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性胶质瘤术后辅助放疗同步替莫唑胺的临床观察

来源 :现代仪器与医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pku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目的:比较恶性胶质瘤术后单纯放疗与放疗同步替莫唑胺(TMZ)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于2007年3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75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其中对照组36例,单纯放疗,总剂量60Gy/30次;观察组39例,放疗期间TMZ 75mg/m2/日,放疗结束后4周,再服用6个周期。结果:对照组和观察组总有效率(CR+PR)分别为44.44%和74.36%,1、2、3年生存率分别为55.56%、27.78%、13.89%和79.49%、51.28%、35.90%,中位复发时间及中位生存时间为14.78个月、20.42个月和20.69个月、26.44个月;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观察组较对照组稍增加;观察1组和观察2组1、2、3年生存率分别为81.82%、68.18%、45.45%和76.47%、29.41%和23.53%,其中2年生存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中位复发时间及中位生存时间为25个月、30.50个月和15.06个月、20.53个月(P<0.05),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放疗同步TMZ治疗恶性胶质瘤的效果明显优于单纯放疗,虽不良反应有所增加,但均可耐受。
  [关键词] 恶性胶质瘤;放射治疗;替莫唑胺
  中图分类号:R739.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2095-5200(2015)04-022-03
  神经胶质瘤是临床较为常见的原发性颅内恶性肿瘤,因其浸润周围脑组织,所以单纯手术难以完全清除,术后极易复发,手术后联合放疗可提高患者生存率,但与放疗联合治疗效果仍不理想,因此术后放化疗逐步为人们所认可。替莫唑胺(temozolomide,TMZ)是一种新型DNA烷化剂,分子量小,亲脂性强,易于通过血脑屏障,具有抗肿瘤活性,且有放射增敏作用,多项文献报道放疗同步TMZ治疗胶质瘤可以提高近期疗效及生存率[1-3]。我院自2007年3月起采用放疗同步TMZ治疗39例术后恶性胶质瘤患者,同时与单纯放疗进行对照比较,观察两组病例疗效及不良反应,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于2007年3月至2014年3月收治75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其中观察组39例,男27例,女12例,年龄32~58岁,平均(46.22±13.15)岁,Ⅲ级脑胶质瘤21例,Ⅳ级脑胶质瘤18例。对照组36例,男26例,女10例,年龄31~60岁,平均(45.87±12.08)岁,Ⅳ级脑胶质瘤20例,Ⅳ级脑胶质瘤16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入组标准
  所有入组病例均符合下列标准:(1)经病理学确诊,为Ⅲ级和Ⅳ级脑胶质瘤患者;(2)KPS评分≥70分;(3)血常规、肝肾功能及尿常规基本正常;(4)预计生存期3月以上,无放化疗禁忌症;(5)所有患者均签署放疗及化疗知情同意书。
  1.3 治疗方法
  所有入选患者在手术治疗后均接受放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化疗。
