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分析

来源 :文理导航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pflx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以及法治社会的建设,小学教育中道德与法治的教学也逐渐受到重视。将道德和法治教学结合起来,对提升小学生的道德素养和法律知识储备、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提高教师课堂教学的质量有着重要的意义与价值。小学是学生发展的重要时期,在他们成长的过程中,道德和法治对于其三观的形成有着重要的价值,对抵制不良诱惑有着重要意义,因此,道德和法治教育要从小抓起。学生是祖国的花朵,他们拥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完备的法律知识,能够弘扬社会正气,促进社会未来的发展。基于此,本文从小学道德和法治课堂教学的角度出发,对提升其教学有效性的策略进行了分析,以期为教育事业的发展、法治社会的建设提供一些借鉴意义。
   【关键词】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策略分析
   作为小学教师,应当将道德和法治教育教学的重要性深刻在脑海中,不断更新课堂教学的方法和教育理念,帮助学生形成高尚的道德情操,完善学生的法律知识储备。小学的教育在帮助学生打好基础、塑造学生品行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是学生成长阶段的关键时期。教育体制的全面深化使得教师对小学道德和法治课堂教育教学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教师应当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制定有针对性的小学道德和法治课堂教育教学策略,在帮助学生完善其素养的同时,不断丰富和发展自身,与此同时,在小学道德和法治课堂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有顺应时代发展采取一些充满趣味性的教学方法才能帮助学生实现道德和法治素养的全面提高。
   一、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育教学的现状分析
   (一)道德和法治课堂教育教学的策略较为落后
   在开展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育教学的过程中,随着社会的发展教学的内容与日俱增,小学生对于这种枯燥的理论知识的学习通常抱有排斥的感情倾向,與此同时,一些教师通常采取灌输式的教学方法,背诵记忆的内容过多,造成学生厌烦心理的出现。
   为了避免形成道德素养与法治意识的刻板印象,需要对教育教学的方法进行更新,让学生在道德和法治课堂教育教学过程中感受到两者的重要性,与此同时,建立道德和法治知识与实际生活之间的真实联系,加深小学生对于道德和法治课堂知识的印象。
   (二)道德和法治教育教学的课堂缺乏有效互动
   良好的课堂氛围能够提升学生对道德和法治课堂知识的参与度,但是,在实际的小学道德和法治课堂教育教学过程中我们不难发现,部分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忽视了对课堂氛围的营造,只是采取问答的方式来进行道德和法治的教学,缺乏与学生良好互动,无法发挥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主体地位。
   小学教师应该采用新的道德和法治课堂教育教学的方法,创造道德和法治教学的氛围,通过与学生的积极互动,了解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提高小学道德和法治课堂教育教学的成效,培养学生的道德素养和法治意识。
   二、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育教学有效性的影响因素
   (一)道德与法治课堂教育教学的方式陈旧
   一方面,小学道德和法治课堂教育教学的知识理论性很强,实际的学习过程比较枯燥无聊,很难形成积极、活跃的课堂教学氛围,传统的小学道德和法治课堂教育教学方法是——教师在讲台上讲,学生在讲台下听,这种灌输式的教学方法导致小学道德和法治课堂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师生之间的互动性较低,无法激起学生学习道德和法治课堂教育教学知识的积极性,从而就无法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品行和法治意识。
   另一方面,过于陈旧的道德和法治课堂教育教学方式无法满足学生身心发展的真实诉求,忽视了学生接受知识的客观规律,导致学生学习效率的降低,不利于小学道德和法治课堂教育教学的顺利进行。
   (二)道德与法治课堂教育教学的目标不够明确
   随着教育体制的不断改革,现阶段的小学道德和法治课堂教育教学的重点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教授学生关于德治和法治的相关知识,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要完成小学道德和法治课堂教育教学的任务,培养小学生的道德意识、法治意识以及他们的综合素质。
   在实际的小学道德和法治课堂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并没有将道德知识和法律知识与现实生活建立有效的连接,只是一味地完成学校布置的关于德治和法治相关的教学任务,在授课前没有将教学目标进行明确,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效率就难以得到保证,不利于学生道德与法治的学习。
   (三)小学道德和法治授课教师的综合素质参差不齐
   一方面,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育教学过程中,有些老师认为道德和法治的教学不如语数英这些主课重要,因此,在授课过程中会选择那些没有实际教学经验的老师来进行小学道德与法治的课堂教育教学,导致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无法把握知识的重点、难点,因而就无法实现提高学生德治与法治素养的教学目的。
   另一方面,再加上这些缺乏实际授课经验的老师没有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育教学过程中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导致授课过于知识化,学生无法理解抽象的知识,不仅浪费了大量的时间,也并没有得到实际的道德与法治课堂教育教学效果。
   三、提升小学道德和法治课堂教育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一)转变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育教学的理念
   1.小学道德与法治的教师应该及时的根据社会要求转变课堂教学理念,创新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育教学的模式,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氛围和学习条件。
   2.教师要让学生明白学习道德与法治的意义和价值在哪里,与此同时,要将道德和法治这门课程对他们各方面综合素质的形成有哪些重要性告知他们。
   3.需要教师为学生提供更多能够进行自主思考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在学习了道德与法治课堂知识后能够自主地进行课外的探究,而不是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上被动地接受知识。
   4.在道德与法治课堂教育教学内容的呈现上,教师要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共同探究,做到知行合一。    5.为了使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育教学的效率更高,教师可以将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的内容进行录像,让其他教师对课程进行评价并提出一些改进的建议,不断提高小学道德和法治课堂教育教学的课堂效率。
