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英语教学中孪生性问题及求解

来源 :大学教育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rs824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收稿日期]2010-05-13
  [基金项目]2010年湖南省情与决策咨询研究立项课题“湖南实施大经贸战略中跨学科商务英语人才培养模式研究”(0910BZZ96);2010年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民办高校商务英语复合型外语教师的培养研究”(湘教通[2010]243号)
  [作者简介]李明清(1963-),男,湖南常德人,湖南涉外经济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ESP与商务英语研究。
  
  [摘 要]商务英语作为一门新生而独特的学科,存在概念的模糊和宽泛、学科属性的开放与不确定等特征。教学中也会因其学科的交叉性而产生诸如语言文化知识教学与商务知识教学、通用英语与专业英语之比重、商务专业知识教学的博通与专精以及“应试”与“应实”教育等一些孪生性问题。要解决这些孪生性矛盾,务必在确立该学科界定的基础上充分考虑其知识的分割性与融合性,正确区分语言文化教学与商务知识传授这对主次矛盾,应加大商务英语语言特点教学比重,放弃学生原已掌握的通用英语基本知识的重复。商务知识的教学应在普及商务基本理论概念的前提下突出某一个或两个商务专业方向,其测试须凸显专业特点,设置该专业的考核管理目标以增强其考核的“应实”能力而非等同于一般语言文学专业考核的“应试”能力。
  [关键词]商务英语;教学;孪生问题;求解
  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0717(2010)04-0060-04
  
  一、商务英语的界定及其学科特征分析
  
  1.商务英语界定的宽泛与模糊
  大多数专家学者认为商务英语(EBP,English for Business Purpose)通常是指与商务活动相关的专门用途英语。由于商务活动本身的界限宽泛与模糊,既可指经营、贸易等具体领域的活动,又可指经济、金融等宏观行为;大可到国与国之间的经济往来,小可至普通的买卖交易。商务英语专家曹合建教授在《国际商务英语语言与翻译研究》一书中作如下界定:商务英语是商务文化群体中所特有的一种英语,是现代英语的一种功能变体,其与普通英语(EGP,English for General Purpose)的差异,不仅表现在目的和意义方面,而且表现在词语用法、句子组成和篇章的构建方面。这是国际商务工作者之间长期交际的结果[1](P5-6)。
  上述定义是建立在商务英语归属在语言学(一级学科)——应用语言学(二级学科)——专门用途英语(三级学科)——商务英语(四级学科)的基础上,落脚点在(商务)语言学。然而也有某些专家学者将商务英语划分在经济学(一级学科)——应用经济学(二级学科)——国际商务(三级学科)——国际商务英语(四级学科)门下,那么它的落脚点是商务,并非语言。显然,其界定应是借助语言工具来探讨国际间的商务活动。
  经过全国八届商务英语教学研讨会和全世界近50年的商务英语教学发展,国内外学者对商务英语的界定已日趋明朗:商务英语是ESP(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的一个分支,属于应用语言学的范畴。笔者认为商务英语重点是研究国际商务活动中的英语语言规律,并非主要研究经济学,因为经济学主要研究资源配制,商务是偏,英语为正,不可本末倒置,因此,商务英语不宜也不能划分在经济学门下[2]。
  2.商务英语学科定位的开放与不确定
  鉴于商务英语是一个开放的体系,不仅涉及现存的所有商务活动中所使用的专门化英语,还与随着经济和科技发展不断涌现的新的商务活动使用的英语有关。这些新的活动包括网上贸易、物流、知识产权、国际人力资源管理、会展等新兴领域[1](P9-10)。尽管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商务英语已在我国运行了20余年,但教育部最新颁布的大学本科专业目录中却没有“商务英语”这一正式专业,只是在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上海对外贸易学院和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作为试点专业。而上述三所院校对商务英语学科定位不尽相同,归纳起来大致可分为五种:第一种定位是所有对外贸易中(小商务概念)应用的英语可以称之为商务英语[3]。20世纪80年代以前,商务英语一直被称为外贸英语或者外经贸英语,这也是传统意义上人们对于商务英语的理解和定位。第二种是指商务环境中应用的英语,它是专门用途英语的一个分支。该定位强调应用性,但忽视了商务英语的学术性范畴。第三种定位认为商务英语是以外国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理论为指导,研究英语在国际商务中的应用。此定位强调语言学与管理学、经济学交叉学习应用的一门学科。第四种定位是指商务英语是以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为理论指导,涉及多门类、跨学科的交叉性综合体,是英语的一种重要功能变体,也是专门用途英语的一个分支。该定位强调除语言文学外,还涉及文化、经济、贸易和法律等诸多学科领域的一门应用性边缘交叉学科。第五种既定位在经济学门下的四级学科,又定位在语言学门下的四级学科。
  笔者以为第四种学科定位比较确切,能契合商务英语的界定要求,且落脚点是英语语言,同时与其它相关学科交叉,而交叉的层面并非全部,只是一些相关学科的基础常识(决非大交叉),内核是语言,商务是方向、是衍生,否则就会失去商务英语本身的特征和研究范畴,从而丧失自身的知识体系。
  
