泅渡美术馆

来源 :青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uboweik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


  “那边的镜子撞死了一只鸭子
  临死前掏出一链疲倦至极的怀表”
  血已干涸扭曲成一摊枯玫瑰
  怀表被拿到街角典当
  换了一口过期的荞麦吐司
  面包店的胖女人又在打瞌睡
  臃肿的身体撑满不相稱的藤椅
  流感爆发期总是呼不出完整的气流
  像是一架得了重感冒的绿皮火车
  沉重地从每个角落碾过

2


  “别讲什么大道理
  我的手里只拿得下猎枪和半朵玫瑰
  吃饱了便拿着花去打猎”
  这是一场灾难性的赌博:
  生计和愧怍总有一方赢得胜利
  首次杀死野兔的那天
  起伏的身体和海浪同等频率地合舞
  (是禹步,不是迪斯科)
  浆果在黎明前腐烂只有一颗成为太阳
  “所以我才喜欢把愧怍盛在碗里”
  干脆地打入孪生的带荷边的太阳
  泛着罕见的琥珀色的光

3


  介于升起和坠落的浮力临界点
  “离挣脱崭新倒计时十秒”
  影子还没来得及变成人鱼
  磕掉指甲的血走走停停滴了一路
  听说“新生”的脾气往往不好
  “喏,那边又有一个人哀悼新生,
  把发霉的自己种到泥里,长出蘑菇”
  晒完A面翻转后是背心形的晒伤
  嘶哑得像是苇荡边一支对着月亮
  唱了一夜情歌的小号
  我
  带着一位流浪汉一位猎人
  和一位新生恐惧症患者
  在喇叭播放“离馆警告”的前一秒
  游出美术馆
其他文献
1  郑老头子五岁就舞得动刀。  平日他老子是不准他在铺子上晃悠的。那天说来也怪,五岁的郑老头子在菜市转累了,歪着脑袋嚼块奶糖,耳根一撮黄毛,屁颠屁颠往回走,见老子不在铺子忙活,案头搁了三四个空盆,郑老头子忽然抄起一把明晃晃的剔骨刀,舞得生风。庞镇方圆十里的叶子纷纷被扯下枝头跟着旋动,烟尘升起遮住半边太阳。菜市上的人很快就聚拢了看郑老头子表演,站得远些的眼睛被刀光灼痛,站得近的被扑面的风拍的两颊生
期刊
临水而居。骆山村不折的是水乡风骨  不变的是青山绿水。荡舟石臼湖  以桨为行,犁开湖面的清波  每年三月的乡戏,接明月秀水  字正腔圆村民的喜庆  与乡邻的和美  湖滩上,百米长的“骆山大龙”劲舞  这承云表之气的江南第一大龙  祈福风调雨顺,佑五谷丰登  走进村里,平坦、整洁、宽敞的水泥路  覆盖了一条条纵横阡陌的尘土路  在一户民舍的院内  一位老父亲弯曲的脊背, 像他家屋内荒废的犁  袅袅炊
期刊
你踏过的小道,新四军量过  你采下的花朵,新四军闻过  你触摸的矮墙,扛过新四军的枪  这是历史的厚度,李巷的厚度  青砖斑驳,池塘漂萍  当年新四军抱过的娃娃  已满头银发  穿过岁月,历历眼前  这是历史的传奇,李巷的村史  我知道,你已泪光闪闪  因为你看到了红色的基因  已成長一座丰碑  战火燃烧,国破家亡  生灵涂炭,人民绝望  狼烟下,铁马惊梦  风展红旗万里长  新四军东进来苏南  
期刊
重返十四岁,骑着父亲的永久自行车  穿过静静的风  一张旧照片在笔记本里  占据所有文字的中心  钢笔是刚刚授予的闪亮勋章  星光一样,靠近少年的瘦削胸膛  初夏,朝阳还是那么依依,两个人的  合影里,初涉尘世的云老师就是云朵  霞光映照少年的脸庞,第一次  和白云肩并肩,侧过身子  不羁少年第一次将衣服上的补丁遮挡  青春的风,再一次將记忆的补丁撩起
期刊
钟情秋风  是为稻子即将成熟  当年  半饥半饱的我  曾与一群麻雀相约  共同关注  家乡梯田的颜色  至今  我依然耳熟着  父亲开镰时  照例,那一声粗獷的高吼
期刊
转瞬间,整个身子我都迈进八月  七月的路上还停留着我的汗渍  八月,你是两季星辰中的使者  传遞着祥和与水晶的透彻  八月,在稻田里用季节的深绿  开始寻找我的黑夜、白天  八月的天空啊,白云开了窗  用一张湛蓝的画布,让云儿、雀儿  泼洒着逸动的画颜  愿年年八月我如此深情地  在稻田和村庄的背景下  展开梦幻的画笔,去匹配  越走越近的饱满和金黄石榴红了  五月的石榴花  挂在枝头,历经风雨 
期刊
牛生活在一座荒山北面的山脚下,那里有一个石洞,洞里干爽清洁,有大堆的干草,冬暖夏凉,住着比一般的牛舍还要舒适,关键是,那里由于有崎岖的荒山阻隔而远离闹市和人群,十分清静。牛每天小心翼翼地翻过悬崖峭壁,到山的南面的草地去吃草。不知是因为土质的原因还是别的原因,这里的草长得并不十分茂盛,但好在是新鲜的,无污染的,也足够填饱牛的肚皮。除了吃草,牛还可以恣意奔跑、跳跃、打滚。草地前方,有一条清澈的河流缓缓
期刊
我们没有在春天里发疯,倒是在夏秋之交——开学的第二周——发疯了,毛楞、团结和我尤其疯得厉害,恨不得上天入地,大闹天空。我们的龌龊表现因一个人的到来变本加厉,令人不齿,可我们这些疯子已被那人勾走了魂,乐在其中。  那天放学后,我们仨聚在操场一角的老柳树下,讨论一个严肃的问题。毛楞抠了抠鼻孔,打开了话匣子:“张敬娥的黑裤子绝对不是布做的,知道是啥做的?”  “那还用说,是塑料袋子做的。”团结拍了拍自己
期刊
1984年底,在县农业银行工作的父亲终于分得一个套房,地点是我从未听说过的财贸新村。记得我第一次步行到这里,是穿过了一片油菜花地到达的,那时的财贸新村尚在庄稼地里,虽号称是县城第一居民小区,其实也就四五幢楼。它拥有一个在其他小区独一无二的明镜般的方塘,塘的东边有一个叫做“老干部活动室”的场所。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这个活动室简直就是一个小小的公园。它的所有建筑都是青瓦飞檐,房子共有三进,每一进用厢
期刊
蜿蜒曲折的山路,某拐弯处,目光向前拉伸,突现奇景。  奔腾的雾,从几座连绵起伏的山间冒出,覆盖着山,遮掩着视线。碧绿水旁的两侧大山,威武耸立,那一条碧绿似丝巾般柔软围绕着巍然屹立的大山流动,守护这真正的山神。  神话故事里,有关红水河的传说:河里蛰伏着食人的野怪,野怪有已绝迹的恐龙般庞大,锋利尖牙,红色的皮肤粗糙不平,尽是疙瘩,爬满蠕虫。还有章鱼般的吸盘,百姓贮存的粮食总是被那可恶的吸盘掠走,搅起
期刊