   6.在小学道德和法治授课后,教师要进行积极的反思,及时作出个人总结,破除传统教育方式方法的弊端,积极改变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育教学的模式,不断提高授课的能力。
   (二)不断完善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育教学方式
   1.在小学道德和法治课堂上,教师要采用生动的教学模式,加深学生对问题的理解程度。与此同时,教师可以通过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鼓励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去感受道德与法治的“魅力”,而不只是单纯地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上学习相关知识,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逐渐完善自身的道德观念和法律意识,感受道德与法治的“魅力”所在。
   2.教师要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育教学上对学生进行积极引导,培养小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小学阶段的学生对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还有很大的空间需要完善,教师只能发挥引导的作用。
   3.在引导的过程中,教师要完善引导方式,言辞不能过于激烈,避免学生产生排斥心理,要寓教于乐,紧跟社会道德和法治的时事热点,让学生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課堂教育教学中也能感受到社会的“千变万化”。
   4.教师要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交流,拉近老师与学生之间关系,增强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育教学的互动效果。
   (三)突出学生在道德和法治课堂中的主体地位
   1.小学生的思想还不够成熟,对于一些社会问题会抱有比较幼稚、简单的想法,而只凭教师口头的讲解和书本上的知识,学生很难理解道德和法治的深刻含义,在这种情况下,教师要尊重学生的观点,积极地对学生进行引导。
   2.如果学生在某个问题的理解上与教师存在差异时,教师应当仔细听一听学生的想法,并根据学生的观点进行解释,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帮助学生更加清晰地理解道德和法治的相关知识,进而突出学生在小学道德和法治课堂教育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帮助其更好地参与到课堂中来,加深学生对道德和法治的认识,提升课堂的效率。
   (四)激发学生的学习道德和法治知识的兴趣
   1.小学生通常都有强烈的好奇心,因此,教师要学会在小学道德和法治课堂教育教学中以幽默风趣的语言和新兴媒体技术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2.教师可以将一些多媒体讲课技术与道德和法治课堂教学教材结合起来,通过视频、音频、图片、动画等模式来对学生进行道德与法治知识的教育教学。
   3.借助多媒体,化抽象为具体,使枯燥无味的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变成生活有趣,不断激发学生的想学、爱学的学习欲望,让他们在充满趣味性的课堂氛围进行学习,从而让学生获得更多的对道德和法治的感悟和体会。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育教学的目的是帮助学生在小学阶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小学时期是学生三观形成和塑造的关键时期,所以在提高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育教学的有效性就显得尤为重要。提升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育教学的有效性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完善教师的教学成果有着重要价值,在教学的过程中重视道德和法治的教授,能够提升学生的道德素质、法律知识和法治意识,促进学生各方面素质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潘竞扬.论述提升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J].学周刊,2021,(7):74-75.
   [2]李丹.提升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20,(16):225.
   [3]王育明.提升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分析[J].智库时代,2020,(34)
   [4]胡连英.提升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研究[J].考试周刊,2020,(99):109-110.
   [5]周月月.浅析如何提升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今天,2020,(11):31.
   [6]杨洋.试论提升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J].新课程,2020,(9):145.
其他文献
目的分析奥曲肽联合奥美拉唑在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的治疗效果。方法将该院2016年4月—2018年5月期间83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纳入到该次调查研究中,双盲法纳入分组,观察组患者采
在主流文化和大众文化的双重“挤压”下,已被边缘化的精英电影文本要想改变目前的状况,必须进行策略性的调整。《美丽的大脚》和《和你在一起》进行了这方面的探索:即采用了“借
蒲松的《聊斋志异》时常给我们透露有趣信息的,往往不是那些歌颂“爱情自由”的名篇,如《金陵女子》便是,我们知道王渔阳只给《聊斋》少数篇目加了批注,他偏偏就注意到了这短而不
形体戏剧重要奠基人雅克·勒考克的形体训练,为演员们打开了一条拥有无限潜质和真实表现的心理通道,并在创造性和模拟性的情境重构之中,找到了一条随时可以上演的具有幻
冬枣是鲁南地方优良品种资源中发现的一个特晚熟枣树新品种,其表现生长性强,耐瘠、耐旱、早实、果大、高产;果实近圆形,似小苹果,平均果重20-25克;最大45克;果实光洁,质地松
本文旨在溯源《东文选》的诗歌九体分类与编排方式,认为中国唐诗选本《唐音》的分体收录方式直接影响并启发了《东文选》。同时,徐居正本人的文学活动、朝鲜选家的特殊心态等文
期刊
若尔盖湿地地处长江上游,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高原沼泽湿地。近年来,由于受气候变暖、过度放牧、鼠害严重等影响,若尔盖湿地草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沙化。以若尔盖县境内唐克镇为研究对象,根据植被覆盖度划分草地为100%覆盖度的草甸、60%覆盖度的固定沙地、25%覆盖度的半固定沙地,探究不同覆盖度草地土壤表层团聚体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草甸土壤团聚体特征与固定沙地、半固定沙地拉开很大的差距,而后两者的植被覆盖度相
一、五四时期西江地区的爱国学生运动 (一)肇庆城区学生联合会的成立及肇庆中学罢课事件 1919年的五四爱国运动,是我国革命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重大事件。五四运动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