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拉枝是夺取果树高产的一项重要技术措施。所谓拉枝,就是用人工方法将果树的枝条向一定方向拉成一定的角度,使全树的枝条疏密有序,既调整了树体结构,改善了光照和通风条件,又缓解了过旺的树势,促使全树早花早果、稳花稳果,达到优质、丰产的目的。果树拉枝的方法:
1.拉枝对象 一般是树型紧束、生长迅速、分枝较少的果树,如梨树中的金秋梨、黄花梨,李树中的黑宝石、澳得罗达以及柑橘果树中的部分品种等。这些品种栽植成活后,只要立地条件适宜,主干上便会长出分枝,生长迅速易徒长,尤其是种植后第二、三年,如不及时进行拉枝和修剪处理,就会长成弱不禁风的瘦高个。
2.拉枝时机 多数果农沿用冬季或春季萌芽前拉枝的方法,但事实上,冬春季节枝干比较硬,拉枝角度较大时容易引起劈裂,形成伤枝,引发病害,削弱树势。再者,冬春季节拉枝后,如果夏季的修剪措施(如扭梢、摘心等)跟不上,会造成背上旺枝过多、过大,导致树上长树,不但收不到拉枝的效果,反而会造成枝势过旺,枝条丛生,不能达到早结果、早丰产的目的。试验表明,秋季8~9月拉枝更为理想,因这时枝条软硬适度,易扯易拉,容易控制枝势,成花率明显高于冬春拉枝,且不易萌发“背上枝”。
3.拉枝角度 拉枝角度的大小根据树种、品种、密度、树型来确定。对临时性辅养枝,为促其早结果,可以拉平甚至下垂,待结果1~3年后回缩或疏除。对永久性辅养枝,则须保持一定的势力,将角度拉到80度左右即可。对大冠树型,其主枝角度以60~70度为宜。而对纺锤形树型,其主枝角度可拉至80~90度。此外,还应根据品种和立地条件确定拉枝角度。短枝型品种易早衰,为保持一定的生长势,角度可稍小些;普通型品种生长旺盛,角度宜稍大些;立地条件好、肥水充足的果园,拉枝角度可大些。
4.拉枝方向 拉枝方向以枝条不重叠、不遮挡为宜,应向着空位方向拉。具体而言,在不影响通风透光条件下,应首先满足主侧枝生长空间,对多余的、过密的辅养枝要适当疏除或回缩。在拉枝时,上部枝展如果超过下部枝展,应对上部枝进行适当处理,使上部枝展以不超过下部枝展的1/2为度。
5.拉枝年龄 就大多数果树而言,其主、侧枝拉枝的适宜枝龄以2~3年为佳。过早枝条尚小,影响扩冠成形;过晚枝条粗大,拉枝很不方便,费工费力,又影响早结果、早丰产。对辅养条枝以在1年生时就开始拉枝开角为好。
6.拉枝部位 从主干计算,以在被拉枝的1/3~1/2处下手为宜。如枝条过粗过硬,可适当移向尖端,使枝条被拉后基角张开;也可用一只手在离枝角不远处拿住枝,朝需拉枝方向反复揉枝,待揉枝部位柔软后再拉。
7.拉枝工具 以不易损伤树皮而又较易腐烂的草绳、宽布条或野生植物的藤为好,忌用铁丝、尼龙绳、细麻线等直接拉枝。若非用不可,必须在枝条上垫上麻片、布条等,防止造成缢伤。固定方法,拉枝可绑在打入地下的木桩、竹桩上,也可绑上石头吊拉。无论采用何种拉法,只要被拉枝条成型定位,就要及时松绑,以免时间长了伤及树皮,诱发病患。
此外,果树拉枝后,一般会萌发一些背上枝,应及时加以处理,否则会形成背上旺枝。可进行摘心、扭梢、环剥等,以培养中、小型枝组。如无空间,则应及时抹除萌芽。最好做到拉中有修,修中有拉。(湖北 周景涛)
1.拉枝对象 一般是树型紧束、生长迅速、分枝较少的果树,如梨树中的金秋梨、黄花梨,李树中的黑宝石、澳得罗达以及柑橘果树中的部分品种等。这些品种栽植成活后,只要立地条件适宜,主干上便会长出分枝,生长迅速易徒长,尤其是种植后第二、三年,如不及时进行拉枝和修剪处理,就会长成弱不禁风的瘦高个。
2.拉枝时机 多数果农沿用冬季或春季萌芽前拉枝的方法,但事实上,冬春季节枝干比较硬,拉枝角度较大时容易引起劈裂,形成伤枝,引发病害,削弱树势。再者,冬春季节拉枝后,如果夏季的修剪措施(如扭梢、摘心等)跟不上,会造成背上旺枝过多、过大,导致树上长树,不但收不到拉枝的效果,反而会造成枝势过旺,枝条丛生,不能达到早结果、早丰产的目的。试验表明,秋季8~9月拉枝更为理想,因这时枝条软硬适度,易扯易拉,容易控制枝势,成花率明显高于冬春拉枝,且不易萌发“背上枝”。
3.拉枝角度 拉枝角度的大小根据树种、品种、密度、树型来确定。对临时性辅养枝,为促其早结果,可以拉平甚至下垂,待结果1~3年后回缩或疏除。对永久性辅养枝,则须保持一定的势力,将角度拉到80度左右即可。对大冠树型,其主枝角度以60~70度为宜。而对纺锤形树型,其主枝角度可拉至80~90度。此外,还应根据品种和立地条件确定拉枝角度。短枝型品种易早衰,为保持一定的生长势,角度可稍小些;普通型品种生长旺盛,角度宜稍大些;立地条件好、肥水充足的果园,拉枝角度可大些。
4.拉枝方向 拉枝方向以枝条不重叠、不遮挡为宜,应向着空位方向拉。具体而言,在不影响通风透光条件下,应首先满足主侧枝生长空间,对多余的、过密的辅养枝要适当疏除或回缩。在拉枝时,上部枝展如果超过下部枝展,应对上部枝进行适当处理,使上部枝展以不超过下部枝展的1/2为度。
5.拉枝年龄 就大多数果树而言,其主、侧枝拉枝的适宜枝龄以2~3年为佳。过早枝条尚小,影响扩冠成形;过晚枝条粗大,拉枝很不方便,费工费力,又影响早结果、早丰产。对辅养条枝以在1年生时就开始拉枝开角为好。
6.拉枝部位 从主干计算,以在被拉枝的1/3~1/2处下手为宜。如枝条过粗过硬,可适当移向尖端,使枝条被拉后基角张开;也可用一只手在离枝角不远处拿住枝,朝需拉枝方向反复揉枝,待揉枝部位柔软后再拉。
7.拉枝工具 以不易损伤树皮而又较易腐烂的草绳、宽布条或野生植物的藤为好,忌用铁丝、尼龙绳、细麻线等直接拉枝。若非用不可,必须在枝条上垫上麻片、布条等,防止造成缢伤。固定方法,拉枝可绑在打入地下的木桩、竹桩上,也可绑上石头吊拉。无论采用何种拉法,只要被拉枝条成型定位,就要及时松绑,以免时间长了伤及树皮,诱发病患。
此外,果树拉枝后,一般会萌发一些背上枝,应及时加以处理,否则会形成背上旺枝。可进行摘心、扭梢、环剥等,以培养中、小型枝组。如无空间,则应及时抹除萌芽。最好做到拉中有修,修中有拉。(湖北 周景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