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马扬边”铺就便民利民智慧路

来源 :四川党的建设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liumin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马边县地处四川省小凉山腹地,山高路远、沟壑纵横,农.村人口居住分散,信息传递相对迟缓滞后。该县坚持科技引领,运用信息化手段加强党的建设,聚焦全县1.02万户贫困群众脱贫奔康目标任务,依托电信IPTV在全县20个乡镇123个村(社区)全覆盖创建应用“策马扬边”党建信息平台,有力推进“数字电视+互联网”与服务彝区群众生产生活深度融合,成为全国首例实现融媒体平台全覆盖的贫困县。2018年1月,马边县“策马扬边”党建信息平台被国务院扶贫办综合司印发专刊信息推广经验。

数字平台 畅通信息渠道


  “打开电视就可以了解到县里的大事和扶贫政策,真是太方便了!”马边县劳动乡福来村群众周元雨自接通了电信宽带数字电视“策马扬边”党建信息平台后,足不出户就把马边的大事小事“一网打尽”。将宣传阵地、公开公示、远程教育等传统平台移植到群众家庭电视平台,马边22万彝汉群众真正实现了“人不出门百事通,足不出户知全国”,彻底改变了马边信息闭塞、通讯不便、办事效率不高等制约和束缚。
  这一改变,也许在经济发达地区并不新鲜,但对于马边县广大彝族群众而言,却是一种革命性的探索和全新的体验。
  2017年6月,马边县委常委会决定启动“策马扬边”信息平台项目建设,要求县委组织部组织技术力量攻关攻坚,聚焦便民服务重点,最大限度服务彝区群众。“当时,县委给我们1个月时间,压力大、任务重、时间紧。按照本土化、便民化、通俗化的要求,从领受任务到初具模型、再到调试使用,我们3名研发同志整个月待在办公室,反复琢磨、全心投入。”马边县委组织部副部长、党建办主任王海斌回忆道,“得知‘策马扬边’平台为广大群众所认可时,我们感到所付出的辛苦和努力都是值得的。”

便民平台 服务生产生活


  服务彝区广大群众的生产生活需要,是开发“策马扬边”平台的初衷。为此,平台从栏目设计、内容筛选、服务方式等方面全方位体现便民理念,彰显为民情怀。为构建便民化栏目模块,县委组织部会同全县26个职能部门、20个乡镇和部分群众代表,先后4次召开座谈会,磋商平台栏目设置方案。结合广大群众的生产生活需求,最终确定了党建马边、脱贫马边、民生马边等10个模块,将各类党建信息和惠农政策以更加便捷的方式展现在群众面前。
  “以前群众对办事流程、所需材料不清楚,有时为了办个证要来来回回耽搁几天的时间。自从‘策马扬边’平台开通后,办事群众需要办理什么业务,在家就能掌握详细信息并把相关的材料准备齐了,既让群众少跑路,又提高了我们的工作效率,平台开通后,我们一次性办结率达到了98%以上。”政务大厅服务中心主任李帆说起平台,由衷地竖起了大拇指。
  “便民”是平台生存的核心,为了让平台不沦为“僵尸平台”,县政府办统筹农业、林业、人社、公安、民政、教育、卫计等部门,将群众经常办理的50余项办证事项和办事程序制作成简易流程图、漫画等形式在民生马边栏目上公开,并全面公布各类便民事务办理咨询热线,落实专人全天候提供在线咨询服务。针对路途遥远、行动不便的群众,相关责任单位提供“全程代理”,并及时反馈办理进展情况。
  截至目前,已为10348名群众代理办结事项12596件,全县群众社会满意度评价排名较2016年有了大幅度的提高,无一起因办事办证而导致的线上或线下投诉。

