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构建大连市“大循环、双循环” 物流供应链体系对策建议

来源 :物流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njyl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物流行业是保障国家“国内大循环、国内国际双循环”新格局实施的强力支撑和纽带。文章首先阐述了物流供应链在地区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其次分析了大连市物流体系的现状,并以此为基础从升级地区物流运行系统,发展大连地区龙头物流企业,利用现代科技信息赋能物流供应链等方面提出策划建议,为大连建设国家港口型物流枢纽,构建先进的物流供应链体系提供决策支持。
     关键词:供应链体系;港口型物流枢纽;大循环;双循环
     中图分类号:F273.7    文献标识码:A
  Abstract: The logistics industry is a strong support and link to ensure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new pattern of“domestic circulation,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double circulation”. This paper first expounds the role of logistics supply chain in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then analyz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Dalian logistics system, and based on this, puts forward suggestions from the following aspects, including upgrading the regional logistics operation system, developing the leading logistics enterprises in Dalian, and enabling the logistics supply chain by using modern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formation. To provide decision support for Dalian to build a national port logistics hub and build an advanced logistics supply chain system.
  Key words: supply chain system; port type logistics hub; domestic circulation;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double circulation
  0  引  言
   2020年5月14日中央政治局常委會会议提出我国要深化供给侧的结构性改革,充分发挥我国现有的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和内需潜力,构建以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7月30日中央政治局会议再次提出,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2020年10月28日,国家发改委、交通部联合发布《关于做好2020年国家物流枢纽建设工作的通知》,全国共计22个物流枢纽入选2020年国家物流枢纽建设名单,大连作为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成功入选。在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趋势下,只有加强大连市的物流供应链体系的发展,才能有力振兴地区经济,为地区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证。
  1  大连市物流供应链体系概况
  1.1  依托港口、机场快速发展,物流供应链完善成熟
   大连是第一批沿海开放城市,拥有国际港口、国际航班机场等大型物流供应链节点,是大连市现代产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大连市的公路、铁路、水路各种运输方式物流规模在东北三省均领先,快递业务量迅速发展。总体上大连市物流产业形成了庞大市场规模和服务能力,已经具备构建大循环、双循环物流供应链体系的基础。近几年大连港口和机场货运吞吐量如表1所示。
  1.2  物流基础设施完善,物流供应链设施网络齐备
   物流基础设施是现代物流业运作的重要载体平台,经过近年来的高速建设,大连市的物流基础设施规模持续扩大,形成了以大连自贸区为核心,综保区、保税物流园区、保税港区冷链物流基地、大连中铁联集多式联运场站、大窑湾物流基地等为支点的基础设施网络。2020年10月,大连作为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入选国家首批23个国家物流枢纽。在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自贸区、保税区等物流园区的引动下,大连市的物流基础设施加快成网,已经具备成为供应链运营组织中心的基础,成为大循环、双循环物流供应链体系的核心运作载体。
  1.3  物流企业实力较强,实现大型化、专业化
   在经济持续快速扩张和物流产业高速发展带动下,物流企业从小、散、弱逐步向网络化、大型化方向发展,传统以运输、仓储为主的单一服务型物流企业纷纷向综合服务型物流企业转型,综合实力不断增强。各大电商快递、冷链物流、网络货运等领域具竞争力的网络型物流企业都在大连设立分公司和主要物流配送中心,如顺丰速运、京东物流、中通、圆通、韵达、菜鸟网络等都在大连设立物流配送中心。中远海运、中国外运、中铁、中储股份等一批国有运输物流企业也在大连设立分公司,达飞、地中海航运、东方海外、万海等大型跨国船公司也在大连设立分公司,使大连物流供应链的综合实力进一步增强。在物流行业市场化发展不断深入背景下,实力强大的物流企业是大连市构建大循环、双循环物流供应链体系的主体。
  1.4  物流供应链相关技术装备水平提升迅速
