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概念教学及其策略研究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ysbo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新的教学理念下,教师需要探究概念教学对于历史课堂教学的重要意义,设计良好的教学方案,让学生认真地参与到课堂中,如此才可以促使学生真正感受到历史概念对于他们掌握历史知识的重要意义,进而促进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
  关键词:高中历史;概念教学;教学策略
  教师需要创新自己的教学方式,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避免学生在学习中对历史知识失去兴趣,且教师还需要基于概念教学让学生更好的参与到学习中去,同时高效完成教学任务。历史概念与历史知识之间是相互促进的关系,教师需要重视对历史概念的教学,以促进历史教学效率的提升。
  一、 概念教学的重要性
  (一)满足新课改的要求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教师需要考虑到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性。随着时代的发展,历史学科对于学生的要求变得更高,即学生需要灵活地分析材料,并且要从材料中罗列并总结答案,概念教学能很好的满足这一要求,使得学生深层次地分析并探究历史知识,从而加深他们对于历史知识的理解。
  (二)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一些学生在学习中对历史学科有一定的偏见,他们认为历史知识只要死记硬背即可,所以他们在学习中也很少认真听讲,这样的学习态度很难让他们真正掌握历史知识。而在概念教学的课堂上,教师引导学生通过事件的表象,来分析历史事件发生的背景,使得学生更加深入地去了解历史事件,从而大大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一些历史选择题目中,往往考查的是学生的基础知识,即对于一些概念的理解。因此,当学生在学习中充分理解了历史概念之后,他们就可以高效率的完成习题,并且提高做题的正确率。
  (三)创新了教学方式
  在概念教学中,教师使用了与以往不同的教学模式,学生在此过程中,会感受到学习的趣味性,并且认真地配合教师的教学。这样就很好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学生在这样的课堂上也会更加专注,去探究历史知识,并且将孤立的历史事件联系起来,从而对历史知识有更加全面的理解。一些教师在教学中可能习惯于讲述一些泛化的知识,如历史事件发生的背景以及经过等,但是他们常常会忽略一些细枝末节的东西,这样就很难让学生在学习中形成正确的认识,若是学生的基础知识比较薄弱,他们对于教材中的一些概念性知识就难以理解。因此,教师应创新自己的教学方式,对一些常见的概念性名词进行讲述,让学生可以更好地参与到学习中来,并理解基本的历史知识。
  由此可見,概念教育对于学生掌握历史知识大有裨益。因此,在日常教学中,教师需要贯彻概念教学理念,并且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历史概念,在此基础上,促进学生对于历史知识的理解,然后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
  二、 概念教学的策略分析
  (一)在历史大背景中讲述历史概念
  历史概念并非是单独的知识点,而是需要学生在具体的历史背景中去理解历史概念,这样他们才会对历史概念形成全面的理解,同时掌握基本的历史知识。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将历史概念放在历史的大背景下进行讲述,不断地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
  以“君主立宪制”这个概念为例,在当前的背景下,我们说这个制度是资本主义性质的制度,但是其在德国的发展历史中,并不是如此。所以,讲述德国历史的时候,就需要将这个历史概念放在历史背景中去考量,这样才可以有效地加深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在1871年之后建立的君主立宪制中,皇帝的权力仍旧很大,此时虽然设置了议会,然而议会形同虚设,也没有具体的权力,皇帝一家独大,所以此时的君主立宪制实际上也具有一定的封建性质。由此可见,要将具体的历史概念放入具体的历史背景中去讲述,这样才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历史概念,同时认识到历史的本质。
  再例如,一些历史概念往往单独属于一个历史阶段或者一个国家,因此,教师在讲述时就需要充分结合具体的历史背景,从而使学生准确理解历史概念。如“改革开放”这个概念,限定于1978年在中国实行的政策,所以在教学中就需要结合具体的历史背景来讲述,从而使得学生完整理解这个历史概念以及其独特之处。
  在具体的历史背景中,学生会更好地去理解历史概念,从而通过概念对该段历史知识产生全新的认知。基于此,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的时候,就需要考虑到这一点,从而有效提升历史教学效率。
  (二)在分析对比中讲述历史概念
  如果是单独讲述一些历史概念,学生可能会快速理解,但是当学习到一个相似的概念之后,他们容易混淆知识点。因此,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应当善于使用对比的教学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历史概念,从而大大的提升学生对于历史概念的认知。
