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籽粕发酵脱毒工艺的神经网络建模与遗传算法优化

来源 :中国粮油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iwen843107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获得菜籽粕固态发酵(Bacillus subtilisBS-012)脱毒的最佳工艺条件参数,以硫苷降解率为响应值,通过中心组合设计得到的数据,建立其神经网络模型;同时利用遗传算法(GA)对网络模型进行全局寻优,最终获得最佳菜籽粕固态发酵脱毒工艺为:发酵温度为31.7℃,含水率为37.6%,发酵时间为39.3h。在该工艺参数下的硫苷降解率提高了10.22%,显著高于原工艺。该研究结果表明,采用神经网络模拟结合遗传算法的优化方法,对菜籽粕脱毒工艺具有较好的优化效果。
其他文献
生产力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起源的最根本的动力。两种生产即物质资料的生产和人类自身的生产是生产力发展水平的直接体现,生产力发展水平不同,两种生产的地位也就不同,从而
目的实现以亚硝酸盐为电子受体的反硝化除磷系统的启动,并对系统的除磷效果进行考察.方法采用分阶段培养驯化的方式进行启动,第一个阶段通过厌氧/好氧交替运行富集聚磷菌,剩下的两
在进行粮食水分检测过程中发现,温度变化对系统的输出值影响很大,从而影响系统性能和测量准确度。为消除温度对水分测量值的影响,在虚拟仪器软件平台上采用人工神经网络法对
对多孔淀粉进行磷酸酯化改性处理,使其既具有磷酸酯淀粉的特性,又具有多孔淀粉的吸附性质。以自制的大米多孔淀粉为原料,三聚磷酸钠为酯化剂,通过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试验,经SAS软
目的探讨东基集团余热回收系统中筒型结构件(58SiMn钢材)余热回收时组织性能变化,为基于热泵系统的回收工艺做必要的准备以及以沈阳的东基集团余热回收系统回收的热量用于加热
利用BP神经网络的函数逼近特性和GM(2,1)的模型对非单调变化规律数据的描述特性,构建了一种新型的GNNM(2,1)模型,并将其用于粮仓温湿度变化趋势的建模。采用某粮仓一年内的温湿度采样
文化的概念界定着大众文化的研究范围;文化精英主义、伯明翰学派、大众文化研究中的葛兰西转向以及后现代视野中的大众文化研究都根据自身对文化内涵的不同理解而形成了对大众
油菜籽是世界第三大油料,也是我国食用植物油的主要来源和潜在的饲用蛋白源。油菜籽加工过程中,大部分的菜籽多酚留在副产品菜籽粕中,使其合理利用受到制约,尤其作为动物饲料
当前,旅游业空前繁荣,旅游英语翻译成为旅游这一文化交流活动中含有重要文化因子的关键环节。中西文化因素无不体现、渗透在旅游英语中,文化差异给汉英旅游翻译造成较大的困
提出了利用计算机视觉技术检测整粒玉米和破碎玉米的方法,以适应快速准确检测玉米品质的要求。设计了一套基于计算机视觉技术的玉米粒形检测装置,开发了玉米粒形检测算法;首先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