  1.3.1 放疗 采用三维适形放疗(3D-CRT),放疗前复查头颅增强MRI,热塑膜固定体位,CT下扫描全脑图像,每层3mm,制定放疗计划。放疗靶区设定:参考患者术前、术后头颅增强MRI,确定临床靶区(CTV),即在肿瘤靶区(GTV,包括原发病灶区和术后增强病灶)边缘外放2.5~3cm,计划靶区(PTV)分为PTV1(CTV+0.3~0.5cm)、PTV2(GTV+1cm),PTV1照射剂量50Gy/25次后缩小至PTV2;在紧邻重要结构如脑干、视交叉,GTV外放不到1cm;95%等剂量线涵盖PTV,总照射剂量60Gy/30次/6周,单次剂量2Gy/次,5次/周,其中PTV1剂量DT 50Gy,PTV2剂量DT 10Gy。重要器官受量:脑干、视交叉限量低于54Gy,垂体限量低于50Gy。
  1.3.2 化疗 观察组从放疗第一天开始,TMZ,75mg/m2/d,一次顿服,共42d,每周复查血常规及肝肾功能;放疗结束后4周,服用6个周期(每28d为一个周期,服药5d,休息23d),第一周期服药剂量为150 mg/m2/d,无明显血液毒性后,自第二周期改为200 mg/m2/d。放化疗期间,对不适反应予以对症处理,保证治疗顺利完成。
  1.4 疗效及不良反应评价
  近期临床疗效按照WHO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分为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PR)、疾病稳定(SD)和疾病进展(PD)。两组病例于放疗结束时、观察组3个周期化疗、6周期化疗结束时及化疗结束后3个月分别复查增强头颅MRI,作为近期疗效评价依据;观察近、远期不良反应,按照WHO标准分为Ⅰ-Ⅳ级;此后每6个月门诊复查或电话回访,记录1、2、3年生存率及复发时间,评估中位复发时间及中位生存时间。
  1.5 统计方法
  用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数值变量资料以x±s或中位数(M)表示,两组之间比较采用t或秩和检验;分类资料以百分数表示,两组或多组率(或构成比)比较采用 χ2 检验或 Fisher确切概率法。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
  所有入选患者均完成了预订放疗计划,观察组22例全部完成预订化疗计划有,17例观察组患者未能完成预订计划,完成预订化疗计划为观察1组,未完成预订化疗计划为观察2组。
  观察组对照组CR、PR、SD、PD分别为15vs6、14vs10、4vs8、6vs12,观察组总有效率(CR+PR)为74.36%高于对照组的44.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1年、2年和3年生存率(79.49%、51.28%和35.90%)分别高于对照组(55.56%、27.78%和13.8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位生存时间和中位复发时间均明显长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1组1年和3年生存率(81.82%和45.45%)与观察2组(76.47%和23.53%)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1组2年生存率(68.18%)明显高于观察2组(29.41%),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1组中位生存时间和中位复发时间均明显长于观察2组,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情况见表1-2。   2.2 不良反应
  观察组骨髓抑制、皮肤瘙痒及药疹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组和对照组在皮肤反应及脱发、脑组织水肿、肝肾功能异常、消化道反应和远期慢性损伤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1和观察组2各项不良反应相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情况见表3。
  3 讨论
