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血管造影联合股前外侧穿支皮瓣加阔筋膜移植修复伴颅骨坏死外露头部电烧伤创面的效果

来源 :中华烧伤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10745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CT血管造影(CTA)联合股前外侧穿支皮瓣加阔筋膜移植修复伴颅骨坏死外露头部电烧伤创面的效果。 

方法

2016年3月—2017年12月,笔者单位收治7例伴颅骨坏死外露头部电烧伤患者。术前行头部CTA,测量面动静脉或颞浅动静脉直径并在体表相应位置进行标记;另行下肢供瓣区CTA,寻找与头部受区血管直径较吻合的旋股外侧动脉降支并在体表相应位置进行标记。常规扩创后行颅骨钻孔,扩创后创面面积为12 cm×8 cm~20 cm×12 cm,颅骨外露面积为8 cm×6 cm~15 cm×10 cm,据此设计并切取面积为13 cm×9 cm~21 cm×13 cm带5~10 cm长血管蒂股前外侧穿支皮瓣。根据血管蒂长度切取面积为5 cm×2 cm~10 cm×3 cm皮瓣下阔筋膜,平铺于裸露颅骨上后转移皮瓣。缝合皮瓣前行皮瓣内旋股外侧动脉降支及其伴行静脉与受区颞浅动静脉或面动静脉吻合。供瓣区移植对侧大腿或腹部中厚皮封闭。 

结果

6例患者旋股外侧动脉降支及其伴行静脉与颞浅动静脉吻合,1例与面动静脉吻合。术后皮瓣均成活,未见血管危象,术后创面愈合良好。1例患者失访。6例患者随访6~10个月,患者头部术区秃发,外形可,未见头痛、癫痫发作等精神症状;供瓣区外形恢复正常,下肢肌力均为Ⅴ级,下肢感觉、活动均正常。 

结论

采用股前外侧穿支皮瓣加阔筋膜移植可有效修复伴颅骨坏死外露头部电烧伤创面,其中阔筋膜可保护皮瓣血管蒂以利于皮瓣成活,术前行头部和下肢CTA能够为术中供受区的血管探查提供参考以缩短手术时间。

其他文献
胆汁酸是胆汁中一大类胆烷酸的总称,通过与相关受体及胆汁酸转运蛋白结合,发挥其独特的生理功能。人体内胆汁酸除促进营养物质的吸收外,还作为重要的信号分子调节炎症过程、肝脏再生,并且越来越多的研究结果提示胆汁酸代谢参与慢性非胆汁淤积性肝病发生、发展的重要环节。该文在介绍上述最新研究成果的同时,重点阐述了胆汁酸代谢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的核受体、膜受体及胆汁酸转运蛋白与慢性非胆汁淤积性肝病的关系。
期刊
目的探讨膝部严重烧创伤患者皮肤软组织缺损创面修复及功能重建系统康复治疗策略。 方法2015年1月—2016年10月,笔者单位收治26例膝部严重烧创伤后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其中14例患者合并髌韧带缺损,16例患者合并膝关节囊缺损。入院后1~3 d行创面清创,清创后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面积10 cm×7 cm~42 cm×18 cm。清创后行VSD治疗,5~7 d后行皮瓣修复术。9例患者缺损采用局部旋转
目的回顾性探讨改良葡萄糖酸钙(CG)给药剂量对非手足部的氢氟酸烧伤患者的治疗效果。 方法2004年1月—2017年12月,笔者单位收治160例非手足部的氢氟酸烧伤患者。根据不同时期CG剂量,将2004年1月—2012年12月入院的76例患者设为传统组,2013年1月—2017年12月入院的84例患者设为改良组。局部治疗中,2组患者入院时立即于创面一次性皮下注射CG溶液,传统组患者注射液为质量浓度1
期刊
期刊
目的探讨应用扩张颞浅动脉轴型岛状皮瓣修复患者烧伤后眉缺损的效果。 方法2012年5月—2016年7月,笔者单位收治13例烧伤患者,其中11例患者单侧眉毛完全缺损、2例患者单侧眉毛部分缺损。采用多普勒超声血流探测仪探测眉缺损侧颞浅动脉走行并标记。在眉缺损侧颞部头皮下颞浅筋膜深面埋置1个额定容积为50~100 mL圆柱形扩张器,使扩张器长轴方向与颞浅动脉走行一致。在扩张区域和健侧眉毛部位标记1.0 c
目的探讨基于CT血管造影的腹壁下动脉穿支皮瓣三维模型的构建及应用。 方法2012年1月—2017年4月,笔者单位收治6例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乳房缺失患者、5例先天性阴道缺如患者及6例阴茎、阴囊Paget病患者,再造所需皮瓣或病变组织切除后创面面积为17 cm×5 cm~25 cm×9 cm。术前行腹部CT血管造影,将所获得的数据传输到CT工作站,根据创面大小、形状构建腹壁下动脉穿支皮瓣三维模型,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