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患者围术期综合护理效果

来源 :健康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elissach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究综合护理干预应用在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患者围术期的效果。方法:将我院120例行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的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患者入院接收诊治的时间段在2017年6月~2018年6月。采用随机数字法来进行分组处理,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组n=60。对照组围术期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围术期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分别对比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生理机能、社会功能等的评分,均要优于对照组,各个指标进行对比得出的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行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的患者,在围术期采取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帮助患者减轻痛苦,值得在临床推广。
  关键词: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围术期;综合护理
  子宫肌瘤是临床上十分常见的疾病,虽然属于良性肿瘤,但仍然会给患者的日常生活和身体健康造成较大影响。通常情况下,临床上采取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来进行治疗,但同时,围术期的护理工作也非常重要,有效的护理干预能够帮助患者减轻对手术的恐惧心理,更好的配合手术进行,术后的康复也能够更加理想。本次研究中,即将我院在2017年6月~2018年6月收治的120例行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的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将其分为两组后,通过组间对比分析来探究综合护理干预应用在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患者围术期的效果,详细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患者一般资料
  此次研究,观察的时间段在2017年6月~2018年6月,纳入的观察对象为观察时间内在我院行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的120患者。采用随机数字法来进行分组处理,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组n=60。在选取人员时均征得了病人和其家属的同意,并签订了实验知情书,实验的进行时符合相关的伦理学标准的。对照组中,患者年龄35-51岁,平均年龄(45.30±1.50)岁,病程1~3个月,平均(1.8±0.5)个月;观察组中,患者年龄36-53岁,平均年龄(45.50±1.55)岁,病程1~4个月,平均(1.9±0.6)个月。所选取的患者在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方面差异不明显(P>0.05),该实验可行。
  纳入标准:①无智力障碍、能准确接受实验观察的患者;②自愿参与到实验中的患者;③患者知情同意,签署知情同意书,并有较好的依从性。④研究经医学伦理委会审查并批准。
  排除标准:①合并有严重严重脏器损害的患者;②中途转院或停止接受实验观察的患者;③存在智力障碍的患者;④患有恶性肿瘤患者。⑤出血倾向者或已接受其他手术治疗的患者。
  1.2护理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围术期采取综合护理干预:术前护理:帮助患者了解病情,及时采取抢救措施,并及时帮助患者舒缓心理压力,减轻患者的紧张、焦虑情绪,建立起积极治疗的信心。术中护理:护理过程中注意做病房整洁卫生,为患者营造良好的住院环境,指导患者从心理上改善状态,护理中多多观察生命体征,心率、呼吸状况等,及时做好疼痛处理,注意在手术过程中为患者保暖,避免不必要的暴露,护理人员应在与患者建立良好沟通方式及信任关系的基础上,对患者进行心理上的安抚,让患者能够减轻紧张、焦虑的情绪,帮助患者打消恐惧感。术后护理:手术完成后,指导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并且仍然要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包括体温、血压、心理状况等等,还有一些特殊症状也要注意,护理人员应做到有爱心、有耐心、有责任心,帮助患者指导术后用药、自我护理技巧等,向患者及家属宣教病理知识,让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养成良好生活习惯。
  1.3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在护理完成后的生活质量,使用生活质量评价表(SF-36)来对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评价,分别取两组患者各项指标的平均值进行统计学对比分析。
  1.4统计学处理
  对观察组、对照组患者相关实验资料采取SPSS19.0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标准差( )表示,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分别开展t值和X?检验,若P<0.05则两组差异具有显著性。
  2.结果
  在经过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各项指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整体情况更优,详见表1.
  3.讨论
  近年来,子宫肌瘤的发病例呈现出上升趋势,子宫肌瘤虽然是良性肿瘤疾病,但是会对女性身体造成较大的损害,并且还可能导致不孕,严重影响患者的家庭和谐,需要引起高度重视。在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的围术期,对患者进行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指导患者了解手术的优势和病理知识,让患者术前不紧张,术中积极配合,术后调理身体,以综合性的护理指导来帮助患者改善病情,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次研究中,选取了120例进行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的患者来进行实验观察,根据最终观察结果,在围术期对患者进行综合护理,患者的生理职能、社会功能等均要更优,护理效果理想。
  综上所述,对行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的患者,在围术期采取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帮助患者减轻痛苦,值得在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罗万翠.临床护理路径对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患者围术期应激反应的影响[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6,20(18): 137-139,143.
  [2]郭晓敏.同质医疗理念创新型护理实践对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患者围术期应激反应的影响[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7,23(32):4148-4151.
