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护理路径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来源 :健康之路(医药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ythcl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对临床护理路径介入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过程的应用效果进行观察探讨。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按是否接受临床护理路径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3例,其中对照组按常规护理程序处理,观察组接受临床护理路径模式,比较两组患者卧床时间、住院时间及患者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接受临床护理路径后卧床时间、住院时间都明显小于对照组,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治疗中介入临床护理路径提高了护理质量,减轻了患者负担,护理效果良好,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临床护理路径;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5)05-0134-01
  急性心肌梗死是由于冠状动脉急性或持续性缺血、缺氧而引起的心肌坏死,患者临床上多伴有剧烈的胸骨后疼痛症状,严重时会发生心率失常、休克、心力衰竭甚至危及生命。本次研究选取2014年1月~2015年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其中给予临床护理路径的观察组患者取得了理想的效果,具体情况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从2014年1月~2015年2月我院采用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8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选取接受临床护理路径模式的患者43例,设为观察组,其余43例设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男23例,女20例,年龄34~78岁,平均年龄为(54.1±2.4)岁。对照组男25例,女18例,年龄36~80岁,平均(56.2±0.9)岁。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症等一般资料无统计学差异(P>0.05)。
  1.2 选取标准
  按急性心肌梗死诊断标准,心电图特征性改变为新出现Q波或ST段抬高和ST-T动态演变;肌酸激酶同工酶及肌钙蛋白升高;伴随其他特征,白细胞数增多,血清肌凝蛋白轻链增高;剧烈胸骨疼痛,服用硝酸酯药物不能缓解。
  1.3 临床路径护理方法
  (1)制定临床护理路径表
  由主治医生、科室主任、护士长、责任护士、护理人员成立临床护理路径小组,结合患者生命体征、过敏史、收入等具体情况制定临床护理路径表,主要包括护理评估、护理措施、护理指导、饮食活动、变异情形、执行情况等内容。
  (2)落实护理措施
  护理人员要严格按照路径单执行护理过程,每完成一项在单上打钩。及时对变异情况或突发事件进行记录并分析,修正路径内容。详细向患者及其家属解释临床护理路径的有关内容,合作完成护理内容。
  (3)护理检查评估
  护士长和主治医师应经常检查临床护理路径表的实施情况,对护理人员的行为和操作进行有效评估,包括技术评价、服务态度评价、沟通能力评价等,及时进行改进和指导,达到护理规范化的目的。
  1.4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的卧床及住院时间以及患者对护理人员护理的满意度。满意度=(满意数+较满意数)/总例数*100%。
  1.5 统计学方法
  数据均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并发症发生率和满意度采取率(%)表示,卧床和住院时间采取平均值±标准差( ±s)表示,组间率对比采用t检验。对比以p<0.05为有显著性差异和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卧床及住院时间比较
  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和卧床时间要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患者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88.4%要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76.5%,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临床路径是由临床路径发展小组,根据某种诊断、疾病或手术而制定的一种治疗护理模式,按照临床路径表的标准化治疗护理流程,让病人从住院到出院都按照此模式来接受治疗护理[1]。有研究指出,将临床护理路径应用到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PCI治疗中能增加对患者健康教育指导的实用性,提高患者的自理能力和生活质量[2]。本次研究中,观察组的卧床时间和住院时间分别为(13.21±3.25)h、(9.62±2.52)d,明显低于对照组,是因为临床护理路径的实施提高了护理质量,消除了患者不良情绪带来的负面效应,护患之间的有效沟通形成了护理—参与的良好循环。观察组的满意度88.4%要明显高于对照组76.5%,表明临床护理路径的实施满足了患者对病情、护理方案的知情权,促进了护患间的沟通和理解,护理人员能了解患者的心理动态,患者也愿意主动配合,提高了患者的舒适度,满足了患者的心理诉求。
  综上所述,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中实施临床护理路径既使得护理行为变的规范、效率,又最大程度的满足了患者的健康诉求,是推动护理学发展的重要尝试,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徐翠荣,李国宏,陈泳,等.临床路径在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整体护理中的应用[J].介入放射学杂志,2012,21(12):1046-1048.
