牦牛BMP2基因生物信息学与表达调控分析

来源 :中国草食动物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xiangtam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旨在对牦牛BMP2基因编码区序列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和编码蛋白功能特征预测,探索其对毛囊发育调控机制。利用ProtParam、ProtScale、SwissModel等在线软件探索BMP2基因编码蛋白的性质与功能,利用MEGA 5.1软件对牦牛和其他物种的BMP2基因序列进行分析并构建系统发育树。结果表明,牦牛BMP2基因编码区长度1188 bp,编码氨基酸395个;牦牛BMP2基因编码的蛋白质分子式C1973H3095N581O568S16,相对分子质量44555.79 Da,理论等电点数值8.96;编码
其他文献
畜禽种业是畜牧业发展的根基,也是畜牧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体现。为推进畜禽种业发展,2008年以来,农业农村部陆续发布实施了奶牛、生猪、肉牛、蛋鸡、肉鸡和肉羊遗传改良计划。经过十几年的努力,我国的畜禽生产性能明显提升,畜禽种业发展的整体性、系统性明显提高,为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丰富百姓“菜篮子”提供了有力支撑。
为探讨布朗族传统文化以及药用植物资源多样性的保护途径和方法,以保护传统药用植物及相关传统医药知识,采用文献研究结合实地调研(半结构访谈和问卷调查、参与观察)的方法对云南勐海县传统药用植物种质资源与布朗族传统文化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显示:(1)布朗族常用药用植物70种,隶属44科66属,其中药用植物的根、全草和叶利用率最高。(2)布朗族草医文化、庭院种植、药食同源、自然信仰等传统文化对药用植物种质资源的保护及传承具有重要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外来文化、橡胶产业发展、思想观念的转变是传统文化与药用植物种质资
《生猪屠宰管理条例》自1998年实施以来,我国生猪屠宰行业逐步转人法治化轨道,通过实施定点屠宰制度,政府监管能力得到提升,生猪屠宰经营行为得到规范,屠宰集中度和产品质量安全保障能力有了明显提升。但总体上看,我国生猪屠宰行业仍然存在整体生产方式落后、技术水平不高、企业竞争力不足等突出问题,屠宰环节肉品质量安全风险仍不容忽视。贯彻落实新修订的《生猪屠宰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引导生猪屠宰企业进一步落实企业主体责任,规范行业发展秩序,提高生猪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是我们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任务。
大肠杆菌是一种条件致病性的人畜共患病病原菌,对人和动物健康有着严重的危害。因致病性大肠杆菌造成的动物感染和动物产品污染在动物健康和公共卫生安全上是一个严重的问题。大肠杆菌的分子分型和系统进化分群对于准确、快速地确定大肠杆菌的污染及感染来源,判定不同大肠杆菌致病性之强弱,保障人类和动物健康,改善公共卫生环境具有重大意义。为此,文章综述了大肠杆菌的分子分型方法,以期为大肠杆菌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新修订的《生猪屠宰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 2021年8月1日起正式施行.此次《条例》的修订,对进一步完善生猪屠宰环节各项管理制度,保障生猪产品质量安全,规范屠宰行业
期刊
新修订的《生猪屠宰管理条例》(下称《条例》)围绕质量安全补充完善了若干规定,这些规定将对屠宰行业产生深远影响,为肉食品安全提供强有力保障。第一,推行生猪屠宰质量管理规范。《条例》第十四条规定:生猪定点屠宰厂(场)应当遵守国家规定的操作规程、技术要求和生猪屠宰质量管理规范,并严格执行消毒技术规范。实行“生猪屠宰质量管理规范(GMP)”管理,在加工环境、卫生设施、生产用水、设备工具、加工过程和生产管理等方面实施严格的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是《条例》的新要求,是生猪屠宰企业从事生猪屠宰生产活动的基本要求,是实现生
生物多样性及其相互作用构成的生态系统是生态资产核算基础。本文以典型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西双版纳州为例,构建包含生态资源和生态系统服务生态资产价值评估指标体系,对各项生态资产指标进行全面核算和动态分析,探索将生物多样性纳入区域生态资产核算的新途径。结果显示:2010年、2015年,西双版纳州生态资产价值分别为3430.3×108、3901.6×108元,生态资源价值占总价值的平均比例为2.24%,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占总价值的平均比例为97.76%;5年间,生态资源价
为探索哈萨克羊不同杂交后代胴体及部分肉质性状的差异,选用20只6月龄的哈萨克羊,60只6月龄哈萨克羊不同杂交羔羊(杂交F120只、级进F220只、回交F220只)进行屠宰试验,测定其体尺、体重、胴体重、背膘厚度、眼肌面积和尾脂重等屠宰性能。结果表明,杂交F1和级进F2羔羊体重均显著高于哈萨克羊羔羊(P<0.05)。级进F2羔羊胸围均显著高于哈萨克羊、杂交F1<
为研究埋植褪黑激素对藏西北绒山羊周岁羔羊产绒性能和毛囊发育的影响,选取1日龄体况相近的绒山羊羔羊30只,随机分为2组,每组15只。对照组羔羊不做任何处理,试验组羔羊分别于15、75和135日龄埋植褪黑激素(剂量为2 mg/kg BW)。记录羊只周岁抓绒前的体重,抓绒时记录产绒量,并采集绒毛和皮肤样品,分析羊绒长度、细度及毛囊发育情况。结果表明,褪黑激素对周岁羊抓绒前体重和绒毛细度没有显著影响(P>0.05),但能极显著提高其产绒量和绒毛长度(P<0.01);褪黑激素对周岁羊初级毛囊密度和成熟次
以白马雪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监测对象,设置植物群落监测固定样地7块、动物监测样线2条、红外相机布设线路2条及环境要素监测点11个。采用地面监测、低空无人机监测、遥感监测3种方法,对白马雪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进行“天空地一体化”生态监测,结果显示:7个植物群落监测样地中物种丰富度最高的是位于海拔3074 m的温性针阔混交林样方;动物样线和红外相机共监测到5种国家Ⅰ级保护动物和12种国家Ⅱ级保护动物的活动踪迹;无人机监测获取了样地及周边的光谱数据,并构建了三维数据模型;白马雪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景观格局以有林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