类历史的变化。正是在这个意义上,马克·波斯特提出,“历史可能按符号交换情形中的结构变化被区分为不同时期”。不过,由于报纸、杂志、广播、电影、电视和网络行业等传播产业对当代社会肌体的全面渗透,更由于传播媒介对芸芸众生的生活理念的支配性影响,我
面对国内新教师入职教育目标不够明确、评价机制缺失、对现代教育技术的利用层次不高等缺点,结合国外入职教育的启示,建议我国新教师入职教育要合理定位入职教育目标、增加入
目的:观察中医综合治疗下肢骨折晚期膝关节僵硬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我院自2008年3月~2010年9月收治的98例下肢骨折晚期膝关节僵硬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采
摘 要:最早的工艺美术起源于最早的工具设计,而工具设计与造型是有着密切关系的,图腾与以哲学为先导的造型艺术也有相当密切的关系。有些图腾物直到现在仍然对人们的审美心理有极大的影响,图腾的产生毫无疑问是人类认知的结果,是一种思维方式导致的。这种思维方式影响了中国工艺美术的发展以及传承演绎。  关键词:图腾因素;造型;认知  0 引言  关于工艺美术的起源,学术界有很多学说,其中图腾一说也有一定的道理,
本文论述了文艺复兴时期北方的艺术巨匠阿尔布雷希特·丢勒是如何运用自身创作的艺术表现形式对宗教圣经故事进行详尽刻画以及细节描绘,其中使用的版画技巧又是如何对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