  [2]黄少鹰,严斌红,杨柳,等.临床护理路径在急性心肌梗死行PCI治疗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2,09(6):42-43.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针对妇科微创手术的护理进行研究探讨。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期间在我院妇科进行微创手术治疗的80例患者,并将其随机分为40例对照组和40例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对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整体护理,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比较,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比较,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对门诊输液患者穿刺成功率及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于2014年3月~2015年5月来我院门诊输液的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整体护理干预,统计记录两组患者的穿刺成功率,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进行调查。结果:观察组首次穿刺成功率为95.0%,对照组穿刺成功率为8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改善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的作用。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8月~2015年5月收治的心力衰竭患者96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48例患者给予药物治疗与常规护理,设为对照组;48例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设为观察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心功能指标变化情况。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心功能各项指标对比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护理后,观察组患者LVEF明显高于对照组,BNP水
期刊
【摘要】目的 探讨脑出血急性期患者的临床护理干预的措施及其效果。方法 对2012年8月~2015年5月间我院收治的66例脑出血急性期患者实施护理干预措施。结果 本组66例患者经临床治疗及有效护理干预,65例患者存活,仅有1例患者病亡,临床护理效果显著。结论 重症脑出血急性期的干预护理措施非常重要,直接影响患者生存率,值得研究和借鉴。  【关键词】脑出血急性期;护理干预;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急性弥漫性腹膜炎患者应用护理干预对术后肠胃功能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4年3月-2015年3月收治的96例急性弥漫性腹膜炎患者临床资料,根据不同护理模式分为两组(各48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研究组予以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术后心理状态评分、肠胃功能恢复及并发症情况。结果:研究组术后SAS、SDS评分均比对照组低(P<0.05);研究组术后肠胃功能恢复时间均比
期刊
【摘要】目的:就盐酸羟考酮控释片治疗中晚期癌性疼痛患者的护理方式和内容进行了的浅显的研究和探讨。方法:对我院在2013年5月至2014年5月期间收治的60例中晚期癌性疼痛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和整理。结果:60例中晚期癌性疼痛患者在接受用药治疗和护理服务后,癌性疼痛程度较接受治疗前,得到了明显的控制和改善。结论:采用盐酸羟考酮控释片联合优质的护理护理治疗中晚期癌痛的临床效果十分显著,有效的
期刊
【摘要】目的 探讨康复护理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的实施意义。方法 本次医学研究选择我院精神科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之间收治的8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为观察对象,将其随机划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观察对象接受基础临床护理,实验组观察对象在此基础上接受康复护理,比较分析两组观察对象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 实验组观察对象临床护理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统计学差异明显(P<0.05)。结论 精神分
期刊
【摘要】目的 对优质护理在肛肠术后恢复自主排尿中的效果进行评价。方法 选取2013年9月至2015年4月我院收治的90例行肛肠部手术患者,随机分对照组45例,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45例,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行优质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残余尿量、并发症、舒适状况(GCQ评分)等指标。结果 观察组患者残余尿量(70.4±5.1) ml l、尿潴留发生率(11.1)%、留置导尿管时间(11.2±3.8) d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整体护理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从2014年3月到2015年3月我院收治的慢性心力衰竭老年患者中随机选取60例,并按入院编号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进行整体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总有效率与对照组相比明显较高,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与对照组相比明显较高,P<0.05。观察组患者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
期刊
【摘要】目的 探讨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对经桡动脉介入治疗冠心病患者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5月-2015年3月收治的30例经桡动脉介入治疗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观察组),另选取同期30例经桡动脉介入治疗冠心病患者作为对照组进行对照研究,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则给予围手术期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住院时间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在护理满意度、住院时间及并发症的发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