窑洞里的红色花儿

来源 :丝绸之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kelikem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站在陇东土塬上无比的苍寂,以俯视的视角,触摸大地的皴线肌理。刀斧的力度,沟壑纵横,坳间山路,曲迂回折,通向天际。在这里,你看不到人,大地无限延展,唯有黄土中的窑洞传达出生命的气息。望进一眼眼漆黑的“眼睛”,它将你吸附,穿越时空,走入人类远古文明。
  人们选择了与黄土最为亲密的穴居方式,这是延续至今的黄土深情。然而,在沟坳深处红花剪纸才是陇东土塬的灵魂所在。如果说黄土是塑成人类的肉体,那么剪花就如少女发辫上带着花香的发饰,如包裹着青春肤体的花棉袄,是流淌在身体里温暖喷薄的血液。
  陇东窑洞是当地人民的家园,窑洞民居与剪纸艺术相依相生。剪纸记载了生活,喜花剪纸寓意喜结良缘,松鹤白鹭寓意延年长寿,莲里生子喻意儿孙满堂……剪纸是祝福、是温暖、是母性,也是黄土地里火红的热情……
  花草树木,飞禽鸟兽,自然万物在刀与纸的交集中潺潺而出,这不可说不神奇。剪花是女性的艺术,亦是母亲的艺术。耕种稼穑之于男人,织绣剪花之于女人,刚柔相依,女性的艺术让这片贫瘠的黄色变得安然平静。
  剪纸色彩鲜艳,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线条繁美,因单纯的艺术特性,拥有独立的审美价值。剪纸造型镂空,红色是显性部分,通过互补对比方才突显。窑洞土黄色的墙面,白纸作为背景,窗户作为底色,阳光照射,使剪纸有了多重色彩。剪纸的美在包容谨让里才会完整、完满,慑人心魄。阳光穿过窗户照射窑洞内,窗花接受光的沐浴,逆光中灵灵现现、影影动动。
  望着窗花,躺在剪纸布置的热炕上,头顶绣枕,盖着花布棉被,从少儿的虎帽、虎鞋到成年人布鞋里的绣花鞋垫,母亲的情感都融入剪与纸、针与线的交织中。这也是正宁县剪纸艺术家彭粉女的儿子们对母亲的回忆。在田代良与田建良的记忆中,母亲在正月里最为忙碌,乡邻们都会把红纸带过来让她帮忙剪花,所以这个时候她剪得也最多,年年如此。剪窗花、炕围花、顶棚花来装饰窑里,还做各种形式的灯笼,上面贴的剪纸就叫灯笼花。
  农家土炕周围的墙面多用白纸裱糊,并贴上剪纸,这些剪纸又称炕围花。先用红色或黑色的纸条界定炕围的范围,后在中央设置一张大型的圆形剪纸,边角贴三角形的角花,用红纸对折剪成。炕围花除中心大花与角花之外,还有连环画形式的剪纸,贴在墙上供小孩观赏。在彭粉女的剪纸作品中也有很多角花作品,大多把正方形双折为三角形,中心以花卉作为装饰,两侧小鸟相呼应,构思新颖,清秀灵巧;喜鹊弄梅,兔子啃白菜,精致小巧,灵动飞扬。
  顶棚花为炕围花的衍生物,同样为以剪纸作为屋内的装饰图样,十分自由,随心所剪,漂亮动人。其多为鸟、松鹤、“刘海耍金钱”、“武松打虎”,“王祥卧冰”等内容。
  做灯笼一般以高粱秆搭建内部结构,用白纸裱糊外部。有八卦造型的灯笼,有动物样式的灯笼,最后用剪纸来装饰灯笼的每一个体面。田代良记得母亲做的兔子灯笼最有趣,有四个轱辘,兔子身体上以剪花作为装饰,活灵活现,可以拉着跑动。
  剪纸是影的艺术,窑洞是影的舞台。灯笼的灯芯亮起,透过了灯笼花,照亮小孩欢喜的脸蛋。深夜万籁寂静,昏黄的灯光中,伴着家人熟睡的梦乡,一把剪刀、一张红纸,将母亲剪花的身影拉得很长,影子在窑壁上忽晃虚实……
其他文献
“五逆之罪”原本为佛教用语,但在敦煌地区出土的世俗汉文收养文书中却出现了这一词语的广泛使用。这一现象反映出佛教在10世纪敦煌地区人们的社会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影响。造
针对工程应用中微小体积的导航解算应用场合,设计了一种FPGA+DSP架构的硬件导航解算系统,并通过无线传输将载体的三维运动姿态信息显示到上位机上。该系统中,FPGA是核心控制器
[摘要]作为中国皮影戏的重要组成部分,庆阳皮影吸取剪纸、戏曲、雕塑等多种艺术手法,并借鉴陕西皮影的造型艺术,从而形成独特的艺术造型和风格,以其戏曲化的人物造型、富有吉祥寓意的图案、丰富绚丽的色彩、生动传神的雕刻、独具地方特色的文化在中国民间艺术舞台上扮演着重要角色。  [关键词]庆阳皮影;造型艺术;民间艺术  [中图分类号]J8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4)22
文物保护工作是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指标,而经济欠发达地区的文物保护是目前所面临并亟待解决的实际问题。针对甘肃东部渭河中下游地区文物遗存十分丰富而经济相对欠发达的客
医术医方的形成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人们很难追溯到医术医方类文献的撰写年代。由于助动词具有独特的产生和发展规律,因此可以通过考察助动词的分布来探究历史文献撰写与抄写的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