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腺再手术相关因素研究

来源 :华西医科大学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ckwang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探讨甲状腺再手术指征、危险性及其相关因素,作者对297例甲状腺再手术患者进行了总结分析.结果显示,甲状腺再手术主要原因是术前对肿块性质缺乏准确诊断,仅行局部切除,术后病检证实为恶性(142例);其次为良性肿瘤术后复发(96例);142例疑癌残留患者中,再手术病检阳性116例(81.7%);良性肿瘤术后较长时间(>10年),患侧出现肿块及原发性甲状腺机能亢进术后出现肿块,再手术恶变率分别为61.6%(16/26)和75%(3/4);本组喉返神经损伤(永久性)11例,暂时性甲状旁腺功能低下5例,胸导管及食道损伤各1例,甲状腺功能低下242例.提示甲状腺再手术适用于甲状腺良、恶性疾病,因其较高的术后并发症的存在,首次手术时应考虑周全,尽量设法避免再手术.
其他文献
为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非手术治疗措施及中转手术的时机.对223例SAP患者均先行包括重要脏器功能的支持、防治感染及促进胃肠功能恢复等非手术综合治疗,以后根据有无胰
目的探讨引起新生儿低血糖的危险因素,为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新生儿812例进行血糖监测.结果早产儿、低体重儿发病率分别为29.33%,30.33%,高于足月正常儿7.60%;剖宫产儿
目的 探讨胃肉瘤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 5 8例胃肉瘤 (其中平滑肌肉瘤 44例 ,恶性淋巴瘤 11例 ,神经纤维瘤 2例 ,脂肪肉瘤 1例 )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胃
目的了解腹直肌肌皮瓣、肌瓣与皮瓣之间的血管穿支的分布,以及在体表的定位和动脉收缩期血流速度.方法采用彩色超声血管检查仪对94例进行检测,术中进一步验证检测结果.对腹部
全血HIV(1+2)抗体检测是保证输血安全的重要检测项目.由于ELISA间接法受原料所限,难以使灵敏度和特异性同时保持在较好的水平,提高灵敏度,则使检测结果假阳性率升高,造成大量
目的在诊断甲状腺疾病中,更好地观察甲状腺疾病患者的甲状腺形态、血流分布等。方法用彩超观察了20例正常人和100例甲状腺疾病患者的甲状腺形态,与其同位素甲状腺扫描进行对比,
为进一步观察复方丹参的疗效 ,我院收治新生儿硬肿症5 8例 ,30例加用复方丹参治疗 ,结果满意。报告如下 :一、临床资料  5 8例均符合新生儿硬肿症诊断标准[1] ,男 39例 ,女
对恶性肿瘤患者的保护性医疗 ,目的是为了减轻病人的精神负担 ,但经过长期临床实践 ,有些医生认为此方法对癌症病人利少弊多。公开性治疗的原则首先让病人知道疾病的诊断 ,并
目的:比较培哚普利与贝那普利治疗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培哚普利组40例(男性27例,女性13例,年龄67 a±s10 a)应用培哚普利4 mg, po, qd.贝那普利组40例(男性27例,女性13例,年
目的:综合评价蝎毒抗癌多肽(antineoplaastic polypeptide from Buthus martensii venom,APBMV)及其纯化组分Ⅲ(antineoplastic polypeptide Ⅲ from APBMV,AP-Ⅲ)毒、副作用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