  胶质瘤为起源于神经胶质细胞肿瘤,是最常见原发性颅内肿瘤,WHO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分类中将胶质瘤分为Ⅰ-Ⅳ级,其中恶性星形细胞瘤(Ⅲ级)和胶母细胞瘤(Ⅳ级)统称为恶性胶质瘤,在所有胶质瘤中占77.5%左右[4]。恶性胶质瘤一般预后不佳,生存期在1-3年左右,治疗原则以手术为主,术后辅助放疗、化疗等综合治疗可提高局部控制率及远期生存率[5]。
  替莫唑胺为第二代咪唑并四嗪类烷化剂,在体循环生理条件和碱性pH状态下,迅速转化为活性产物MTIC,发挥细胞毒作用。由于其分子量小,亲脂性强,易于通过血脑屏障,且脑瘤较周边组织内有更高碱性pH值,故该药激活能相对集中发生于肿瘤部位,因此具有抗肿瘤活性。
  TMZ还有放射增敏作用,具体增敏机制众说纷纭。有报道称TMZ可使肿瘤细胞周期停滞于G2/M期,而放疗对G2/M期细胞最为敏感,产生放疗增敏[6];也有报道称其作用机制是导致有丝分裂死亡增加,而不是促进细胞凋亡或细胞周期转折激活,与6-甲基鸟嘌呤DNA甲基转移酶(MGMT)活性无关[7]。
  多项文献报道放疗联合TMZ治疗恶性胶质瘤较单纯放疗可以明显提高生存率和中位复发时间[8]。在本研究中,对照组和观察组中位生存时间及中位复发时间分别为14.78个月、20.42个月和20.69个月、26.44个月,与文献结论类似。观察组消化道、肝肾功能异常及骨髓抑制反应有所增加,对症处理后均好转。不良反应虽有所增加,但均可耐受。放疗中同步TMZ+6周期TMZ化疗与放疗中同步TMZ比较,不仅可以提高近期局控,而且可以明显延长复发时间及生存时间,而不良反应未见明显增加,这与前述TMZ不仅有抗肿瘤作用,也有放疗增敏作用相一致。故在临床中我们建议放疗同步TMZ治疗恶性胶质瘤,且放疗中同步TMZ治疗后,再尽量完成6周期辅助化疗,可以巩固和提高治疗效果。
  尽管放疗同步TMZ治疗恶性胶质瘤可以明显提高生存率及中位复发时间,国外长期大样本临床研究[9]也表明,TMZ可延长患者无进展生存期,提高生存率,改善生存质量,但大多数患者因为TMZ耐药短期内复发,导致治疗失败,有文献报道MGMT表达阳性可能是恶性脑胶瘤TMZ耐药一个重要原因[10]。未来仍需进一步研究,选择更加有效用药方法,提高恶性胶质瘤疗效。
  参 考 文 献
  [1] 沈泽,武新虎,李兵,等.替莫唑胺联合同步放疗治疗恶性脑胶质瘤效果观察[J].肿瘤研究与临床,2014,26(2):102-105.
  [2] 陈娜,刘秀英,吴君心,等.脑胶质瘤术后调强放疗联合替莫唑胺化疗疗效分析[J].福建医科大学学报,2010,44(5):363-366.
  [3] 郑伟,聂青,康静波,等.高级别脑胶质瘤患者术后同步放化疗临床疗效研究[J].中华神经医学杂志,2011,10(9):900-904.
  [4] 殷蔚伯,余子豪.肿瘤放射治疗学[M]. (第四版),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7:1122-1149.
  [5] 周陈华,马胜林.脑胶质瘤放射治疗进展[J].肿瘤研究与临床,2006,18(4):280-282.
  [6] VAN RUN J,HEIMANS J J,VAN DEN BERG J,et al.Survival Of human glioma ceIIs treated with various combination 0f temozolomide and x-ray[J].Int J Radiat Oncol boil Phys,2000,47(3):779-784.
  [7] 赵维勇,孙新臣.放射治疗增敏研究现状[J].临床肿瘤学杂志,2012,17(7):655-659.
  [8] 王琼,王楠瑶,盛华明,等.三维适形放疗联合替莫唑胺治疗恶性脑胶质瘤临床观察[J].中华肿瘤防治杂志,2008,15(11):843-845.
  [9] Corsa P.Pafisi S,Raguso A,et a1.Temozolimide and radiotherapy as first-line treatment of high-grade gliomas[J].Tumori,2006,92(4):299-305.
  [10] 赛克,WANG Shu-zhen,Popoffs S,等.胶质瘤干细胞对替莫唑胺敏感性研究[J].中华神经外科杂志,2009,25(10):945-949.