     随着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5G等智能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大连市的物流行业也加快融入到国家和全球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当中,信息化水平明显提升。据调研大连市90%以上的物流企业拥有管理信息系统,大部分大型物流供应链企业还拥有物流信息平台或车货匹配平台,显著提升了物流运作效率。在技术装备方面,无人化、自动化、无接触的设备广泛应用。顺丰、四通一达等快递企业单一分拣中心日处理能力增强,城市“最后一公里”的各类驿站、智能快递柜普及度进一步提高,显著提升了整个大连市的物流运作水平,也大幅降低了物流成本。现代技术装备的迭代更新和加速应用,为大连市大循环、双循环物流供应链体系构建提供了新动能。   2  大循环、双循环物流供应链体系建设对策建议
  2.1  以大连市物流枢纽为核心升级大循环、双循环物流运行系统
   (1)构建干支仓配一体化运作的内循环物流运行系统
     重点依托大连市成为国家重点发展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这一黄金契机,利用大连市不断完善的综合立体交通网络,高效串接大连地区的内需型产业集聚区、商品集散地和主要消费地。通过内贸水路航运、铁路、航空等物流网络体系,开展内需型商品的干线大运量、通道化物流组织,再利用各个区域的物流园区、配送中心等,开展区域分拨和城市配送物流组织。依托大连作为港口型物流枢纽形成“通道+枢纽+网络”干支仓配一体化运作的内循环物流运行系统。干支仓配一体化运作流程如图1所示。
   (2)构建方式齐全的国际循环物流系统
   大连作为北方重要开放城市,是东北亚重要的航运中心和外贸物流集散地。对外充分依托大连得天独厚的港口地理区位优势以及招商局集团的港口管理经验优势,开展大宗商品的国际物流组织,构筑至全球主要地区的国际航运循环物流网络。依托陆上铁路运输的资源和网络优势,重点面向亚欧大陆,以中欧班列为载体构筑以国际铁路集装箱联运为主的国际陆路循环物流网络。依托大连周水子机场的空港服务物流枢纽,强化与全球主要航空枢纽合作,构筑航空循环物流网络。充分发挥各种运输方式比较优势将大连以及东北三省的优势产品快速运往全球,反向开展进口商品规模化以满足大连本地及东北三省腹地的市场需求,保障大连地区及东北三省的大宗原材料供应和传统优势产品出口稳定。
   (3)把大连打造成东北亚重要的物流枢纽城市
     结合大连港口条件优越、东北腹地广阔、资源丰富的特点,加大外向型产业的发展,进一步强化国际物流组织功能、强化自贸区、保税港区、保税区等外向型经济区域辐射能力,把大连打造成为外循环为主、兼顾内循环的物流枢纽城市。
  2.2  以大连地区专业龙头物流企业为主体构筑国内微循环、国内国际双循环专业物流服务体系
     围绕大连及东北区域庞大内需对电商、生鲜、家电等专业物流持续扩大的需求,以专业龙头物流企业为主体,针对个性化物流服务需求,构筑国内微循环和国内国际双循环的专业物流服务体系。依托希毅都冷链物流、獐子岛、北大荒等龙头冷链物流企业,加快东北三省内的网络布局,构建地区微循环冷链物流网络。依托顺丰、京东、韵达、圆通、中通、邮政物流等龙头企业在大连的配送中心和分支网络,推动农村和偏远地区的共同配送业务发展,形成覆盖大连地区各地市县乡村的微循环电商快递物流网。家电物流方面依托苏宁、海尔日日顺等大型家电企业物流网络。商品汽车物流方面依托大连汽车码头、长久物流等龙头企业,以服务内需为重点,构筑各类国内微循环专业物流服务体系。
  2.3  利用現代科技信息对大循环、双循环物流供应链系统赋能
   (1)推动科技信息应用,提升大循环、双循环物流运作效率
     把握智能物流装备和技术加速迭代契机,推动云计算、大数据、5G、物联网、自动分拣、无人装备在大循环、双循环物流体系在大连地区的广泛应用。组织搭建内循环为主、外循环为辅的地区物流公共信息平台,有效串接地区的物流需求和供给,让数据的流转代替实际货物少中转。在内外循环中提高本地物流供应链体系的信息化水平,提升龙头网络型物流企业智慧化能力,通过信息科技全面武装大循环、双循环物流供应链体系。
   (2)高效串接各类服务平台,优化供应链服务
     依托大循环、双循环物流信息平台,打通海关、大宗商品交易、税务等各类行业管理信息平台和交易平台,提高进出口货物国内国际双循环通关效率。不断延伸跨境物流交易结算、大宗商品期货交割等物流服务链条,推广无车承运人货运物流方式,形成线上撮合交易、线下网络化运作的大循环、双循环物流供应链服务模式。
  2.4  加快重构大循环、双循环下一二三产业供应链服务模式
   (1)重构大连地区农产品供应链循环模式,提升现代农业组织化水平
   把握当前国家水果产品、农畜产品种养殖和流通方式变革战略机遇期,依托大连本地以及辽宁省的内需市场,构建从产地到销地的农产品供应链体系。围绕农产品主要产区,集中建设集预冷、冷藏、流通加工、交易结算、电商孵化、快递等于一体的农产品冷链物流基地。深度对接本地区生鲜经销商(如兴隆嘉、各大型批发市场等)、连锁商超(如新玛特、北京华联等)各类流通主体,提高农畜产品订单农业比重,减少中间流通环节,形成农产品种养殖至终端消费的循环闭环,提升现代农业组织化水平,更好满足内需市场。
     (2)重构现代流通供应链模式,满足大连区域消费升级
     深度把握大连市跨境电商高速发展战略契机,围绕直播销售、工厂直销、外卖等新流通模式,加快与农产品产地、工业品生产基地对接,利用大连作为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的重要作用,强化农产品、工业消费品的网络化物流组织。在大连本地打造集分拣配送、净菜加工、中央厨房、共同配送组织等于一体的物流配送中心,为数百万城乡居民提供快捷、多样化、高品质的物流配送服务,满足人民生活消费升级。
     (3)重构工业供应链模式,推动大连经济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发展
   加强大连市港口建设和运营管理,强化大连到中欧班列管理和运营,加强周水子机场与全球主要枢纽机场合作,让大连地区的物流企业(港口、物流公司、物流服务企业等)为主体深度嵌入生产制造企业的产销供应链,通过外循环物流系统面向全球进行产品辐射。对内以国内生产企业为主体,鼓励生产制造企业主动对接淘宝、京东等大型电商平台、大连地区商贸流通企业,促进外贸产业向内外需并举转型,推动外贸工厂店发展,通过内循环物流系统面向内陆腹地市场提供高品质消费品。通过大循环、双循环供应链模式创新,充分利用内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推动大连市产业迈向全球价值产业链中高端。
  参考文献:
  [1] 张鑫懿. 现代物流与供应链管理在港口企业中的应用[J]. 中国物流与采购,2021(2):43-44.
