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性脑肿瘤浸润淋巴细胞的临床应用研究

来源 :免疫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i818w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用冷酶法对7例脑恶性肿瘤进行肿瘤浸润淋巴细胞分离、培养并用于临床。7例肿瘤的TIL扩增倍数均大于刚分离时的500倍,其中2例大于1000倍,另2例分别大于2000及3000倍;TIL的表型检测CD3、CD4、CD8、HLA-DR分别为97%,35%,54%,97%;电镜观察到TIL先靠近肿瘤细胞,伸出触手,接触肿瘤细胞膜上,随后肿瘤细胞破坏、死亡的过程。临床应用TIL后随访至今9mo,7例肿瘤患者
其他文献
利用MTT比色法和ELISA法研究了飞行员白细胞介素6(IL-6)活性的变化及胸腺因子(TFD)对飞行员IL-6诱生水平的影响。结果表明:飞行员的血清IL-6诱生水平分别为11.2±4.6U/ml和10.14±2.46ng/ml,均明显高于地勤人员,而且TFD可以在体外
研究不同补锌方法(补锌,补充微量营养素,补充锌加微量营养素)改善缺锌儿童免疫功能的作用,结果显示:实验10wk后,三个实验组缺锌儿童血清锌浓度明显升高,同时淋巴细胞刺激指数明显高于对照
为探讨外来抗原--磷酸胆碱(PC)激发的抗体反应中是否存在基因置换的调节机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序列分析及Siouthern杂交对三种来自抗PC B细胞单抗的重,轻链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1)三种单抗具有相
根据表皮生长因子(EGF)及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均具有种间同源的特点,运用小鼠体内试验及人绒毛组织体外培养模型两种手段,研究EGF与hCG在体内的相互调节作用,结果表明一定剂量范围内的hCG可促进小
为探索亚核结构与食管癌的免疫相关性,制备人食管癌细胞核基质蛋白,免疫家兔获取抗血清,经正常人食管抗原吸附纯化后,免疫印迹检测结果显示:相别于正常食管上皮细胞,食管癌细胞核基
为便于临床广泛开展单核/巨噬细胞ADCC效应的研究,本实验室建立了细胞增殖法检测单核/巨噬细胞ADCC效应,与传统检测方法同位素技术进行了比较。观察了免疫血清工作效价、效应细胞与靶细胞
本研究以抗白细胞介素2受体(IL-2Rα)单抗5G1筛选噬菌体六肽库为实验体系,比较了三种不同ELISA(噬菌体常规包板、固定包板及双抗体夹心法),证实固定包板优于常规包板,夹心ELISA效果最佳,实为一种检测噬菌
利用基因治疗方法中反义RNA技术,通过脂质体包裹反义胰岛素生长因子-I(IGF-I)基因导入小鼠B16黑色素瘤,与对照组相比致瘤性降低,生长缓慢,荷瘤鼠的胸腺重量增大,脾脏的生发中心细胞增殖,白髓和红髓
U937细胞吞噬C1q、IgG和C1q+IgG调理的酵母多糖颗粒(分别称为CZ、IZ、ICZ)后可产生TNF-α,但对未调理酵母多糖颗粒(Z)不应答。加入抗C1qF(ab)2、将调理颗粒热灭活或以高浓度C1q或抗C1qR McAb E8预处理U937细胞,可完全或部分抑制CZ或ICZ诱导的INF-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