其他文献
[摘 要] 目的:观察胸腰椎骨折患者采用Sextant经皮椎弓根螺钉微创系统治疗临床疗效。方法:本院2010年8月~2014年11月期间50例单个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传统开放复位内固定治疗)与观察组(Sextant经皮椎弓根螺钉微创系统治疗)各25例。比较两组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内固定后引流量、透视次数、下床活动时间及平均住院时间,两组患者内固定前、1周后矢状位Cobb角及
期刊
[摘 要] 目的:统计分析心血管疾病住院患者病死原因及变化趋势,为医院管理及患者预后的改善提供对策。 方法:以我院心内科2009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心血管疾病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死因构成,观察其变化趋势。 结果:2009年1月~2014年12月,我院心内科共收治心血管疾病住院患者240286例,病死1233例,病死率0.51%。各年度男性患者人数均显著高于女性患者,差异有统计
期刊
[摘 要] 目的:探讨硒对桥本甲状腺炎患者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以及白细胞介素-10(IL-10)、白细胞介素-12(IL-12)影响。方法:108例桥本甲状腺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54)和对照组(n=54),观察组给予硒酵母片和左甲状腺素钠片,对照组仅给予左甲状腺素钠片治疗,比较3个月后两组患者TPOAb、TGAb、IL-10、IL-12等指标变化
期刊
[摘 要] 加强突发水污染事故应急监测,研究其检测技术,是公共卫生检测领域中一项重要工作。本文综述了突发水污染事故应急监测主要检测技术和仪器设备,包括化学比色、光谱、色谱、电化学、联用技术、生物技术、便携式仪器、流动性实验室等,提出了我国应急监测中存在技术问题,并指出研制开发适合我国国情应急检测技术重要性。  [关键词] 突发水污染事件;饮水安全;应急检测技术;水环境  中图分类号:R1 文献标识
期刊
[摘 要] 目的:建立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冻干粉针中DHEA含量。方法:采用Diamonsil C18 (250 mm×4.6 mm,5 μm)色谱柱,流动相为乙腈-水(55:45),流速1.0 mL · min- 1;检测波长206 nm;进样量20 μL ;柱温:室温。结果:在此色谱条件下DHEA与有关物质能达到较好分离,在0.01 mg · mL- 1~  0.7 mg · mL- 1浓度
期刊
[摘 要] 目的:探讨采用钢丝张力带联合髌骨环治疗髌骨粉碎性骨折的疗效及优势。方法:2009年2月至2013年8月,采用钢丝张力带联合髌骨环治疗髌骨粉碎性骨折78例,其中男49例,女29例,年龄18~75岁,平均48.5岁,均急诊手术治疗,术后随访观察骨折愈合情况及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 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骨性愈合,愈合时间为4~9个月,平均6.9个月,未发现内固定物松动、断裂失效等情况,末次随访
期刊
[摘 要] 目的:考察盐酸曲马多与地塞米松在0.9%氯化钠注射液中配伍稳定性。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配伍液中盐酸曲马多与地塞米松含量,分别于0 h,4 h,8 h,24 h,48 h,72 h时间点观察配伍液是否出现沉淀、浑浊及颜色变化,同时测定配伍液pH值及不溶性微粒。结果:盐酸曲马多与地塞米松配伍液室温条件下72h内外观、pH值及不溶性微粒未见明显变化,盐酸曲马多与地塞米松含
期刊
[摘 要] 目的:探讨姜黄素对胰腺癌PANC-1细胞侵袭转移的影响。方法:以10μmol/mL、 20μmol/mL、30μmol/mL和60 μmol/mL姜黄素处理胰腺癌PANC-1细胞,MTT 法检测其对PANC-1细胞的生长和抑制作用。应用Transwell小室进行人工重组基底膜(Matrigel)侵袭和运动实验,观察姜黄素对PANC-1细胞侵袭和转移的影响。结果:应用姜黄素处理后胰腺癌细
期刊
[摘 要] 目的:探讨颞叶癫痫(TLE)患者认知功能损害及其与核磁共振弥散张量(DTI)关系。方法: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我院收治TLE患者30例作为观察组,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30例作为对照组,评估两组认知功能,行MRI及DTI检查,测定并比较两组20个大脑感兴趣区的MD及FA值,分析认知功能指数与MD、FA之间相关性。结果:观察组FIQ、PIQ、VIQ及MMSE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
期刊
[摘 要] 目的:观察开胸手术患者在依托咪酯深麻醉下拔管时循环变化及拔管后并发症情况。方法:择期开胸手术患者60例,ASAI或Ⅱ级,随机分为清醒拔管组(A组)和依托咪酯深麻醉下拔管组(B组),每组30例。均采用全凭静脉全麻联合硬膜外腔阻滞麻醉,术毕分别在清醒和依托咪酯深麻醉下拔管。观察两组于入室(T1)、术毕(T2)、吸痰(T3)、拔管(T4)、拔管后5min(T5)、10min(T6)时间点MB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