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幼儿发育和行为的预见性保健指导在儿童保健上的应用效果

来源 :延边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ngyou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索预见性保健指导在婴幼儿发育和行为方面的应用价值。方法:将2013年5月-2014年5月在我院行常规健康体检的婴幼儿136例48d以下足月儿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指导,对照组给予保健指导,比较两组智商及心理运动发育情况。结果:观察组在第6、8、12、18、24个月时的智商及心理运动发育指数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对婴幼儿实施预见性保健指导可促进婴幼儿智力及心理运动的较好发育,值得大力推广。
  关键词:预见性保健指导;婴幼儿发育;智力
  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儿童的心生健康成长受到了广泛关注,有研究认为儿童的心理行为和智力发育状况与其营养状况和身体成长同等重要,需要得到重视[1],本研究在对我院进行常规体检的婴幼儿进行了预见性保健指导,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3年5月-2014年5月在我院做常规体检的婴幼儿136例,均为45d以上的足月婴儿,将其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观察组进行行为和发育预见性保健指导,对照组进行常规指导,其中观察组男41例,女27例,自然分娩32例,助产6例,剖宮产30例,母乳喂养39例,人工喂养29例,家长文化程度:高中以上37例,高中及高中以下31例;对照组男36例,女32例,自然分娩28例,助产8例,剖宫产32例,母乳喂养35例,人工喂养33例,家长文化程度:高中以上33例,高中及高中以下35例。两组婴幼儿在性别、年龄、喂养方式等一般资料方面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故具有临床可比性。
  1.2方法
  1常规保健措施:实施常规保健指导,分别于出生后45d以及2、4、6、8、10、12、16、18、24周时,对患者的各项成长指标进行测量,具体内容为儿童的身长、体重、头围以及治理测试,将结果输入计算机,评分标准依据《1995年中国九市7岁以下儿童体格发育调查研究》[2]进行,并且依据W/H、H/A、W/A对婴幼儿的营养状况进行分析,智力测试的可依据CDCC量表来完成。测试的由专业的保健医师对婴幼儿进行全面的体格检查;各类检查数据汇总后对婴幼儿的心理运动发育指数和智力发育指数进行终极评估;以上检测内容针对两组所有儿童,且所有儿童不知道自己的分组情况,以免对实验结果产生干扰。2观察组:在上述保健措施的基础上,指导观察组婴幼儿进行预见性保健,该措施的制定需根据婴幼儿的年龄阶段、营养状况、心理行为以及身体体格等综合因素来实施,制定个性化营养、行为训练方案,例如:针对人工喂养的婴幼儿,应给与相应营养方案制定,何时添加辅食,辅食的制作方法以及喂养方法;对于母乳喂养婴幼儿,应指导喂养的规律、方法,保持婴幼儿的正常成长发育;对于以及养成不良喂养习惯、厌食、偏食的婴幼儿应及时予以纠正。同时,密切观察或向家长了解婴幼儿的运动、语言及社交能力,为家长如何培养婴幼儿良好行为、自理能力提供指导性方案。对于身体体格较弱的婴幼儿,应查明原因,给予相应处理,如缺钙、铁、锌等,及时干预,纠正营养缺乏状态。为提高家长的婴幼儿成长教育水平,应定期对其进行健康教育,内容包括疫苗接种时间、心理行为培养方法、生活自理能力培养以及家庭环境营造等知识。
  1.3观察指标
  对两组婴幼儿在地6、12、18、24个月时的心理运动发育及智力发育状况进行观察比较。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组间计量资料比较用t检验,组间计数资料比较用χ2检验,设当P<0.05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婴幼儿的心理运动发育和智力发育指数在6、12、18、24个月时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两组婴幼儿心理运动发育、智力发育情况比较(X±s,n=68)
  注:与对照组相比,*P<0.05。
  3讨论
  对于每一个父母来说,能生育一个健康聪明的孩子是他们最大的心愿,同时也是对社会的贡献,据国内大量研究显示,我国有超过1/10的婴幼儿出现了行为发育偏离的情况[3],而一个人婴幼儿时期的健康状况对其一生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国外相关研究证实,人在婴幼儿时期的潜能和可塑造性是最大的,在这个时期能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锻炼健康的体格,为其开启成功的人生道路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4]。本研究应用预见性保健指导对婴幼儿的心理和智商发育进行干预,结果显示,观察组在6、12、18、24个月时的智力发育指数分别为(101.31±2.13)、(104.54±8.65)、(109.27±9.17)、(118.74±5.39),显著高于对照组同时期的智力发育指数(P<0.05),观察组患者在6、12、18、24个月时的心理运动发育指数分别为(95.34±8.41)、(103.56±6.45)、(109.37±2.75)、(117.58±5.69),亦明显高于同时期观察组婴幼儿的心理运动发育指数(P<0.05),笔者分析认为,由于3岁以下的婴幼儿的大脑正处于逐渐发育、成熟的阶段,因此对于外来事物(知识、形态、语言、听力)的接受能力很强,具有很高的开发性和可塑性,陈珊等[5]研究证实,预见性保健指导可较大幅度的提高婴幼儿的心理和智商发育,这与本研究的结果基本一致。
  总之,对婴幼儿实施预见性指导,可明显提高其智力和体格发育,纠正发育偏差,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韦慧芳,黄艳玲. 婴幼儿发育和行为的预见性保健指导在儿童保健中的应用[J]. 中国医药指南,2013,36:444-445.