  [2] 喜崇彬. “大循环和双循环”战略下中国物流发展的新格局与新机遇[J]. 物流技术与应用,2021,26(1):54-57.
  [3] 本刊编辑部,郝玉柱. 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统筹推进现代流通体系建设观点综述[J]. 中国流通经济,2020,34(11):3-17.
  [4] 汪鸣. 在“大循环”和“双循环”中加快港航物流网络重构和服务创新[J]. 中国远洋海运,2020(11):32-35.
其他文献
摘 要:新冠疫情分布的全球性決定了疫苗研发成功后相当一部分将在世界范围内进行跨境交付与免疫接种。针对疫苗对温度要求的特殊性及跨境交付的复杂性,研究如何保障新冠疫苗跨境物流的顺利运行具有重要意义。首先介绍IATA医药疫苗航空运输保障体系,剖析特殊温度要求下新冠疫苗跨境物流面临的主要挑战;然后构建IATA保障体系指导下的跨境物流方案基本框架,制定应对挑战的一系列措施,分析方案实施的主要难点;最后提出新
随着科技不断进步,大数据、人工智能、移动互联网和云计算发展迅速,给传统会计行业带来不小的冲击。传统财务会计在“大智移云”的环境下优势尽失,而新型的智能财务会计则更能适应时代的发展。对于大型企业而言,所需要的会计人才应当具备计算机技能、信息处理技术以及管理会计思想理念。作为财务会计人员应当更加具有职业敏感性,不断学习新技能适应时代发展,由传统财务会计向智能财务以及综合会计人才转型,提升内在自我价值。
摘 要:基于密切值法对长江经济带物流竞争力进行全面评价。研究发现:(1)长江经济带整体物流竞争力较强;(2)物流竞争力存在区域不平衡性,呈现出“东部沿海地区最强,中西部内陆地区交错分布”的空间格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带动了西部地区物流竞争力的提高,中西部地区物流竞争力差距已不明显。(3)以物流竞争力为依据,通过系统聚类可将长江经济带11省市聚为3类。最后针对研究结论提出长江经济带物流高质量发展的
摘 要:随着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物流行业进入蓬勃发展的时期,但是传统高污染的物流业发展已不能适应新时代发展中可持续和可循环的要求,因此发展绿色物流应运而生。文章从目前海南省绿色物流的发展现状着手,剖析海南省绿色物流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探索以新能源汽车、人工智能、5G技术等新科技引领下的绿色物流优化升级路径。   关键词:海南;新科技;绿色物流;发展路径   中图分类号:F259.27
摘 要:针对由一个制造商、一个传统零售商和一个电子零售商所组成的双渠道供应链系统,分别建立双渠道供应链的分散式和集中式的决策模型,分析顾客接受电子渠道程度对供应链及其成员定价的影响。研究发现集中式决策下的价格小于分散式决策的价格,说明在分散式决策下双渠道供应链系统将失调,为此设计一种与竞争者价格相关的价格折扣策略以实现双渠道供应链的协调,并进一步通过转移支付使双渠道供应链成员达到双赢的局面。  关
摘 要: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为智慧托盘的产生提供了技术条件,文章依托大数据等新技术面向供应链互联网金融设计了一种智慧托盘,并基于智慧托盘从全供应链视角构建一种新的供应链互联网金融生态体系,供应链上货物从智慧托盘组托开始,通过智能合约进入到供应链互联网金融平台待货权人授权融资,通过大数据、区块链等技术决策融资利率等关键融资参数,确保融资人、投资人和整个生态体系中各方的收益最佳。   关键词: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