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间后动脉双叶皮瓣修复手部皮肤缺损的临床应用

来源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oyceyw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骨间后动脉双叶皮瓣修复手部多处或较大面积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1年3月~2018年12月,采用前臂骨间后动脉蒂双叶皮瓣转移修复4例多处皮肤软组织缺损和5例较大面积皮肤软组织缺损,创面均伴深部组织外露.皮瓣切取面积为4.5 cm×5.5 cm~7.0 cmx9.0 cm.供区直接拉拢缝合.结果 本组皮瓣全部顺利成活.术后4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2个月~2年,平均10个月,2例皮瓣外形臃肿,术后半年予皮瓣整形术.皮瓣质地好,皮色与受区相近,皮瓣两点辨别觉11~20mn,平均14mm,腕关节功能无影响.结论 应用骨间后动脉双叶皮瓣修复手部皮肤缺损,具有不损伤前臂主干血管,血管解剖恒定,切取简便,成活率高,部分患者供区可直接缝合,色泽与质地和受区相近,后期功能良好等优点,是修复手部皮肤缺损的较为理想方法.
其他文献
目的 观察头状骨的形态和血供模式,探讨头状骨缺血性坏死的发生机制,为临床上头状骨移位治疗晚期Kienb(o)ck病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 选取12例新鲜腕关节标本,从尺动脉或桡动脉
随着星敏感器的发展,对作为星敏感器的产物星模拟器也提出了更高的应用需求。目前国内外研制的星模拟器多为单星等模拟器或多星等单光谱模拟器,对恒星的光谱特性模拟较少,且
索尔·普拉杰大学位于北开普省的金伯利,是南非后种族隔离时代两所新大学的其中一所.该大学被设计成开放式校园,融入了城市的肌理.因此,它也被视为“城市复兴催化剂”项目,打
期刊
网络分析仪是电子领域中常用的设备之一,是一种用于测量线性网络或系统幅频特性和相频特性的智能仪器,主要由信号源、测试装置、接收机和微处理器四大部分组成。本文研究和设计了一种基于MSP430的矢量网络分析仪。首先论述了网络分析仪的研究意义,并给出了与之相关的基础理论。其次介绍了系统的总体设计方案,对其中的键盘扫描通信模块、数据存储模块、信号源控制模块、上位机通信模块、模拟量采集模块硬件和软件方案做了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