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亲也崇尚自然

来源 :风流一代·青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oqiangsho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张琪常说“单身不可怕,被催着相亲才可怕。”因为一直沉浸于自己的学业和爱好中,出生于1991年的张琪在大学没有找过对象。虽然自认为还小,但在父母眼里,她已然成了一件“剩品”。每次回家,父母就会旁敲侧击,打探她有没有“新情况”,而一直处于空窗期的她,避免不了的就是相亲。
  张琪说“两个素不相识的人,坐在起讨论学历、资产,这样的方式我可接受不了。”但是母亲却说“了解这些外在的条件是必不可少的,你不可能找个养不起自己的人。”虽然在相亲这件事上,张琪极度排斥,但是对于父母的见解,她却找不到反驳的理由。就这样,张琪被迫参加了很多次相亲。
  在一家很雅致的咖啡厅里,张琪遇到了自己的第五个相亲对象,一米九的个子,有点秃顶,仅仅这两个特征就将母亲口中说的“高富帅”推翻了。大个男子坐在那里稍微弯腰,盯着自己,张琪感觉他就像在审视头猎物。男子妈妈担当主角唱大戏,从上小学的获奖经历到现在如何成为一位企业领袖,只要与金钱、荣誉挂钩的细节,都介绍得很详细。男子全程说的话很少,最多的一句就是“你呢?”
  在两个人相识之初,就拿财产、荣誉等来评定个人,这样的爱情,真的就是最好的吗?这次相亲毫无疑问地失败了。
  七夕节,张琪刷着微信朋友圈,她看到好友杨梅发了一张男朋友正在搬地板砖的照片,配文说“七夕节,装修进行中,为了省钱,你亲自动手,却不让我帮忙,看着你搬一摞摞的砖,突然好心疼,谢谢你努力为我们撑起一个家……”杨梅和她男朋友是大学同学,两人毕业后贷款买了房子,装修好就准备结婚了,物质上虽然不是很富足,但是他愿意为她遮风挡雨,努力经营生活。这种有共同理想和目标的爱情不正是张琪一直向往的吗?
  就在这时,朋友给张琪推荐了位男孩,朋友说得明白“你也可以不当这是一次相亲,我只是介绍你认识一位朋友,他跟你有着同样的爱好。”张琪就这样认识了郑立杰。
  张琪是一个手作爱好者,她常把自己的植物手作作品分享给一些手作爱好者,并教他们如何制作。植物通過手作被变成动物,一些比较尖锐或带刺的植物可以做成刺猬的刺,毛茸茸的兔尾草搭配标志性的松果可以做松鼠的尾巴……郑立杰也是位手作爱好者,他从兴趣爱好谈到手作创新,再到后来合作开发项目,这个过程中,张琪发现郑立杰虽然话不多,但是做事细致,很踏实。为了进步了解他的生活,张琪把他的微博和朋友圈从头到尾看了 遍。郑立杰希望有机会接触木工,成为 名木匠,张琪也希望能将植物手作与木工相结合……她接触得越深,越像找到了男个自己。
  郑立杰说“因为经济压力,我暂时还没有买房子,我也考虑到你的工作室需要用到很多植物,适合在郊区或更偏远的地方寻找材料。如果你想在市区买房,我会想方设法给你个家。如果你想去郊区,我就陪你去郊区……”张琪被打动了。
  最后,他们回到郑立杰的老家——个青山绿水的地方。张琪可以就近采集更多的植物,郑立杰也可以远程办公。两个人花了六万元,自己动手建造了一座300平方米的房子,为节省工钱,两人学着做木工活,屋内很多材料就地取材,他们用森林里的竹子、碎石、木头、枯枝等材料进行室内装饰。虽然是第次设计房子,做起很多活来也常常笨手笨脚,但是剖台因为这份自然,彼此的心越来越近。
其他文献
典婆婆,本名陈典,85后川妹子,喜爱美食、旅游、旧物淘。从2013年起,她重拾毛笔,以闲画的形式挖掘传统文化,以时尚的思想、老派的画风来表达本土幽默,吐槽当下生活。至今,典婆婆先后推出了“节日节气”、“歇后语”、“典婆婆和张老头的日常”等系列“闲画”,赢得好评如潮。典婆婆说:“擦亮那些被蒙尘的民俗宝藏,是我抓起毛笔的完美理由。”  众里寻她,最爱还是毛笔画  陈典自童年起就和国画有了不解之缘。那时
期刊