  [2]丁艳华,徐秀,王争艳,李慧蓉,王卫平. 母婴依恋关系对幼儿认知和行为发展的影响[J].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13,12:1243-1245.
  [3]邹渝. 婴幼儿发育和行为的预见性保健指导在儿童保健中的应用[J]. 中国医药指南,2014,09:162-163.
  [4]徐姗姗,黄红,张劲松,卞晓燕,吕娜,吕莹波,陈瑶. 贝莉婴幼儿发育量表-第三版评价上海市婴幼儿发育水平的应用初探[J].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11,01:30-32.
  [5]陈珊,陈燕惠,胡君,林秋君,陈达光. 婴幼儿发育和行为的预见性保健指导在儿童保健的应用[J]. 福建医科大学学报,2006,02:164-166.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通过对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冠心病患者实施围手术期护理,总结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今我院383例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通过精心护理,所有病例都顺利完成手术,康复出院。结论:对冠心病患者介入治疗围手术期精心的护理是控制冠心病的发展,促进其功能恢复和心理健康,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有效手段。  關键词:冠心病,冠状动脉造影术,冠状动脉球囊扩张及支
期刊
摘要:目的:通过对5例膀胱外翻患儿的术后护理,总结护理经验,为今后的护理提供指导,促使膀胱外翻患儿更好的术后康复。  关键词:膀胱外翻 石膏固定 引流管  膀胱外翻是胚胎期泄殖腔膜发育异常,阻碍间充质移行和下腹壁的正常发育,导致膀胱外翻、尿道上裂等一系列先天性异常。男性约为女性的1.7-2.3倍[1]。其表现为耻骨联合分离,腹壁发育不良,膀胱粘膜暴露于腹壁外,常合并尿道上裂,呈完全性尿失禁。病因复
期刊
便秘是多种疾病的一个症状,表现为大便量过少、过硬、排出困难,或合并一些特殊症状,如长时间用力排便、直肠胀感、排便不尽感,甚至需要用手法帮助排便,在不使用导泻剂的情况下,7d内自发性排空粪便不超过2次或长期无便意,在脑出血患者中便秘往往导致颅内压升高,易引起2次出血,威胁患者生命。自2014年1月—2014年6月,我科共收治由脑出血引起的便秘患者30例,我们对患者进行有效的相关护理干预,改善了预后,
期刊
急性肾损伤(AKI)[1]是指多种原因引起的肾小球滤过率急剧、持续下降,导致代谢产物在血液中蓄积,从轻微血肌酐升高到严重无尿性AKI,而出现的一种临床综合症。心脏术后出现急性肾损伤是较常见、较严重的并发症之一,AKI与患者病死率、以及维持性透析率密切相关。本病是造成心脏手术病死率的独立危险因素,当血肌酐指标轻度升高时也可能造成患者住院时间延长并导致死亡风险增加。我科收治1例非体外循环下行冠状动脉旁
期刊
摘要:目的: 探讨早期护理干预对减少回肠造口皮肤并发症的效果。方法: 将84例回肠造口患者按入院时间随机分为实验组 42 例和对照组 4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在此基础上运用护理程序进行护理干预。结果:干预组发生并发症 2例,对照组发生并发症9 例,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  2.方法。①术前对患者的评估、健康教育、以及造口的定位。②加强造口及排泄物观察。③造口周围
期刊
摘要:目的:观察分析宫颈环形电切术在诊治宫颈病变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3年1月到2014年1月中收治的宫颈病变180例患者,按照随机分配原则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为90例,对于治疗组患者采用宫颈环形电切术进行治疗,而对于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的激光切除术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效果。结果:治疗组患者手术的临床成功率达到了96.7%,而对照组临床成功率只有80%,治疗组显著高于对照
期刊
摘要:目的:研究舒适护理模式在冠心病心绞痛中的应用体会。方法:选取2013年10月至2014年6月在我院治疗的48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24例,实验组患者在治疗中采用舒适护理,对照组仅采用常规心内科护理,比较两组患者不同护理后的治疗效果,持续时间,发病次数,患者满意度及血流动力学参数情况。结果:实验组满意度为95.8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8.33%;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辨证施护对痛风患者生活质量及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内分泌科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180例门诊及住院痛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9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患者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辨证施护干预。通过采用焦虑和抑郁自评量表评估患者心理状况,以及采用生活质量量表(SF-36)评估患者的生活质量。结果:①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
期刊
摘 要:目的:探讨检验科流程改造中精益管理理论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2012年5月至2014年5月崇左市人民医院收治的98例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这些患者分为两组,即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平均49例。在检验科流程改造中对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管理,对研究组患者实施精益管理理论指导下的管理,然后对两组患者对医院检验环节的满意度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研究组患者对医院检验环节的满意度98.0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门诊药房第二类精神药品账物不符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方法:对我院门诊药房2013年1-12月的第二类精神药品处方9600张进行研究分析,对10种第二类精神药品的理论消耗数量进行统计,同时与药品账册进行核对,计算出实际消耗量,并对产生的误差进行分析。结果:造成门诊第二类精神药品账物不符的原因为调配出错。结论:降低药物调配过程中出现的错误,同时完善操作过程中的各项制度,科学性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