  二、商务英语教学中的孪生性问题
  
  1.语言文化教学与商科知识教学矛盾的互斥与互倚
  商务英语的界定和学科属性决定了其跨学科特点。无论是商务+英语还是英语+商务,它都是一个“混血儿”学科[4]。这一新生学科,使得英语语言教学者和商务知识教学者面临同样的尴尬:二者孰轻孰重?谁是主要矛盾、谁为次要矛盾?学科交叉程度如何?日趋明朗的商务英语学科属性认定英语语言学是其内核,是矛盾的主要方面,而商科知识是其衍生,属矛盾次要方面,教学应更多注重商务英语的词汇、句法结构、篇章构建以及翻译,而商科基本常识如经济学原理、管理学和商法学等基本概念应只是在浅层面上的理解和研究[5]。然而,商务的概念可大可小,在有限的大学四年中,既要掌握商务语言文化特点,又要把所有诸如保险、金融、贸易、营销、电子商务、国际运输、人力资源、物流等知识学深学透,显然是难以做到的。语言教学和商科知识的教学各有其自身的规律,它们既交叉又融合,既互斥又互倚,二者必须兼顾,又应主次分明,离开商务只能叫纯英语语言教学,而失去重心语言,只能叫商务。这对矛盾的互斥互倚成就了商务英语这门独特的学科,同时也对该学科的教学者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2.通用英语与商务英语比例权衡
  目前,国家教育部只批准了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等三所本科院校开设商务英语专业(试点),而其它院校(近700所)不同程度地开设了商务英语(方向)专业或课程。这些院校商务英语专业开设的英语课程大部分是通用英语(EGP,English for General Purpose),即使是英语专业(商务英语方向),其教学大纲中明确指出,语言基础阶段占主导地位的仍然是通用英语。英国剑桥商务英语(BEC)的初中级考试涉及商务也少。导致此现象的主要原因还在于大多数高校都重视“厚基础”的通识教育,强调学生要有后劲,而不是很快并直接进入商务英语。对外经贸大学和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采用全程商科英语授课试点(尝试性计划)。另外,个别职业技术院校为了让学生上手快,用人单位乐于接受,针对性地直接开设了商务英语某些课程,通用英语开课比例较少。因此,通用英语、商务英语教学比例,与各院校人才培养目标、教师资源、学生英语语言基础,以及教材的跟进与改革无不相关。
  3.商务专业知识教学的博通与专精
  商务英语是一门英语语言与其它诸如经济、管理、法律等学科交叉的独特的学科,而交叉应是边缘的交叉,并非深层次的,语言是教学的核心。与此同时,商务英语的界定可宽可窄,最窄的定义是“只有与商业直接有关的英语才能叫商务英语”,稍宽一点的定义是“一切与商务相关的领域(经济、管理、法律等)的英语都算商务英语”。
  鉴于商务英语界定的弹性,在有限的大学四年或三年(职业院校)时间里,要做到除语言学习之外,对该学科与其他各门交叉的学科都深度涉猎,显然是困难的。只有
  根据人才市场需求、学生兴趣取向和各高校教师资源,借助语言工具,在综合掌握其他交叉学科(经济、管理、法律)的基本知识基础上,对某一个领域如国际市场营销、国际贸易、经济新闻、人力资源管理等有较为专精的理解和掌握,而不是所有领域的深度认识和理解,才是可行的、现实的。商务专业知识的博通是基础,突出一个或两个领域的专精是方向。这样才可能在人才市场让学生瞄准自己的职位,谋求一席之地。
  4.“应试”教育与“应实”教育
  当今各高校大学生仍然强调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英语专业学生需通过专业四、八级并据此考试成绩决定是否获取学位,这势必会影响商务英语的学习。商务英语是应用语言学门下专门用途英语的一个分支,其应用价值已越来越受到语言学专家、学者和人才市场的青睐。对外经贸大学原校长陈准明先生曾专门撰文呼吁处理好专业英语与普通英语的关系问题,其中就包括教材的跟进与改革,以及商务英语考核管理目标设置。如果教材不配套,教师不培训或是知识复合能力缺乏,那么即便是冠上了“商务英语”这个美称,其考核目标、形式和内容都无异于一般英语语言文学专业,学生的动手能力如商务函电的处理、市场调查报告写作、案例分析、广告商标的语言分析与创作、经济报道互译等仍然无从着手。加之相当一批研究纯语言文学的专家学者对商务语言的歧视和偏见,缺乏对该学科独特性和跨学科性的尊重,使得当下的商务英语专业学生依旧局限于一般语言文学应试方式和能力,从而放弃了本专业原有的人才市场大量需求的应实能力。
  