重庆女孩聂凤,因为拿到世界美发技能大赛的冠军,获得了市政府破格批准的高级专业技术资格,相等于“副教授”等级。同时,她还获得“国务院特殊津贴”,该津贴是国家对高级专业技能人才的奖励与认可,是非常难得的殊荣。消息在2017年5月传出,顿时吸引了众人的眼球。  技能改变未来  聂凤出生于重庆长寿一个普通工人家庭,从小被父母视为掌上明珠。尽管聂凤很努力,父母也舍得花大价钱送她上各种辅导班,但她的学习成绩一
期刊
原本堆满库房近2吨的红枣,不到一周就销售一空,米拉迪力·麦麦提阿伍拉掩饰不住心中的喜悦,看到家乡的特产如此受欢迎,他觉得再累也值了。  米拉迪力是江西科技学院外语外贸学院学生,和150多名大学生创业者联合成立“新丝路创客驼队”。他被誉为“行走在丝绸之路上的赣疆青年”,并获得2017年“中国青年五四奖章”。  拍完微电影卖切糕  米拉迪力1993年出生在新疆和田策勒县,高中考取了浙江金华的“内地高中
期刊
在一般人的心中,傅雷先生是以翻译家闻名于世的,他翻译的巴尔扎克、罗曼·罗兰、伏尔泰等人的作品都是翻译界的“瑰宝”和“珍珠”,有分析家认为他翻译的《约翰·克里斯朵夫》甚至要高于原著的水平。有的人可能更在意傅雷先生的教育家身份,他的《傅雷家书》在中国几乎是家喻户晓,影响激励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其实傅雷先生还是著名的文艺评论家,他的《世界美术名作二十讲》同样是让无数人打开艺术鉴赏之门的传世之作。  1
期刊
一组六格漫画《我们是谁》火爆网络,漫画被加上各种文字,无数的网友纷纷用它来表达自己的“小情绪”,吐槽自己社会职业的压力、焦虑和无奈……(新闻见8月21日人民网文化频道《“我们是谁”刷爆朋友国,原作者的故事却有点心酸》)这组漫画最初来自广告圈“我们是谁?甲方1我们要做什么?不知道什么时候要?现在要”这既包含乙方对甲方的吐槽,也成了不少甲方的自我调侃。然而,这组漫画经过各行业伙伴脑洞大开的改编后,被赋
期刊
最近,“燃文化”突然爆红,“这个节目真的很燃”“寻找种很燃的生活方式”等流行语也渐渐走进青年人的生活。就连前段时间深受国民喜爱的《战狼2》也为“燃文化”增添了不少新意,观众更是用“超燃…从国内燃到国外”盛赞这部电影。纪录片《二十二》更是被网友称为“燃到了心里”“燃到了灵魂”,甚至在影片结束后,很多年轻人内心触动,开始思考历史和人生。  何为“燃文化”?《光明日报》的篇报道中说“燃文化”是流行于年轻
期刊
文岚姐:  你好!秋天来了,原本这是个美好的季节,我和男友的恋情也正迈进收获的季节。可能是两人的相处越来越放松,最近我才发现一个问题,我找了一个爱挑刺的男友。初识之时,我对他的认识是体贴、细心,照顾人无微不至,生活中很多小事我想不到的地方他都可以想到,我很被他打动。可是,现在相处时间久了,我发现,他正利用他所拥有的特质来找我的茬,他想到的事情我没有想到,他会恼火,有时候竞至恼羞成怒,对我说些刻薄的
期刊
读中学时,听到一句名言:人的知识好比个一圆圈,圆圈里面是已知的,圆圈外面是未知的。圆圈越大,圆周所接触到的未知就越多;你知道得越多,你不知道的也就越多。  这个理论,使我下子陷入茫然。也许年少轻狂,总认为,只要勤奋,世界便任我丈量;然而事实却是“愈学习,愈无知”,这怎不叫人沮丧?  后来我明白了,是我的价值观存在问题。知识和真理,原本不是让人占有的,它是用来探索和让人进步的。在探索的过程中,人类的
期刊
我國《婚姻法》规定,男性满25周岁、女性满23周岁的初婚者即为晚婚。如此算来,第批90后-1990年出生的年轻人已经迈入了晚婚门槛。80后成为婚恋市场的“剩斗士”,90后渐渐成为相亲市场的主力军。他们物质条件好,还拥有大把时光,尽着自己的心意,选择自己心仪的对象,同时多数人身上都投注了一个家庭的人力和物力……
期刊
小薇近来频繁接到妈妈的电话,中心思想就一个:回家相亲!  小薇出生于1994年,大学毕业两年了,中间换过两份工作,第份工作因为距离家太远,坚持了一年多,就辞职出来了。运气不错,顺利地找到了第二份工作,离家近,小薇还惊喜地发现,这里的同事关系很好,工作氛围也不错,虽然在这儿才年,但她已经喜欢上了这里,准备长久地干下去。可就在这时,妈妈开始发动“进攻”,让她辞职回老家相亲  小薇老家在河南洛阳,考上南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