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春秋时期各族的融合

来源 :学习与探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ke_k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正> 自古以来,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中华民族的历史,是以汉族为主体、包括许多民族在内共同发展的历史。而就汉族来说,则是各有关民族长时期内不断融合的历史产物。这不仅为战国、秦汉以后的历史所证明,而且还可以追溯到更早的古代。本文试图通过对春秋时期各族融合的历史作简要论述,阐明汉族形成过程中的历史特点,探索对于中华民族发展史的某些规律性认识。笔者学识浅薄,错误在所难免,祈请学术界同志和读者批评、指正。
其他文献
<正> 1 从国民经济的长远发展需要及农产品贸易条件和国内资源约束方面来考察,我国不可能也不应当把农产品的出口创汇作为方向和重点从世界总的出口产品结构的变化趋势看,工
本文分析了机械化收获损失的原因,提出适当控制粒损失以充分发挥联合收获机的效率,强调控制穗损失和脱不净损失以使机械化收获总损失降低到最低限度。
<正> 目前,作物水分胁迫影响的研究已从个体水平深入到分子水平,从基础理论到作物生产实践都有研究者致力于作物水分胁迫研究。从前人报道的研究结果来看,水分胁迫会导致作物
期刊
期刊
本文报告了东北地区Cereospora属及相近属72个种,寄生于29科植物上,其中有5个新组合:忍冬短胖孢(Cercosporidium diervillae(Ell.et Ev.) Bai et Cheng);紫穗槐菌绒孢(Mycove
以下策展人李裕君简称&#39;李&#39;,艺术家侯炜国简称&#39;侯&#39;。李:作为参展艺术家,您怎么理解此次展览的主题&#39;物境——绘画样本研究计划&#39;?侯:&#39;物&#39;和&#3
期刊
期刊
本文报道了快杀稗与输导型选择性除草剂农得时或苯达松混用后,通过1次性施药完全控制水稻田整个生育期的1年生和多年生单子叶、双子叶及莎草科杂草,结果产量比人工除草还增产
在某一个阶段,艺术之于我是一种生理层面的身体因素的释放,生存不易,我没有理由非得要创作这种不太乐观的面貌的东西,但也正因为生存不易,这种面貌的东西一定是关于自我的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