  如,学习中国古代史的时候,学生会遇见“郡县制”和“分封制”这样两个概念,而且日常考试也常常会围绕这两个概念出题,若是学生对于概念的理解不够,在做题中就会混淆知识点。因此,笔者带领学生制作表格,让学生分别列出二者之间的异同点,在填充表格的过程中,学生对于二者之间的联系与区别会更加明确,这样就很好的帮助他们理解了这一知识点。郡县制是在国家大一统的条件下施行的,而分封制则不是这样……这样的话,通过具体的分析,学生便可以更加直观地理解这两个概念。
  再例如,学习“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这一单元的时候,学生会遇到两个不同的概念:君主立宪制和共和制,那么这两个制度的异同点是什么呢?为了让他们更加准确理解,笔者便带领学生构建思维导图,分别将这两个概念并列成为一级词汇,然后让学生在其中填充其不同之处,如共和制的元首是总统,总统是由参议院与众议院两院联合选出的,但是君主立宪制的国家元首是皇帝,其产生方式是世袭……通过思维导图,让学生了解两种制度之间的区别,在此基础上,再让学生找出二者之间的相同点,从而让学生在对比中更好地理解这两种制度和具体的代表国家,如此就可以提升学生的理解能力。
  当学生制作表格或者思维导图来区别历史概念的时候,他们就可以更加专注于课堂,并且学会具体的学习方式,进而有效提升自己对于历史概念的理解和认知,这样就可以提升课堂学习效率。   (三)在具体的情境中讲述历史概念
  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给学生创设相关的情境,引导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集中自己的注意力,并深入到情境中来。通过实践可知,教师设计并进行情境教学,可以有很好的教学效果。
  以“社会主义”这个概念为例,由于这个概念包含的内容较多,所以学生在学习中可能觉得难度较大。因此,在学习中,笔者给学生创设了问题情境,让学生在分析、思考并回答问题的过程中,更好理解这个历史概念:首先,呈现了一则马克思关于社会主义的一些设想的相关材料,并引导学生在分析材料中找出关于社会主义的内容。然后,询问学生: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区分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在这个问题情境中,学生专注于课堂,并在探究中对于基本的概念有更加深刻的理解。同时,笔者又给学生呈现了当时俄国施行的一些政策,使得学生在分析政策的过程中,加深对于历史概念的理解。
  再例如,笔者也会给学生创设生活情境,拉近历史概念与学生之间的距离,让学生可以在结合生活实际的过程中,更好地理解一些历史概念,如此也可以大大提升历史课堂的教学效率。如,学习“欧盟”这一内容的时候,笔者联系现实生活,并通过多媒体给学生呈现一些欧盟国人们的日常生活等,然后呈现欧元以及护照等,并出示具体的材料,从而让学生对于欧盟国家有更加深刻的理解。同时,笔者也结合学生的家庭住址来进行阐述,假设几个小区本身是有门禁卡的,非小区居民出入可能需要办理一定的手续,若是小区如同欧盟国家一样紧密联系,那么几个小区之间就不需要门禁,同时小区成员还可以彼此享受资源等。这样的话,学生就可以结合自身的生活实际,来考量欧盟国家的概念,进而帮助他们加强对本节课内容的理解。
  教师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学习状态,给学生创设相关的学习情境,讓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降低心理防线,在课堂上畅所欲言,这样可以大大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同时,在教学中,教师在具体的学习情境中进行历史概念教学,可以推进教学的顺利进行,学生也会认真的和教师进行合作交流,这样的话,就为提升教学效率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三、 概念教学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在概念教学中,教师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其一,不要顾此失彼。实际上,学生在历史课堂上主要是学习历史知识,而不是单纯的历史概念。因此,不能将整节课都放在讲述历史概念上,这样容易使学生难以准确理解本节课重难点知识,从而不利于教学目标的完成,也很难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其二,教师要进行良好的教学设计。一些教师在教学之前很少进行教学设计,只是使用以往的教学方案来教学。如此,教师在教学中常常难以把握本节课学生需要重点掌握的概念,这样就容易造成学生在课堂上如无头苍蝇一般,不知道该将自己的注意力放在哪里,从而不利于突破重难点知识。
  其三,需要建立完整的知识体系。实际上,概念是需要放在具体的历史知识里去理解的。因此,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应当建立完善的知识体系,将具体的概念放在历史知识中去教学,使得学生全面理解全新的历史概念,从而不断的加深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
  概念教学中,教师需要注意这些问题,如此才可以让学生更好理解历史知识,同时促使学生认真参与到课堂中去,进而提升概念教学的效率。
  要想让学生在学习中更加专注于课堂,教师就需要创新自己的教学理念,并且使得学生摈弃对历史学科的偏见,让学生感受到历史学科的趣味性,如此,学生就会在学习中更加积极的去探究历史知识。在高中阶段,教师需要贯彻全新的教学理念,对学生进行全面的培养,这样才可以有效促进学生学习效率的提升,同时提升学生对历史知识的分析能力,让学生辩证的看待历史事件,进而促进他们历史思维能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吕翅飞.高中历史概念教学及其策略探究[J].读天下(综合),2019(16):126.
