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永遇乐·落日熔金》深层的隐喻性

来源 :文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iwent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南渡后,李清照词更关注国家和民族的命运,《永遇乐·落日熔金》一词的字里行间就蕴含了深层了隐喻义,满载着作者的家国情思。
  关键词:李清照 永遇乐 家国情思
  隐喻是言此及彼的一种抒情策略,是文本表层意思外,字里行间还有更深的情感意蕴,如要深入理解,必须要结合创作者的生平经历和创作背景,《孟子·万章下》: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否?是以论其世也。李清照《永遇乐》是流寓临安时所作,南宋张端义《贵耳集》云:南渡以来,(李清照)常怀京洛旧事,晚年赋元宵永遇乐词。具体作于哪一年,尚无定论,陈祖美的《李清照评传》认为是在绍兴十七年(1147年)或者稍后,但其后编著的《李清照词新释辑评》中重新审定,认为是在绍兴八年(1138年),即南宋定都临安前后一段时间。历经靖康之耻,丈夫赵明诚病故,李清照将身世飘零之感与国破家亡的悲愤融为一体, 呈现了一颗拳拳爱国之心。
  词上片最妙处在连续三个发问。金色夕阳,晕染了半边天空,暮色中漂浮的云聚拢来,如珠联璧合。这样的好景色好天气看灯玩赏该是多么惬意啊,但作者笔锋一转“人在何处?”,突兀发问,读者如猛然抬头撞上了一堵严严实实的墙,窒息难忍,似乎不合情理,细想却不禁悲从中来,梁园虽好,非久居之地,临安临安,临时安顿之处,京洛何时能回?似是发问,却是呐喊,是悲怆的呼号,敲打在心上,让人猛然醒悟。心中情绪略平,又回归眼前,随风飘拂的新柳笼罩着缕缕绿烟,春天了,万物勃发的时节,作者耳中吹进的却是《梅花落》的曲子,梅花落,倾尽芳华,声调哀长凄凉,作者又一次明知故问,春意知几许?把握不定,一种无奈的宿命感。“元宵佳节,融和天气,次第岂无风雨?”一折又一折,顿挫回转,似无理而问,但其实三问步步递进,写了主人公的孤寂凄凉愤激和哀痛。这风雨是自然界的风雨,更是生活中的风雨,大半生的遭际,已让她明白,生活变化莫测。你看大宋朝廷,经济与文化教育最繁荣的时代,“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陈寅恪),但如今呢,偏安一隅,苟且偷生;李赵两个家族也曾经盛极一时,赵挺之曾为当朝宰相,李清照父亲也是苏轼后四学士之一,现都家破人亡;李清照自己呢?名门闺秀,二十一岁嫁赵明诚,两人猜书斗茶,花前月下,相从赋诗,共治金石之学,可突然间,国没了,家毁了,所有的优裕富贵都成了过眼云烟,更何况南渡之后的种种遭际呢?寓越州时,李清照所带的文物被穴壁盗去五箱,1132年居杭州时,被张汝舟骗婚,《哲宗皇帝实录》被诏令上缴……件件都是伤心动肺,都是弱女子始料未及的,所以,风雨无常,哪有心事去看灯玩赏呢。“来相召、香车宝马,谢他酒朋诗侣。”虽是礼貌地谢绝,却有嘲讽之意。宋高宗赵构,由于害怕军人战胜回朝会专横难制,而且亦担心宋钦宗回朝继承其死后的帝位,在1138年任秦桧为相,向金推行求和政策。秦桧首先削去抗金将领韩世忠的兵权,后又以莫须有的罪名杀害了岳飞父子,《绍兴和议》以向金国纳贡称臣为代价,换回了东南半壁江山的统治权,整个朝臣“暖风熏的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曾经发出怒喊“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的李清照,又怎能和这些醉生梦死的人同游同乐呢?