  三、对问题的求解
  
  上述商务英语教学中的孪生性矛盾皆由商务英语这个独特的学科属性而决定。要正确处理好这些矛盾,不妨从以下几个方面获得求解:
  1.突出商务语言教学核心,兼容商务知识教学
  根据商务英语逐渐明朗化的界定和该学科的基本属性,教学中应分清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即语言文化教学是主要矛盾,商务知识教学为次要矛盾。据此,可以明确:(商务)英语语言文化的特点即词汇、句法结构、篇章构建、修辞、文化差异以及翻译是教学和研究的中心。然而,这些语言特点又是产生于商务环境下的,并非等同于一般语言文化。显然,我们不能忽视商务理论基本常识如经济学、管理学、法学等及其学科门下的各专门领域如国际贸易、国际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国际金融与结算、运输与保险、物流等课程的教学。由于商务英语自身的学科交叉性,英语+商务或商务+英语,很自然就会产生这对矛盾的相斥相倚。二者不属同一学科,既分割又融合,互为依存,除去商务为纯语言,脱离语言谓之商务。然而,商务英语的界定已明确显示语言是其教学研究之内核,商务为衍生,是特色和方向。由此,我们便不难正确处理好这对孪生性矛盾。
  2.及早介入商务语言文化,避免重复通用语言铺垫
  通用英语和商务英语教学比例这对矛盾对于我国的商务英语教师和商务英语学习者的确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英美学生学习商务英语不存在通用英语学习的问题,他们的母语基础完全能满足商务学习的需求,因此,他们便直接进入了诸如市场调查报告写作、营销案例分析、函电写作及单证制作等实践中。然而,中国的学习者还面临着一个“厚基础”的听、说、写和译的基本功训练过程。有鉴于此,笔者认为商务英语专业(方向)不能等同于一般语言文学专业的课程设置,在新生期间就可以借助于商务理论基础知识的教学(除少量基础语言知识深化和跨文化知识补充外),及早地进入商务英语语言领域,放弃原已掌握的语言基础知识的重复。当然,这需要教材的改革与跟进,即便是基础教材也可用My mother works as an accountant in a multinational company.The bank informed us of the balance.取代My mother works as a nurse in a hospital.The teacher informed us of the assignment.从而使商务英语教学的时间更为充分,分量和比重加大。
  3.博通商务基本理论知识,专精商务专业方向知识
  商务专业知识教学的博通是指对经济学、管理学、商法等基本原理知识的博通教学,而商务专业知识的专精则是指除让学生掌握上述基本原理之外,突出诸如国际贸易、市场营销、国际金融与结算、国际商法、电子商务、物流、运输与保险以及商务实用写作等其中的某两个或三个专业的教学。学校教师资源是有限的,学生学习的时间、精力和专业倾向也是有限的,不可全面博通。这需要各高校根据自己的教学资源优势(专业优势)结合学生专业志愿取向重点开出几门特色课程。只有这样有针对性地面向人才市场需求形成鲜明的专业特色,打造学校商务英语专业品牌,才能使招生、分配形成良性循环,以夯实(商务基础理论知识博通)基础,凸现(商务专业方向知识专精)特色。
  4.设置商务英语考核目标,实践商务英语“应实”教育
  商务英语专业(方向)的考核不能等同于一般英语语言文学专业的考核,要设置商务英语专业(方向)的考核管理目标[6]。无论是语言的词汇、句法结构、篇章构建、文化差异和翻译的测试都要区别于纯英语语言文学专业四、八级的考核目标,务必突出其商务专业语言特色。考核形式上要注重动手和运用能力。术语互译、应用文体写作、语境翻译和商务情景听说是考核要点,不宜多用选择模式。考核内容应全面涉及“商”的学术性语言和实务性语言。目前,剑桥商务英语(BEC)和国内商务部国际贸易协会的(CNBEC)初、中级考核目标仍然偏重基础语言能力或是“商”字概念不强。笔者认为,商务英语专业(方向)的考核就应是商务语言文化能力的综合测试而非一般语言文化能力的考核,获取学位也应基于此考核目标,从而从真正意义上实践商务英语语言的“应实”教育,而不是普通英语语言的“应试”教育。
  
