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高中生历史时空观的必要性和策略探析

来源 :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gsk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明确课程培养目标是进一步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着力发展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可见核心素养是时代、社会和个人发展的必备素质,而历史时空观是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之一。以建构主义和人文主义理论为依据,在高中历史课堂中将史地学科相结合,依据学生实际,采用恰当方法,可以帮助学生构建时空观,落实立德树人的教育任务,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
  [关键词]高中历史;核心素养;历史时空观;必要性;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33.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8)28-0072-02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强调:“历史课程要将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作为重心。”那么何谓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呢?它是人文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包括核心理论(唯物史观)、核心思维(时空观念)、核心方法(史料实证)、核心能力(历史解释)、核心价值观(家国情怀)。五个核心素养是相互联系的整体,其中历史时空观是五大核心素养之首,是不容忽视的基础素养。
  何谓历史时空观?“四方上下曰宇,古往今来曰宙”,这是我国古代提出的关于宇宙的时空观。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空间和时间是运动着的物质所固有的存在形式,不依赖于意识而客观存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指出:“时空观念是指对事物与特定時间及空间的联系进行观察、分析的观念。”
  新课标注重培养学生将特定的史事与时空相联系;能够按照时间顺序和空间要素,建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之间的联系;能够在不同的时空框架下理解历史上的变化与延续、统一与多样。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我们有必要将史地综合,正如历史学家何秉松先生说过,“历史无地理,同地理无历史,都是不行的”,“历史地理是天然的配偶”。
  一、 高中历史教学中历史时空观培养的必要性
  (一)历史时空观的培养符合新课程改革理念
  新课改的核心理念强调“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学生的全面发展主要体现在三维目标的达成上,能力培养相对于知识的传授受到了教师更多的关注,越来越多的教师注重培养学生的历史感、历史意识和历史思维。而历史意识中重要的一点就是培养学生的历史时空观念。
  (二)历史时空观是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任何历史事物都是在特定的、具体的历史时间和地理条件下发生的。时空观是公民必备的文化素养。有了正确的时空观,能正确认识当今的中国与世界,才能“通古今之变”“以史为鉴”,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三)培养历史时空观是基于现行的高中历史课程编排体系提出的
  目前,高中历史课程采用专题史编排,古今中外合编,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但缺陷也显而易见:一是将历史知识分割,增强了课程的专业化和学术化,让学生抓不住头绪;二是现行高中历史课程难度大、内容多、跳跃大,在实际教学中教师感觉难以把握。
  (四)培养历史时空观是结合教育工作者的教学实践困惑提出的
  结合高中历史教学体验,笔者深感学生的历史时空意识不强,大部分学生错误地认为时间只是某个具体时间,历史地名、地域等不能与地理知识相结合,时空体系尚不能构建。相当多的教师把历史时间和空间观念的培养分开进行。而作为历史事物的存在方式,历史时间和空间是密不可分的,应融历史时间观念和空间观念于一体,实现二者的“合成”。
  二、从史地结合的角度浅谈历史时空观的培养策略
  时空观作为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之首,可见其在历史学科中的重要性。我校历史小组以我校学生为研究对象,结合“自主学习”理念,在历史教学中,结合地理学科的内容,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采用恰当的方法和手段,帮助学生构建科学的历史时空观,注重培养学生将史事置于历史进程的时空框架当中进行历史思维的能力。
  (一)整理、归类史地教材中相关的教学资源
  历史教材是历史学习的重要载体和必备资源。现行的高中历史课程将古今中外的历史合编,将逻辑性很强、内在联系密切的知识割裂在不同模块中,不利于学生的整体学习。所以,教师应依据学生的认知,对史地教材中相关的知识点进行归类整理,构架历史时空体系。
  1.历史地名
  了解历史地点是培养历史时空观的基础。了解历史地名,有助于历史学习,特别是历史时空观的构建。现将教材中出现的地名进行了分类。
  (1)古地名:殷、镐京、咸阳、洛邑、长安等。
  (2)当今地名:东至东海,西到陇西,北至长城一带,南达南海、爱琴海等。
  (3)专有地域:黄河流域、长江流域、河南西部和山西南部一带、渭水流域、东南沿海、京津地区、山海关铁路沿线等。
  (4)古今所指的地区不同:北方地区、江南地区等。
  2.各种地图和图片
