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数字化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amasg_wq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数字化技术为基础教育教学提供了重要手段,为学生提供了生动活泼,丰富多彩的学习环境。它增加了教材的直观性、形象性、生动性,不仅为教师提供直观、形象、高效率的教学手段,也同样为学生的语文学习、智力培养、素质提高提供了有效途径。本文就数字化技术手段,在小学语文教学的运用,谈及亲身感受及实践经验,旨在为数字化技术应用于小学语文教学方面积累经验。
  【关键词】:数字化技术;小学语文;教学实践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28-0132-01
  小学语文学科是一门基础学科,语文教材既有其灵活性、生动性,也有其抽象、枯燥的一面。因而,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充分运用数字化教学手段,优化和完善课堂教学结构,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语文教学中使用数字化教学手段,可以凭借色彩鲜明,形象逼真的画面拓展语文教学的信息通道,刺激学生的感官,就使学生形象地感知课文,更快、更准确、更牢固、更大容量地接受信息和知识。由于强化了对实物实景的视听感受,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必然会深刻得多。
  一、运用数字化手段创设教学情境
  在小学语文中,有很多描写景物的文章,作者都会在文章中彰显出对美景的向往。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去引导学生感受文章所描述的美景,进而感受作者想象表达的感受。多媒体技术有视频、动画、声音等教学手段,采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演示文章所描述的美景,可以形象地为学生创设贴切的教学情境,进而让学生感同身受地理解作者想表述的感情。例如,在讲古诗的时候,配上一曲与古诗相符的乐曲,并配上优美的风光图,让这些带着学生的思维与情感进入诗的意境,加上适度的引导,收到了传统教学方法之下不可企及的效果。在讲解《秋天来了》这一现代诗时,可以借助多媒体手段让学生观看秋天的美景,让学生亲自感受秋天的美丽,然后结合有感情的诗歌朗读,让学生感受诗歌中所描绘的秋天景色,进而真正理解和体会到作者对秋天的喜爱和勤劳人们的赞美之情。又如,在讲解《藏羚羊跪拜》这一课时,学生可能没有藏羚羊是濒危物种的意识,对于作者呼吁大家保护濒危动物的情感也不能理解,为此,可以采用多媒体视频技术,让学生观看保护藏羚羊的宣传片,让学生意识到生命对整个物种的重要性。进而在结合对文章的讲解,让学生产生对生命的敬重之情。
  二、运用数字化手段创造学习氛围
  雖然小学生具有很强的记忆能力,但是如果在背诵一些课文时凭死记硬背的方式记忆,就曲解了要求学生背诵的目的。因此,要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之上进行背诵,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文学积累和语言表达能力。为提高学生对文章的理解能力,可以借助多媒体手段,形象地再现一些文章描述的内容,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例如,教学要求学生背诵《马诗》,为提高学生的记忆效果,可以让学生观看马的清晰图片,让学生在图片上都能定位到诗句中所描述的情形,进而通过图片的形式辅助学生对《马诗》的背诵记忆。
  三、运用数字化手段培养口头表达能力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中高年级要让学生流利地复述课文。教师一定注重教材的研究,关注培养小学生复述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多媒体课件以图形或动画为主要展示,让图形由静变动,由小变大或由大变小,由慢变快或由快变慢,再现了作者笔下描述的人物或事件起因发生发展及结果,小学生亲身所见所闻,自己实地观察,大有身临其境、清晰明快的感觉,轻松流利地复述出学习的课文。例如讲授《捞铁牛》时,这节课教学目标是学生能有条理的复述捞铁牛中的准备过程和打捞过程。教师精心设计捞铁牛过程的多媒体课件,上课时,学生自己演示,从“并船搭架”到“船装河沙”再到“潜水摸牛”,学生一边演示,一边跟着动画的演示复述课文。一遍不行再来一遍,绝大部分学生正确流利地复述课文,口头表达能力达到的空前的提高。
  四、运用数字化手段拓展学生思维
  多媒体课件属性之一就是使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自由翱翔在想象思维的天空。语文文本描述的人物或事件,距离学生实际生活相差甚远,小学生的思维想象力容易囿于自己的定势,和课堂教学融合一起较为困难,有的学生甚至是呈游离状态。教师必须注重教材的研究,精心制作多媒体课件,还给学生一双想象的翅膀,在想象的海洋中尽情遨游,实现自己的梦想。例如讲授《山沟里的孩子》时,教师结合课文提问:孩子找到“金钥匙”能做什么呢?经过老师的介绍,虽然学生了解了山沟里的孩子的生活、学习状况,但是学生对山沟里的孩子的生活学习模式只限于自己的肤浅认识,回答的答案苍白无力、蜻蜓点水。教师出示多媒体课件将山沟里的孩子的衣食住行及我们这里的生活状况一一呈现在学生的面前,学生深深被山沟里的孩子生活学习情景所震撼、所沉思,一个一个低下了头。接着学生开始了自己无限的想象,畅所欲言、各抒己见讲述着山沟里的孩子们努力学习,找到了金钥匙,他们可以修路、办学校,也可以办工厂、建养老院……多媒体课件提供了丰富多彩的学习资源,拓展了学生知识视野,让学生的思维呈现多元化的趋势,体现了语文教学的多维发展倾向。
  五、运用数字化手段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养成和发展。提高语文素养必须注重学生写作训练,这一点毋庸置疑。多媒体课件为学生写作提供了多种渠道的训练,教师一定结合学生学情,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注重写作训练,让学生在想象的写作空间里驰骋,享受写作成功的愉悦,为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例如讲授《别董大》古诗时,讲完诗词后给学生布置作业:结合老师的讲述内容把《别董大》这首诗编成一个小故事。多媒体课件演示:北风呼呼叫,黄沙漫天扬,大雪纷飞的旷野上,诗人和董大依依惜别的动画。学生感受了凄凉悲怆的画面,被诗人和友人分别之时的情景所感染、伤心,有的学生泪流满面,教室里听见一片“沙沙”的书写声音,十分钟左右的时间,一篇篇小故事应运而生,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培养了学生写作能力。
  综上所述,数字化技术已经成为教学必备手段,在实际教学中只要合理运用数字化技术,遵循教学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精心设计制作课件,恰当安排时机播放,充分发挥数字化技术的辅助教学功能,就可以优化小学语文教学,提高小学语文课堂和教学效率,促进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高。
  参考文献:
  [1]孙丽伟.浅谈小学语文教学方式的创新[J].学周刊,2014
  [2]李倩.如何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优化小学语文教学[J].学周刊,2014
  [3]吴忠豪.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作者简介:
  林芳,女,(1980-)大学本科,现任教辽宁省庄河市太平岭镇中心小学,研究方向:小学语文教学。
其他文献
分析了Multisim10软件的特点,结合二极管正向特性仿真、RC电路暂态过程仿真和LRC谐振仿真的具体实例探讨其在大学物理电学实践教学的应用.研究结果表明,Multisim10软件能实现
教务管理是学校教学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管理工作的重点内容,也是整个学校管理的基础,教务管理人员是教务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和执行者,在教学管理工作中发挥着难以替代的
<正>~~
期刊
美国水资源协会(AWRA)代表最近召开的第二届国家水政策对话会议,在给美国总统、众议院议长、参议院多数派领袖、国会资深议员以及50个州的州长的信件中,呼吁联邦政府、国会和州
介绍了一种评估同步发电机铁心质量的新方法,可用来判断叠片中是否出现短路以及短路的严重程度,还可评估铁心压紧程度.该方法采用了磁通注入传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