  [参考文献]
  [1] 曹合建.基于语料库的商务英语研究[M].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8:5-10.
  [2] 叶兴国.新形势下的商务英语教学与研究[A].第八届全国国际商务英语研讨会论文集[C].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8:1-3.
  [3]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商务英语理论研究小组.论商务英语的学科定位、研究对象和发展方向[J].中国外语,2006( 5):18.
  [4] 咸修斌,唐文龙.商务英语学科定位的新思考[J].山东工商学院学报,2005(2):45.
  [5] 贺川生,肖云南.商务英语理论与实践[A].第六届全国国际商务英语研讨会学术论文汇编[C].北京:中国商务出版社,2004:261-262.
  [6] 王光林,彭青龙.商务英语教学与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8:172-173.
  (责任编辑 黄建新)
其他文献
为进一步探索医高专院校病理学教学方法,深化教学改革,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在深入了解医学高专院校病理学课程现状的基础上,结合“微课程”的概念和特点,对病理学教学引入“
汽车带来了大气污染,即汽车尾气污染。即使冬天已经过去,但是雾霾这个词,在成都还是热度不减,人们都在担心,自己又要“吸毒”了。截止到2016年底,成都市汽车保有量为412万辆,
目的建立稳定表达A类Ⅰ型清道夫受体真核表达载体的人胚肾细胞——HEK293细胞系。方法构建pRc/CMV-A类Ⅰ型清道夫受体真核表达载体,应用脂质体介导的转染技术将该质粒导入HEK29
学术期刊数据库作为互联网时代信息传播和知识服务的重要平台,大大提高了检索效率,满足对文献服务的一般需求。通过对当前国内学术期刊数据库的发展现状、局限性等的分析,观
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交际教学法被成功引入到我国,对我国英语学科的教学产生了一定影响。在我国现阶段的英语教学中,交际教学法充当主流的教学方式,但是在具体的实践与发展中却
法语阅读课的教学特别是在低年级阶段一直缺乏活泼生动的教材及教学方法的突破和创新,本文试图以《轻松阅读学法语》为教材,通过以输出动力为核心的任务教学法探索突破传统教
目的 探讨髂后侧经臀小肌微创入路治疗髋臼后侧骨折的方法.方法 使用髂后侧经臀小肌微创入路修复髋臼后侧骨折21例,其中单纯后壁骨折9例,后柱+后壁骨折7例,横行+后壁骨折4例,单
目的观察血管紧张素(1-)[Ang(1-7)]对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诱导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凋亡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胰蛋白酶消化法原代培养hUVEC,取2—5代用于实验,
从气候条件、土地资源和市场空间等方面分析了广西发展稻田、桑田晚秋及宿根蔗地早春马铃薯的可行性,提出要科学配置已有资源,合理安排各地空闲稻田、桑田晚秋和冬种马铃薯以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