  历史地图和图片,不仅增强了学习内容的直观性,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历史时空观。现将教材中的各种图片分类整理如下。
  (1)各种示意图:西周分封示意图、古希腊城邦分布示意图、红军长征示意图、北约和华约对峙示意图等。
  (2)中国历代疆域图:秦朝疆域图、元朝行省图等。
  (3)战争、战役形势图:罗马扩张示意图、太平天国形势示意图、甲午中日战争示意图、三大战役示意图等。
  教师应在平时的教学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对地理知识的关注,认识历史地名、地图,培养学生的历史思辨力,让学生注重历史时空观的培养。
  (二)跨越学科,将史地知识进行整合
  历史学科具有复杂性、综合性,因此在历史学习中我们需要跨越“学科”鸿沟,最大限度追求“整体”面貌。如学生感兴趣的话题——“一带一路”。“一带一路”旨在借古代丝绸之路之名,高举和平发展的旗帜,积极发展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我们可以将史地学科的内容整合起来,引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帮助学生从新视角、多维度来分析问题。从历史学科的视角了解我国古代丝绸之路的兴衰,能为今天“一带一路”的发展提供历史借鉴;从地理学科的视角研究“一带一路”有关国家的历史、地理等,有利于学生尊重世界各国、各民族的文化传统,形成广阔的国际视野。“一带一路”不仅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构想,更是中国梦与世界梦的有机结合。用史地相关知识去分析“一带一路”战略,能培养学生强烈的社会责任心和历史使命感,使其拥有家国情怀。
  正如苏州大学的朱永新教授说的,“教给学生一生有用的东西”“重视精神状态,创造成功体验”“让师生和人类的崇高精神对话”,这些是高中历史教育核心素养培养所必需的。
  总之,时空观与中学历史教学密切相关。我们在认识现实社会时,要将认识的对象置于具体的时空条件下进行考察。高中历史课堂要有意识地结合地理学科,建构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化生长、成长、成才、成功的生态课堂,使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充分的发展。
  [ 参 考 文 献 ]
  [1] 朱煜.历史课程与教学论[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2] 蓝勇.中国历史地理 [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责任编辑 袁 妮)
其他文献
文章通过对杜尔伯特县旅游业发展的SWOT分析,找出了与之相对应的旅游发展战略,并给出旅游业发展的建议与对策。
据农业部农药检定所(ICAMA)数据统计,2013年7月,中国共有31项农药原药(母药)登记获批,不包括续展登记。
异位妊娠是妇科急重症。导师厉健认为异位妊娠主要与盆腔炎导致子宫、输卵管功能及形态发生改变有关。导师认为湿热邪毒内侵,客于胞宫,冲任脉络阻滞,瘀结不畅,孕卵不能运达子
青藏铁路大部区域由多年冻土组成,冻土顶层或活动层特别容易受季节冻融的影响。对青藏铁路的调查显示融沉是路基破坏的主要因素,除此以外还有路基填料的冻胀和压密。冻胀、融
文章主蚤对北京地区的人力资源竞争力的优势和劣势进行了分析。发现北京具有全国最强的人力资源培育能力和聚集能力,但其资源配置和使用效率偏低。平均劳动生产率相对较低,人才
工业和信息化部近日公布了《关于申报汞削减、高毒农药替代清洁生产工程备选项目的通知》。项目实施期限为2013年至2015年。
[摘 要]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中应用微视频,能提高课堂的有效性。教师可运用微视频导入新课,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运用微视频创设情境,提升课堂的活跃度;运用微视频进行总结,帮助学生梳理学习思路。  [关键词]微视频;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效率  [中图分类号] G63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8)34-0065-02  21世紀是信息技术
[摘 要]学生取得的成绩及其多少,出现的问题及其大小,很大程度上是由课余时间决定的,因此,一定要高度重视学生对课余时间的管理。一要学校和家庭为学生课余活动营造轻松、积极、健康、向上的氛围;二要家校联手协作,对学生的课余生活进行正确引导,适时指导,合理规划,有效监控;三是学校要多开展一些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为学生满足爱好,发展特长搭建平台;四是学校要将各种资源对学生开放,为学生课余时间开展有益的活动
摘 要:行政管理队伍是高校改革发展的重要力量,高校应高度重视管理人员的培训教育,并从机制上、方法上、内容上积极探索加强管理人员培训教育的途径和措施,不断提高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和知识水平。  关键词:高校管理人员 培训 问题及建议  中图分类号:G64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08)10-129-01    高校承担着培养人才、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社会职能,在国家政治、经
摘要:文章对国家住房制度改革以来高校的教职工住房管理工作进行了分析,指出要认真思考新形势下高校房管工作的新内涵。真正做到“以人为本。”才能将管理与服务落到实处。  关键词:高校住房改革A.A 为本管理与服务  中图分类号:F29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08)12-115-02    房产管理是高校的房管部门对房屋财产使用进行的管理工作,而高校的教职工住房管理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