  下片作者转忆京洛旧事。中州盛日,那是倾城出动,全民狂欢的日子,“风柔夜暖。花影乱,笑声喧。闹蛾儿满路,成团打块,簇著冠儿斗转。”人们观灯、传柑、猜谜,往往通宵达旦,李清照便也是这热闹人群中的一员,“铺翠冠儿,捻金雪柳,簇带争济楚。”最美的时代,也是一生中最美的时光,那时的她会把自己打扮得漂漂亮亮,帽子上会缀满翡翠宝珠,灯火辉煌的夜市上,一定是最耀眼的一个吧。可是如今呢,真的是“憔悴,风鬟霜鬓,怕见夜间出去。”或许是,流落异地,国不在,家已亡,还有什么心事梳妆打扮呢?首如飞蓬,岂无膏沐?当然不是,是无法忘却国殇之痛,“故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菩萨蛮》)再无心思夜出赏灯,“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正是“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唐圭璋先生云:“默默无言,吞声饮泣,实甚于放声痛哭。”南宋末刘辰翁《须溪词》卷二:余自乙亥上元诵李易安《永遇乐》,为之涕下。今三年矣,每闻此词,辄不自堪。遂依其声,又托之易安自喻,虽辞情不及,而悲苦过之。
  夏承焘《瞿髯论词绝句》第五首:中原父老望旌旗,两戒山河哭子规。过眼西湖无一句,易安心事岳王知。孙中山曰:岳飞魂,是中华民族的精神代表,也就是民族魂,李清照是词魂,亦是民族魂。
  参考文献
  [1]陈祖美编著.李清照词新释辑评[M].北京:中国书店,2003.
  [2]夏承焘.瞿髯论词绝句[M].北京:中华书局,1983.
  [3]唐圭璋编.全宋词[M].北京:中华书局,1965.
  (作者介绍:俞秀红,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金城学院基础部讲师,研究方向:中国古代文学、文学与文化)
其他文献
艺无格不立。王厚生认为,艺术品格是艺术作品屹立于艺术之林的脊骨。品格层次的高下决定着艺术的精神价值和历史地位的高下。艺术品格的内涵至少包括独立品格、真诚品格和创
女性有性欲要求,或确有性快感,但达不到性欲高潮,医学上称为性高潮缺乏。性高潮缺乏并不是个别现象。据有关报道,性交中从末达到性高潮,只有很少次高潮和有时能达到高潮的妇
假期里,同学们参加了丰富多彩的旅游活动。在乘车、乘船、乘飞机时,经常有人感到眩晕,导致发生恶心、呕吐、出冷汗甚至虚脱等现象,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晕车、晕船或晕机。为什
摘要:高中物理学习兴趣的激发对于提升高中物理的教学质量和学生的物理学习成绩都有着积极的作用。在当前的高中物理教学过程中,针对学生学习兴趣缺乏的现状,教师应当采取积极的策略,进一步激发学生的物理学习兴趣。  关键词:高中物理;学习兴趣;激发  兴趣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最为有效的教师,在高中物理教学过程中,有了兴趣的支撑作用,学生的学习热情才能得到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学习的专注度也才能得到最大限度的提高
笔者曾经做过一个有趣的实验。拿一张国外歌星的正面标准照片给一个班的大学生看,有一半的人分不出此人是男还是女,其余的人又有一半说是男的,一半说是女的。因为这位歌星留
前言研究生举办个展的形式可以说是我院研究生教学的特色,也符合近来高教部要大力开展研究生创新教学的要求。刚步入硕士研究生学习的新生进校后,由于多年被动学习的习惯,对
DTP是英文Desk Top Publishing的缩写,也就是现在大家已经非常熟悉的桌面排版系统。DTP使传统的出版与印刷概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彻底改变了传统色彩复制的技术与工艺流程。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期刊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人来得书帖》,书于宋元丰四年(公元1080年),纸本行书,纵29.5厘米,横48.8厘米,是苏轼给他朋友陈慥(季常)的信札。苏轼的行书,除《寒食》外,大多写得平静秀美。当然,这只是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