阳光平台 接受全面监督


  “以前到乡上、村上办事,认不到人,不晓得找哪个。现在通过电视,我就晓得该找哪个了,每次跟他们打电话过去,态度都很好。”说起干部作风的转变,马边县三河口乡星星村村民阿克格付感慨道。
  营造全民参与监督管理的“阳光生态”成了马边县党风廉政建设的新常态,“我们把全县的村组干部和全体党员的姓名、职务、照片、联系电话等个人信息在电视上进行公开,把党员身份亮出来,让党员干部时刻处于群众的监督之下,确保辖区内的老百姓认得到人、叫得出名、联系得上。”王海斌介绍,通过村组干部和党员的集体“亮相”,让他们时刻铭记自己干部和党员的身份,规范言行举止,改进工作作风。
  除此之外,马边县创新“双向监督”监管模式,进一步增强监管实效,进一步转变干部作风。每季度县纪委监察委都会督促各乡镇将每个村(社区)的党务、村(居)务、财务等资料及时公开。“依托平台后台管理功能,我可以随时对村务管理资金运行情况进行在线远程监督,通过基层群众和上级组织的双向监督,彻底扭转了以往村上一年报一次账,财务管理混乱的局面,党员干部工作作风也因此持续好转。”县纪委、监察委干部封飞介绍。截至目前,阳光乡村栏目共上传“三务公开”信息3846条,征求意见281次,及时纠正了“程序上没走到位”的村(居)务处理事项489件,完善运行方案2067个。