  [3]赵玲,霍福利.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患者围手术期的临床效果心理状态及预后的影响[J].河北医学,2016,22(10):1708-1711.
  [4]刘琳琳.优质护理干预在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围术期中的效果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2016,23(2):185-187.
  [5]钟莉.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患者應用临床护理路径对围术期应激反应的干预价值[J].保健文汇,2018,(8):15.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研究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采用吞咽训练联合针灸方式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94例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随机分组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平均每组47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吞咽训练治疗;治疗组采用吞咽训练联合针灸方式进行治疗。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前后吞咽功能评分水平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总有效率达到91.5%,高于对照组的72.3%(P<0.05);治疗期间营养不良仅出现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健康教育联合延伸护理干预对支气管哮喘的效果。方法:择取我院支气管哮喘患者82例,将其平均分为两组进行研究(普通组和研究组)。普通组给予常规的护理方式,研究组在给予常规护理的同时增加健康教育和延伸护理干预。护理3个月后,对比两组患者的病情改善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的FEV1、PEF两项肺功能指数均高于普通组,两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健康教育联合护理干预
期刊
一、概述与定义  定义  心理护理指在护理全过程中,护士通过各种方式和途径,积极地影响病人的心理状态,帮助病人在其自身条件下获得最适宜的身心状态。  概述  一般来说,一个健康的人在进入患者角色后,往往由于疾病的折磨、医院诊疗环境的陌生、新的人际关系的出现等,会产生一系列的特有的心理活动。心理护理的任务就是在病人的心理活动规律和反应特点,并针对病人的心理活动,采用一系列良好的心理护理措施,去影响患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循证护理在心肌梗死患者并发心力衰竭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17年1月~10月,医院心血管内科收治心肌梗死患者并发心力衰竭35例,常规护理。2018年1月~10月,医院心血管内科收治心肌梗死患者并发心力衰竭37例,纳入观察组,组建了循证护理小组,针对严重心血管事件的风险预测、患者出院前心功能较差、心理负担重问题,制定了循证护理对策。结果:观察组住院期间、出院90日内的心脏并发症发
期刊
摘要:目的:观察在重症监护室行多元化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随机选取本院自2015年8月~2017年8月在重症监护室接受急救诊治的患者102例,将其随机分成两组,分别为对照组51例,患者均行常规护理作重症患者监护,观察组51例,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行多元化护理作重症患者监护,对两组患者的护理差错,患者满意度及医疗纠纷发生率作比较。结果:观察组在护理差错,医疗纠纷发生率方面显著低于对照组,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重症监护室(ICU)医院感染的原因及护理干预措施。方法:对2016年1月~2017年12月ICU医院感染患者86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ICU医院感染中以老年患者居多;感染部位占前三位的是下呼吸道、泌尿道、胃肠道;基础疾病以损伤性疾病、脑血管意外及消化道疾病的感染率最高;并与创伤性操作、机体抵抗力下降、不合理抗菌药物应用、医务人员缺乏交叉感染意识等有关。结论:加强ICU病室管理,改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综合护理方式在胫腓骨骨折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7年2月~2018年2月,医院骨外科收治的胫腓骨骨折94例,按照入院顺序分组,随机分为对照组(n=47)、观察组(n=47),分别采用常规护理以及综合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肿胀、术后并发症合计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症状控制、生活照料、康复训练护理满意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1.2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人性化管理模式在小儿内科病房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7年1月~10月,医院小儿内科共收治了小儿患者514例,纳入对照组,常规护理。2018年1月~10月,纳入观察组,医院小儿内科共收治了小儿患者532例,纳入观察组,执行人性化管理模式。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护理不良事件、并延迟出院、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
期刊
摘要:目的:研究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危重症患儿的护理方式与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8年10月期间收治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危重症患儿70例随机分为两组,将应用常规护理的35例患儿纳入对照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应用细节护理的35例纳入观察组,对比两组患儿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经有效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儿的健康习惯、自我意识形成、健康标准等方面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数据比较存在显著差异(P0.05
期刊
摘要:心肺脑复苏(CPCR)是抢救心脏、呼吸骤停及保护、恢复大脑功能的复苏技术。现代心肺复苏经过了40多年的发展,复苏技术不断演变。1960年,考屋浩文和沙佛尔介绍了胸外心脏按压和口对口人工呼吸,标志着现代复苏术的到来。1974年,美国心脏协会制定了第一个心肺复苏的指南,该指南在80年、86年、92年多次修订。从1980年后更重视了脑的功能,提出了CPCR的概念。2000年,现代心肺复苏技术已经形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