  [2]李鸽.论高中历史概念教学及其策略[D].华中师范大学,2013.
  [3]康文举.高中历史概念教学的策略探讨[J].中学历史教学,2013(8):29-30.
  [4]李志.基于学科素养的高中历史概念教学的策略研究——以“古代希腊民主政治”为例[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20(3):8.
  作者简介:
  袁满,山东省邹平市,山东省邹平市第一中学。
其他文献
摘 要:高中物理是高中阶段的重要课程之一,对于学生来说,物理学科是学习中的难点学科,物理学科是学生拉开差距的重要学科。在物理教学中,实验教学法是重要的教学方法,但是我们发现,在物理实验教学中存在很大的不足,这对于学生物理的学习有很大阻碍。所以,文章主要研究高中物理实验教学中现状以及物理创新实验教学的意义和有效策略。希望可以帮助教师创新实验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物理学习效率。  关键词:高中物理;创新实
摘 要:小学阶段的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性在当前的教育环境中凸显出来。思想道德教育是面向学生内在的教育,通过该方面的教育,学生能够在思想观念与行为模式等方面形成正确认识与积极的学习、生活模式,对于学生的成长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在该方面的教育工作中,教师需要加强其内容与教学形式上的研究,由此在一定程度上通过教学改良与模式优化,使学生可以正确认识家国情怀、具备较为良好的个人素质品格以及拥有积极的学习态度
摘 要:校园欺凌事件、未成年人犯罪现象在网络上已经屡见不鲜,甚至越来越常态化,这是十分可怕的现象。笔者认为,这些现象的出现是多方面因素导致的,但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学生法律意识淡薄。因此,笔者将从初中政治教学入手,探讨增强中学生法律意识的策略。  关键词:初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法律意识;培养策略  人的性格是逐步发展形成的,且在不同的阶段有不用的特点,而就中学阶段而言,人的性格特点就是冲动。凡事都有两
摘 要:生本教育理念可以促进我国教育教学的改革,推进教育事业的发展。生本教育是以“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为宗旨的教育理念,生本理念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要求教师改变灌输教学方式,把学生的主体地位还给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从而帮助学生提升学习能力,提升综合水平,推动教育事业的发展,为社会培养更多的符合社会需求的人才。文章对生本理念下初中生物有效課堂的构建的问题进行研究,目
摘 要:初中是学生积累物理知识、发展物理意识,以及培养物理科目兴趣的关键阶段,且教师的理论讲授和实验教学共同促进了学生物理科学观念的形成。文章旨在探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策略,试图为初中物理教学效率的提升贡献绵薄之力。  关键词:生活素材;初中物理教学;运用策略  一、 引言  初中物理课堂要有效采用全新教学方式,教师要不断创新教学方法,我们都处于一个新时代,如今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是越来越向综合性发展。
摘 要:地图是地理学科教学必不可少的一种工具。作为一门图文兼具的学科,地理课程教学离不开地图。地图能够帮助教师直观展示教学内容,如国家地理位置、地形地貌,帮助学生区分不同地域所具有的特点,提升学生对地理知识的感性认识,同时也能够帮助学生建立思维地图,对学生整体的空间知觉的形成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文章阐述地图在传统教学中帮助学生理解地图、描述地图和绘制地图等作用,同时结合科技发展带来的新的地图类型和
从小学阶段开始我们就要进行文言文学习,它是语文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对我们了解传统文学,提升学科素养有着深刻意义.因此,在初中文言文教学中,教师应当寻求探究文言文的多
摘 要:培养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有利于学生对地理现象和事物进行正确看待,将获得的地理知识转化为行动能力。形成地理核心素养需要真实教学情境的辅助,教学情境可突破学校、课堂和教材的局限,将课堂扩展、延伸至学生所处的社会领域。研学旅行提升了教学情境的真实性,创造开放的地理教学氛围和环境,可以帮助学生学习地理知识,培养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  关键词:地理核心素养;研学旅行;研学旅行设计;高中  一、 引言 
摘 要:在小学阶段加强思政教育,能够为学生思想政治素养的形成和发展奠定重要基础。因此,明确小学思政教育和各学科衔接的重要意义、在开展小学教育过程中实现思政教育和各学科教学之间的衔接、推进小学各学科教学和思想政治教育之间的融合,就成为小学思政教育中的重要内容。  关键词:小学思政教育;各学科;思想素质  素质教育是现代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方向,各类学校教育教学都应着眼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与此同时,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以及改革的逐渐深入,现阶段关于“课程思政”理念下《统计学原理》课的教学探索研究已经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要想实现高效的思政引导对于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