致富平台 传授脱贫本领


  “我们村上不少村民都发展了茶叶,今天的农民夜校就是让大家一起学习茶叶的种植和管护技术。”湾儿沟村第一书记彭文君点开信息平台中农技服务的内容,电视里县农业局的专家从茶叶的育苗、栽植、管理到病虫害防治,结合课件PPT,图文并茂地为大家远程授课。这一幕发生在马边彝族自治县建设乡湾儿沟村,通过信息平台开展技术培训已成为全县114所农民夜校的“必修课”。
  針对贫困群众产业发展缺技术、脱贫致富缺门路等问题,县委组织部结合以往开展远程教育的经验,制作上传符合本地实际的种养技术教学视频80余条,并多渠道收集发布企业招聘信息60余条。“以往是看电视,现在是用电视了,春节后,我们村就有40多位村民看到平台上发布的信息到外地务工了。我们平常遇到产业发展技术上的问题,打电话给专家团队,他们还要上门服务,共产党瓦吉瓦(彝语:好得很)!”建设乡湾儿沟村村民曲别彝古说,自从有了平台,他们再也不为脱贫奔康发愁了。
  曲别彝古所说的专家团队,是信息平台的成果之一。通过设立意见反馈板块,广泛收集贫困群众各类涉农技术指导需求,县委整合农业、林业、畜牧等专业技术人才建成了20支专家团队,根据技术需求和种养时令节气、地形土壤酸碱度、生产生长特点,在第一时间到现场开展技术指导。“线上+线下”的“双线培训”不仅限于农技服务方面,通过和碧桂园职业技术培训中心的深度合作,马边县开展彝族刺绣、厨艺、电子商务等订单培训8697人次,有效提高贫困户就业技能。
  “策马扬边”党建信息平台搭建起了党群服务“连心桥”,不少党员群众纷纷表示:党的脱贫攻坚政策越来越贴心,干部服务意识越来越强,办事容易多了;村里的事越来越公开透明,心里敞亮多了;致富门路越来越广,脱贫致富更加有信心了。(责编:余娜)
其他文献
多年来,凭着百折不屈的坚韧精神、无私奉献的大爱精神、自强不息的奋进精神,蓬安县海田乡三青沟村党支部书记陈建清把全部热情和精力倾注到改变三青沟村落后面貌的事业中。她也因此获得“四川好人”“最美家庭”“岗位建功标兵”“优秀共产党员”和“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  发过的誓言,就得用一生来践行  陈建清的一生曾面临三次命运的重击:儿子患有癫痫、自己被查出患有系统性红斑狼疮、丈夫打工时受伤导致粉碎性骨折,家
期刊
党的十九大对机构编制工作作出的重大谋划,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机构编制史上具有划时代和里程碑意义的大事情、大机遇。作为新时代的机构编制人,必须奋力在新时代实现新作为,紧紧抓住重大机遇,深刻理解重大意义,务实落实重大部署,推动机构编制工作取得重大成效。知势——深刻理解党的十九大对机构编制工作的重大意义  一是确立了党、国家和民族的总任务。党的十九大指出要实现社会主义现代
期刊
为进一步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的新部署、新要求,抓紧抓实党风廉政建設工作,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新都法院强化“清单定责、台账记责、约谈明责、汇报评责、带题查责”五责并举,推动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落地落实。  清单定责,强化岗位职责。新都法院以主体责任清单管理为出发点,始终坚持“集体把关、点面结合、清单延伸、公开公示”等原则,实行责任清单化管理,把抽象的责任内容分解为具体的任务要求,确保责任
期刊
国家监察体制改革,是今年全国两会的焦点话题之一。确立监察委员会宪法地位,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以下简称《监察法》),为深化国家监察体制改革提供了法律依据和保证。那么,监察体制改革如何发挥长效作用,如何推动反腐败在法治轨道行稳致远?为此,本刊记者采访了省廉政建设研究中心副主任、省社科院政治学所研究员郭丹。坚持和加强党对反腐败工作的领导  记者:作为今年两会的重要成果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
期刊
“中秋聚一聚、吃一点、喝一点没什么”“你请我吃”“我请你玩”……这些都是极易导致“节日腐败”的错误心理。为防止“四风”问题反弹回潮,确保中秋节、国庆节期间风清气正,成都高新区以专项检查、监督问责为有力抓手,坚持用“钉钉子”精神打好攻坚战和持久战。  专项检查严防“节日腐败”。“这张凭证后没有附公函,不符合《四川省党政机关国内公务接待管理办法》中‘无公函的公务活动和来访人员,一律不予接待和报销相关经
期刊
近日,中央纪委公开曝光八起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典型案例,其中通报了河北省隆化县扶贫和农业开发办公室原党组成员、副主任王金柱对7个扶贫项目申报验收把关不严,造成国家扶贫资金184.2万元被骗取。王金柱被开除党籍、开除公职,涉嫌犯罪问题及线索被移送司法机关依法处理。  上述案例查处的是典型的履职不力、把关不严、滥用权力,乱抬“贵手”的行为,这种行为是扶贫工作顺利开展的阻碍。据报道,江西南昌市纪委监察
期刊
注重产品质量安全放心,围绕特色优势产业塑造区域农产品公共品牌,提高产品整体竞争力  河谷地旁,大渡河静静地流淌,一眼望去,山坡上开满了白色的小花,还有一个多月,这些小花就会变成一颗颗甜樱桃,汉源县的农户们将迎来他们用勤劳换来的丰收。沿着盘山公路一路向上,层层叠叠的樱桃树逐渐变成了已经长出小花苞的花椒树,它们所代表的汉源花椒品牌价值已达到7.04亿元,是市场上名副其实的佼佼者。五年蛰伏,基地催生规模
期刊
【开篇的话】  “十分春色汉源乡,水秀山明锁艳阳。桃李笑含新雨露,燕莺争唱旧时光。”清代杨楫的诗句不仅是汉源春色的生動写照,也是生机勃勃的汉源乡村振兴的实时注脚。  在工业化、城镇化发展过程中,乡村衰退是全国性乃至全球性面临的共同挑战。汉源作为我省众多个山区县之一,通过近年来持续不断地探索实践,不仅有效解决了小农户难以融入现代农业、分散资源难以集约化利用等现实困难,而且破解了农业农村衰退、发展要素
期刊
为了推进乡村繁荣发展,汉源形成了以本土化核心农民为主线、以合作化生产经营为关键、以规模化小农服务为特色、以精准化政策引导为支撑的创新性实践,构建了充分挖掘地方特色优势资源、全力强化内生发展动力的发展路径。深刻剖析汉源创新性的探索实践经验,对于推进我省乡村振兴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价值。为此,本刊记者专访了省社科院副院长、研究员郭晓鸣。汉源实践的重要启示  记者:作为典型山区县的汉源,其创新性实践对推进
期刊
扎根脱贫攻坚一线,集业务标兵、突击能手、勤务骨干于一身的苏跃,被当地的干部群众称为脱贫攻坚的“攻坚能手”。他是带领贫困群众致富的“引路人”“贴心人”,曾荣立三等功两次,荣获“县级优秀共产党员”一次,2014年—2015年连续两年被评为全县优秀事业人员,2017年被评选为“温暖攀枝花人物”,2017年10月荣获四川省脱贫攻坚贡献奖。  “参谋部”里的业务标兵  “苏跃是来得最晚但掌握脱贫攻坚业务最快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